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副语言在电视节目主持创作中的地位

2020-06-04齐小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5期

【摘要】副语言是除有声语言外,用表情 动作 体态以及次要发音等作为交际的表达,而人的情感表达中被心理学家判定93%由副语言构成,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上镜中是直接暴露在镜头前,使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同时进行输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副语言在电视主持创作中的地位以及它在节目中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以探究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副语言;电视节目主持;语言创作;语言传播

1. 副语言表达是电视主持创作输出的第一重要元素

电视节目的传播不仅仅局限文字图片单一模式的信息传播,人们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立体化的方式接收信息。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终端的输出者,通过有声语言,神态,表情,形体,服装等副语言进行信息传输。其中播音主持中的副语言,是由传播者在镜头前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体态、着装、化妆、语言的音调等元素组成,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帕尔多次实验并得到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传播效果=7%有声语言+38%音调+55%面部表情,其中副语言占据了93%的主要地位,直接作用于受众的视觉与知觉,是大众传播效果中的最重要的元素。受众通过非语言符号信息接受并产生相应情绪的判断,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效果,例如节目开始主持人服装发型等的第一副语言印象决定了他们对节目的判断。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占比如此之高,让我们不难看出副语言的表达可以说是电视上镜主持创作中的第一重要元素,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它,下面我们继续深挖它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节目主持创作中的,并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 副语言辅助主持创作的作用

除了特殊类别的节目外,副语言是绝对不会独立发声和存在的。当一档电视节目主题内容确立后,主持人来到镜头前,他的服装,发型,化妆,面部表情,体态,神色等第一时间呈现给观众,此时无声却潜意识告知观众节目类别。然后开启有声语言表达,而在此过程中,副语言又开始伴随着传播者思想感情运动起着辅助表达作用,而副语言的存在就是用来多方面多维度輔助有声语言创作,细致了解它在辅助中的作用能让我们清楚它的重要性。

2.1 副语言可以让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有血有肉

有声语言的表达是非常之有限的,人们通过单薄的文字声音的传播仅仅是接收到信息本身,而很少能够接收到信息的温度、态度、情感,而传播者的表情、动作、眼神、体态等副语言可以对言语信息进行补充,让我们的表达变得有血有肉,对语言信息传播效果起到弥补和辅助作用。比如在有声语言上进行加入恰当的哭,笑,喘息,重音,声调等元素,让单纯的语言表达变得生动形象,表情达意,给我们的表达灌入灵魂血肉,让它丰盈且感人。例如在一些比较庄重严肃类的新闻播报中,播音员会采用降低语音音调和声区,语速放慢,表情略严肃,配合有声语言播读,播音员的神态直接影响到受众方的情绪,给观众营造庄严且致敬的心理感受,达到传播效果。在一些欢快类的信息中,播音员会将声音声线略抬高,语速略快,提颧肌面露喜色的情绪去配合有声语言进行播音。恰如其分的副语言表达会给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灌入灵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副语言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2.2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主持人在语言传播中突然中断,不在直接使用言语文字信息,反以眼神 表情 动作展示对信息的态度,观众尽收眼底产生情感上或者感官上的共鸣。当然我们在主持时要掌握好分寸,控制好情绪。撒贝宁在有次和马云一起做节目时因无意流露的表情被人们拿来热议,原因是马云说自己对钱不感兴趣的时候镜头捕捉到小撒憋笑和眼神的躲闪,而也真实反映出小撒当下内心的感受,虽然没有任何语言上的表达,但在这段视频中小撒的副语言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并被人们广泛传播开来。由此可见,副语言的传播效果和力度十分强大,我们通过眼神 表情等展示出主持人内心的活动并让人们所能感受和体会到,比单纯的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和强大的说服力,成为语言的点睛之笔,我们需要了解它熟悉它并恰当合理的运用它,让它在无声时胜过有声语言力量的百倍,帮助我们提高传播效果。

2.3 重复加强信息内容表达

在主持人传递声音信息时,会对关键词进行有意识地点头或者眼神动作等副语言用来突出强调表达的内容,让观众在心理上再次强化信息并接收到信息的态度,从而影响他们对信息的接受效率以及对信息的情感态度。例如在新闻播音中,点头成为表达新闻5W要素的表达符号,加强新闻要素的强调。主持人在重要信息的播读中配合点头强调深化以引起观众注意,让观众能够较为清晰的接收传播的信息,帮助传播受众理清信息,传播内容信息的更有层次和效率。例如在某期新闻联播节目中,主持人海霞播读这段话时:浙江省安吉县的20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示,村里因为种白茶致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愿意捐赠茶苗帮助贫困地区。总书记回信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时,在播读“吃水”时略抬头,播读“挖井”时点头,播读“致富”时抬头,播读“党的恩”时再次点头强调。在新闻当中我们处处能看到点头等强调信息的运用,这几乎成为了新闻播报的标志。当然这里不仅仅局限于点头也不单单存在于新闻节目中。

2.4 调节气氛

在主持节目中,我们避免不了节目突发情况,如果能够在这时恰当的使用副语言动作,反而会化解尴尬,活跃氛围,制造看点。比如在快乐大本营某期节目当中,主题是Cosplay童年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导演给不同的嘉宾定制了不同的服饰,有肤美貌白穿着裙子的白雪公主,也有穿着芭比粉红色蓬蓬裙的肌肉男扮演的哪吒,还有肌肉版的阿童木,俏皮的灰姑娘等等,通过服装颜色,男女服装对换等元素强烈的对比,挖掘观众视觉上感官上的刺激,再次加上嘉宾的肢体语言动作等的副语言配合赚足了观众的笑点。还比如大家熟知的主持人撒贝宁,个子不高却难免面临姚明等嘉宾的鲜明对比的尴尬,有时甚至不能同时用近景镜头同时录制两个人,而他站上来之后一般不会先发声,而是用目光仰视嘉宾,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调侃自己与嘉宾是“信号满格”,主动用行动去化解尴尬。因此在节目主持中,无论是增加节目看点,营造气氛,还是面对现场不可控因素,避免尴尬等,利用好副语言这一重要元素可以调节好节目气氛,对于主持人来说,驾驭好副语言实在太重要。

2.5 塑造节目

副语言可以塑造主持人的个人形象,他们的举止时时刻刻被大众所监督,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影响观众对其的评价和打造节目的影响力。比如金星曾经在节目中用手比出的“完美”,董卿的“一跪”,鲁豫熟悉的“哈哈哈”笑声等刻画了观众心中的印象,均被观众拿出来讨论,并且加深了节目印象。当然我们也曾热议过某位主持人为制造节目效果故意给韩国人“下跪”,反而引来了观众的白眼与嘲讽,让他的名誉形象受损也给节目品牌形象抹黑。所以合适的副语言有时能够成就一档节目也能恶性影响一档节目。主持人在运用副语言恰当的基础上,千万切忌不能盲目跟风,东施效颦,而要恰如其分的使用它让其起到积极的作用。

2.6 豆浆离不开油条

副语言相对于有声语言所体现出的是辅助的作用和其独特的影响,它绝对不能单独被人们所“品尝”,它也必定依附于有声语言所存在。前期的妆发准备,传播主体对于信息内容内心感受进而生发出的立场,态度,情感表现在外部的眼神动作,肢体语言,手势辅助等都将为有声语言增添味道,相辅相成,就像我们习惯早餐中豆浆和油条的搭配,两者缺一不可。而副语言其实本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所應用,而主持人在上镜主持中,无论自觉与否都将其应用且辅助其有声语言表达,但是如果不能深刻了解学习这些副语言表达的规律,区分不同的节目角色,那一定会“原形毕露”,有时反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我们需要系统训练这一重要元素,让主持人去把握这些副语言的规律,不过度运用,不僵硬使用,让它恰当的服务于我们的有声语言及我们的节目主持,这样传播主题在荧幕前的形象才能变得生动深刻,而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才可能实现。

3. 结语

电视节目要求主持人在镜头前进行信息传播,副语言和有声语言的表达一起有机的构成了电视节目主持创作的手段。而电视主持中副语言是占据信息传播的第一重要元素,人们通过主持人的服装,化妆,体态,动作,语气,眼神等产生情感的判断并接收这些信息。我们将其作为辅助有声语言的手段,有了它,有声语言的刻画更加生动,贴切,清晰,准确,有趣。它时时刻刻影响着观众对内容的吸收和判断,同时它还能塑造一个节目的形象,影响传播效果及节目的收视。它能够让我们的表达不再单一化,补充语言信息传播的不足同时再次深刻语言传播,让传播的信息更加深入人心,打造节目品牌形象。它始终伴随我们的节目主持存在,而与此同时过度,不恰当的使用其反而会适得其反。副语言这一元素应该是我们练习节目主持创作中最重要的必修课,不同于生活中副语言的运用,他在不同节目中应该有不同的运用,比如新闻节目中长运用的点头以表示重复,娱乐节目中利用不同服饰道具增加看点,主持人面对不同节目信息对内容内化加工外化的控制表现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的去练习语气,眼神,动作神情,肢体语言等去对语言信息进行辅助我们有声语言的元素,也应细致的去区分学习并且使用这一重要的主持创作元素,让其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并给我们的主持创作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黄金婷.论播音员主持人副语言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25):163.

[2]金彩云.副语言在播音主持活动中的创作功能及基本创作规律[J].传播力研究,2019,3(19):135.

[3]金重建.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9):85-89.

[4]雷雨.播音主持电视副语言创作[J].传播力研究,2019,3(35):183.

作者简介:齐小瑜,,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