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关爱
2020-06-04胖丫丫
胖丫丫
感恩是人间的温暖与呵护,是真诚的奉献与付出,是对人间温情的期待。
班尼是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人,1990年来到中国,在西安外语学院支教。1993年7月的一天,她带着丈夫和几位美国朋友来到安康岚皋县,准备游览慕名已久的南宫山。
当时的南宫山完全原生态,上山的道路也未建成,游人登山只能徒步前往。当时已经68岁的班尼走到山腰,就已累得气喘吁吁,于是决定独自原地休息,观赏一下风景再爬山。
山腰所在位置,是南宫山镇宏大村。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班尼站在一棵树荫下向四周眺望,看见不远处有个绿树环绕的小山村,正在欣喜,村民成国喜刚在地里干完活,准备回家,见班尼站树下,不停地抹着汗水,就把她带到家里休息。进屋后,班尼不停地用“hello”向成国喜打招呼,从没见过外国人的成国喜并不知道“hello”是什么意思,只是报以微笑,并试图用手势与班尼交流。虽然交流有点困难,但班尼非常高兴。成国喜担着木桶挑水,班尼在一旁新奇地拍照;成国喜在厨房做饭,班尼学着往灶膛里加柴火;饭熟了,成国喜用手势比划着,让班尼吃饭。班尼对山里人的朴实好客非常感动,不停地翘起大拇指说:“good,verygood。”
吃完饭后,成国喜拉着班尼去村子里转转。当来到上溢小学门前时,班尼停住了。木头做的校门开关时吱吱作响,教室是两座土墙瓦房,前面是坑洼不平的操场,虽然简陋,但收拾的干净整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小院里回荡着,班尼沉醉其中,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下课了,孩子们好奇地围上来,老师教孩子们用“Hello”“Welcome”向班尼问好。孩子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晴,透出大山里孩子的灵动,眼前这一幕,深深感动了班尼,如此天真烂漫的孩子却因为贫困,只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学习。
回到成国喜家,班尼比划着表示自己很喜欢她挑水用的木桶,希望留作纪念,并把成国喜认作自己的“妹妹”,成国喜还把亲手绣的鞋垫送给班尼。
班尼离开安康岚皋后,上溢小学那些孩子可爱的笑脸,时常在她脑子浮现,于是,她将岚皋的所见所闻讲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朋友告诉她,安康是贫困山区,不仅学校很简陋,而且好多孩子还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
一颗爱心的种子,慢慢在班尼心里生根、发芽,她决定尽自己的努力,来为这个小山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第二年春天,班尼带着朋友一起,从美国来到上溢小学,同时带来了好几箱子书籍、教具和文体用品,并抄录了30名困难学生名单。从此,班尼开始了不远万里的爱心“长跑”。
25年的光阴流转,上溢小学的校长换了一茬又一茬,可班尼对上溢小学的感情却一直没有变。班尼亲自带朋友或带家人来上溢小学18次,有时还委托朋友及在中国的学生来上溢小学5次,累计捐款捐物44万余元人民币。受她的影响,从上溢小学毕业的学生也纷纷反哺母校,尽自己的力量回报学校。2018年,班尼带着儿子、女儿、外孙女、重外孙、重外孙女等四世同堂来到上溢小学。并给孩子们带来了故事书、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及很多巧克力豆与孩子们分享。当她看到崭新的教学楼,塑胶操场,篮球、排球等体育设施,孩子们也能用简单的英语与自己交流。班尼高兴地说这是她最希望看到的,與美国的学校几乎变的一样了。
如今的班尼已步履蹒跚。尽管腿脚不便,但班尼仍然坚持与以前一样,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互动,同行的家人也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打排球、跳绳、聊天,整个校园沉浸在欢愉中。看着孩子们可爱而又真挚的目光,班尼觉得既熟悉又感动。班尼说:“我每一次来都非常期待,非常开心。这一次也很高兴地带来了家人,特别是两位重外孙,希望把学校的美丽展现给他们,希望他们从中能学到东西,对今后的学习成长有帮助。也希望上溢小学的孩子们认真学习,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来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班尼重外孙女索菲亚说:“我第一次来中国,上溢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定努力学习,把曾祖母的精神传承下去。”
班尼老人心怀大爱的善举,一定能凝聚全社会的爱心接力,向贫困儿童传递温暖,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