APP下载

语块教学在初级对外汉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2020-06-05江苏大学212013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块流利准确性

(江苏大学 212013)

一、研究背景

近十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才逐渐引入语块理论这一概念。但目前对外汉语语块理论研究仍然缺乏明确的界定,对语块的识别和分类标准仍存在分歧。在实证研究方面,语块教学方法探索仍停留在对语块习得效果的简单描述上,对外汉语教学仍然主要以语法教学为主。但是语法教学不能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语块教学应运而生,弥补语法教学这一局限性。

二、理论依据

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是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发展的基础。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不是来自于某一个单独的理论,而是持有相同理念的多个语言学理论。

“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最初接触的是个别的语言实例,而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言单位逐步形成语块,进而从中抽绎出带有规律性的语言构式和抽象程度更高的语言型式。语言习得就是由低层次的型式再到抽象构式的渐进过程,而语言的规律性特征便是在此过程中自然出现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选择以初级汉语水平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对外汉语教学为立足点,在以往相关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语块理论,重点探讨以下问题:1.语块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准确性?2.语块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流利度?语块教学法是否能提高语块使用数量?

(二)受试

本研究的受试来自于某高校已学习过一学期汉语,处于初级水平的成年留学生,年龄段在18至24岁之间。受试主要来自于孟加拉国、刚果、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实验组一共33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人。对照组一共29人,其中男生27名,女生2名。实验组的33名受试在来中国以前均未学习过汉语,对照组有1人学过汉语。因此,除了这一名学生,所有受试的汉语水平的起点是相同。

(三)测量指标和测量工具

Ellis认为流利性、复杂性和准确性构成了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三个方面,是学习者口语和写作水平的指示变量,而流利度被看作是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准确性可用作衡量二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本研究采用准确性和流利度作为本实验的主要测量指标。测量工具则采用口语测试的方式,分别对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两次口语测试,即前测和后测。

(四)评分标准

本研究准确性指标主要采取T单位来评估语言的准确性。具体方式是通过比较无错的T单位数与T单位总数的比率来反映学习者语言的准确性,即T单位准确性=无错的T单位数/T单位总数。

流利度的测试方式主要采用语速为测量标准。通过采用音节数和总说话时间(含停顿时间)的比率来反映流利度,即流利度(语速)=音节数/总说话时间(含停顿时间)*60;

语块统计主要根据《汉语初级强化教程听说课本Ⅱ》的中涉及到的语块。语块的界定标准,笔者参考wray对语块概念的定义,结合王文龙(2013)语块分类的方法。本研究将《汉语初级强化教程听说课本Ⅱ》(第五版)第二册课文中第二十课到第三十课课文中涉及到的语块整理出来。然后根据语块列表,统计学生口语材料中涉及到的语块。

(五)实验过程

本研究采用“前测-教学干预-后测”的实验设计,持续进行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干预。在实验之前,对被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一次口语测试,测试话题为:介绍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一天,并对本次口语测试进行录音,收集口语语料。接下来,由同一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词汇-语法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实验组则采用语块教学法进行教学。

经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干预后,对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对照组和采用语块教学法的实验组再次进行口语测试,测试题目相同——介绍我的朋友/介绍我的国家,并对口语测试进行录音,收集口语语料。

为检验实验组运用语法教学法后发生的改变,测试员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语言准确性、流利度和语块使用情况。具体做法是通过计算两组学生在两次测试中(前测和后测)语块使用情况,语言的准确率及流利度而得出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分析两次测试数据,探究语块教学实践是否能提高语块使用数量,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词语搭配的准确率(即准确性),是否能够提高学生成段表达力(即流利度)。

(六)数据收集与整理

由同一测试员把两次口语测试的录音文件转换成文字文本文件。通过转化而成的语料,手工数出语言样本的总音节数和语块数,剔除无意义的开头词、重复、修正的词符数和T 单位的个数,重复使用的语块只算一次。

四、结果和讨论

(一)实验结果

本研究数据用SPSS17.0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分析手段来回答两个研究问题。

表1的描述性数据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语块数量较前测均有提升。实验组后测中准确性仍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的准确性却有所下降。后测中,对照组的T单位句法准确率由68.08%下降至63.13%,流利度从53.30%上升至62.80%,语块数从14.55上升至18.30;实验组的T单位准确率从65.13%提升至82.14%,流利度从56.67%上升至85.75%,语块数从16.55上升至26。这些描述性数据表明,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学,语块教学法对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度、语块数都有促进作用;传统的词汇-语块教学法对提升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语块数量有促进作用。

独立样本T检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口语表达准确性、流利度和数量使用方面P值均大于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测中差异性不明显。单因素重复测试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的两种教学法对语言准确性具有显著影响,p=0.02<0.05,两种教学方式和时间的交互效应也极为显著,p=0.000。另外,实验组合对照组在口语表达流利度方面的差异也极为显著,两个流利度值p=0.00<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在流利度方面在后测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语块数量上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0.00<0.05,表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1.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口语表达的流利度相对前测都有所提升,两者在语块的使用数量方面也呈上升趋势;2.实验组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的提升效果显著,对照组的准确性有所下降,但流利度没有较显著的变化;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语块使用数量上都有所体现,但实验组语块使用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五、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干预,两种教学法均能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语块使用数量,但语块教学法提升效果更明显。其次,语块教学法在流利性提升的情况下,还能提高语块表达的准确性,这表明语块教学法能解决语言内部竞争,即流利性通常与准确性对立(Lennon 1990)情况。第三,语块使用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也呈上升趋势,并且语块使用数量越多,口语表达的准确性越高,这表明,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语块使用数量呈正相关的关系。

通过教学实验和研究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采用的语块教学法更有助于提升口语表达的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且在提高语块使用数量方面效果更为显

猜你喜欢

语块流利准确性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小学英语语块教学策略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掌握预制语块有利于提高翻译学习者短期记忆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