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读教材策略一: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2020-06-03李祖周佳泉宋书璐
李祖 周佳泉 宋书璐
编前语: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文本载体,读懂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昆明市盘龙区周佳泉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历时三年,对《深度研读小学数学教材》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提炼出“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探寻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等四个深度研读小学数学教材的策略。现撷取该工作室在研究过程中的部分优秀案例呈现给大家,希望在借鉴交流中引发大家对深度研读教材更加深入的思考。
【导读】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感悟重要的思想方法。本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数学模型虽然简单,表现形式却千变万化。如何帮助学生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数学本质原理,是这节课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来自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的李祖飞老师,巧妙创设活动情境,把“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全部蕴含在一个问题情境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本质理解更加深入。
【案例】
教学实录:
一、创设植树情境,初步理解题意
(PPT出示问题):学校门口有一条60米长的小路,要在小路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
师:会解决吗?怎样解答?
生:60÷5=12(棵)。
……
师:如果按照距离把植树任务平均分给三个班,每班栽几棵?
……
二、模拟植树操作,呈现不同情况
(用磁性黑板贴代表小路,并画上线段图,用磁钉等代表小树进行模拟植树)
师:下面我们动手“植一植”吧。(请三名学生模拟三个班的“植树”情况)
……
(老师按3个班的植树距离,分别剪开,展示每班的劳动成果)
三、暴露认知冲突,初步建立模型
师:仔细观察上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每个班植的棵数都不一样!
生2:一班植了5棵,二班植了4棵,三班植了3棵,依次少了1棵。
生3:虽然距离相等,但植的棵数不同。
师追问:明明我们计算的是平均每班植4棵,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二班左端没有栽,比一班就少了1棵,三班两端都没有栽,所以又比二班少1棵。
师:那么在实际的植树过程中,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呢?
生:两端都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
师小结:原来是由于植树情况不同,导致每班植树棵数不同。
师:这条小路确实共种了12棵树,每个班植树的数量却不同,那到底我们平均分的是什么?
生:是树与树之间的距离。
师肯定:对,我们并不是直接算出树的棵数,而是把小路按距离进行了平均分。
师讲解:树与树的距离,我们一般称为“间隔”,也是两个点间的一段,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叫它“空”或“段”。
师:20÷5=4,到底求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每一“段”的长度。
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将单位名称“棵”改为“段”。
四、引导对比强化,抽象植树模型
师:哪一种植树情况最费树苗?为什么?哪一种植树最省树苗?为什么?
……
师再问:根据不同的植树情况,“点”和“段”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两端都栽,棵数比段数多1;两端都不栽的话,棵数就比段数少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和段数相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完成板书。
师:咱们再回到开头例题,我们怎么就能直接正确计算出一共植12棵树呢?
生1:我们算出的是有12“段”。
生2:例题是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段数和棵数正好相等。
师小结:思路很清晰。我们用小路的长度除以树与树的距离也就是间隔,实际求出的是有几个这样的间隔或者说有几“段”,棵数和段数根据不同的植树情况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按段数求出棵数。
五、尝试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1.同学们要在一条500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隔10米植一棵,两端不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一根木料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2分钟,已知每锯下一段需要3分钟,这根木料长多少米?
……
師小结:其实“植树”问题只是这一类问题的代表,类似的还有爬楼梯问题、排队问题、公交车站台问题等,都属于上面三种情况,只要大家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根据“点”“段”的关系正确解答。
……
板书设计:
【评析】
“植树问题”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却实属不易。本案例中,李祖飞老师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把“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同时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逐步达到对“植树问题”本质的理解。具体体现在:
1.巧妙创设情境,回归问题本质。教材中的“植树问题”分两个例题进行编排,例1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情况,例2教学“两端都不栽”和“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种情况。如果把三种情况结合起来教学,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对比,突出矛盾,可以更好地沟通联系,更有利于学生植树模型的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看似三个班的植树任务相同,但通过实际操作却发现结果完全出乎预料!在对比中才发现:原来植树问题研究的不是数量,而是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2.在“变”中找“不变”,构建数学模型。三种植树方法看似变化多端,但在“变”中却有“不变”的地方。它们都是基于把一段距离平均分成若干段以后,在段数的基础上进行变化的。老师再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时候树用得最多,如果把树看成点的话,也就是“点”比“段”多1;两端都不栽的时候,最节约树,“点”比“段”少1;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时候,情况居中,所以“点”与“段”相等。于是,在学生头脑中就勾画出了一个思维轮廓(如左图):
3.回归生活实际,加深理解程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形式,如,敲钟问题、公交站台问题、锯木料问题……它们与“植树问题”如同水与冰,外形各异,本质却相同。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数量相当于“段”?哪些数量相当于“点”?弄清楚了各种数量所扮演的角色,再按照学生自己归纳的数学模型加以思考,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辨认、再现和应用”的新课标理念,就是这样具体地扎根于我们的课堂实际教学中。
数学其实既简约又丰富。数学模型的建构就是要高度抽象、简洁,而数学模型的表现与应用形式则应尽可能地丰富。这样,数学教学就能真正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峰回路转之后复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