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
2020-06-04姜勇
姜勇
【摘要】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后恢复的疗效。方法 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于我院骨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独活寄生汤,2组患者均进行2周治疗,通过VAS、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程度及JOA评分上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改善PTED术后症状,疗效确切。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ISSN.2095.6681.2020.1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髓核向后方突出,最终压迫到腰椎管内的神经根或脊髓,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伴麻木、甚至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1]。微创疗法是近些年来治疗各种疼痛的先进方法,其以创口小、疗效佳、术后易恢复等优点越来越被医者及患者接受。PT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效果优异,但其也存在易导致腰部肌肉局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疼痛等不良反应[2]。我科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对80例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给予了口服独活寄生汤,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期间于我院骨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独活寄生汤治疗2周。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4±9.6)岁,病程(5.6±2.1)年;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
(53.9±10.2)岁,病程(5.9±2.9)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上再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方剂组成为独活15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秦艽6 g、茯苓6 g、细辛3 g、肉桂6 g、防风12 g、川芎9 g、甘草6 g、当归12 g、芍药12 g、干地黄15 g、桃仁10 g。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8.7±2.5)分,对照组VAS评分为(8.6±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3±1.4)分,对照组VAS评分为(4.5±2.1)分,观察组VA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JOA评分为(11.8±3.2)分,对照组JOA评分为(10.9±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为(24.5±8.7)分,对照组JOA评分为(13.6±9.6)分,观察组JOA评分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医者借助内镜下摘除椎间盘内向后突出的髓核,术后可有效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状态,改善神经、肌肉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情况[3]。传统手术治疗多为髓核摘除术以及脊柱融合术,其优点是直接作用于患处,术式难度相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简单,易于操作,缺点同样明显,创口大,对局部神经损伤严重,破坏椎体骨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为新式手术方案,技术发展较为迅速,该手术具有创口较小、局部神经损伤较轻,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快[4]。但其缺点也同样明显,PTED技术术中会暴露、牵拉神经及周围肌肉组织,极易遗留术后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感觉功能障碍残留症状[5]。独活寄生汤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法。本方具有改善血循环、抗凝及增强免疫的作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口服独活寄生汤联合PT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余晓杰,蒙思锋,唐光伟,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75-77.
[2] 马信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临床意义[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4):384.
[3] 徐宏光,王以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J].颈腰痛杂志,2001,22(3):253-255.
[4] 宋文阁,赵学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技术[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2,8(5):371-373.
[5] 赵 辉,倪才方,唐天驷.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7):64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