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恢复性举措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2020-06-03汤继强
汤继强
由武汉疫情引发的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也不能改变全球对于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预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坚决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指出,中国经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V形”增长,即经济活动出现下滑后迅速回升,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相对可控。随着全国新冠确诊人数连续下滑,最终我们会彻底战胜这场疫情,对于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如何实现“V形反转”或者更好发展,我认为可以采取时间性恢复、空间性恢复、创新性恢复、市场性恢复和开放性恢复“五大恢复性战略举措”,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上述目标。
时间性恢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打赢疫情,也要坚决完成2020年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全年宏观经济指标不会调整。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大,有人预计增速将下调1.5个百分点,也有人预测“破3”,国际上一些机构开始唱衰中国,JP摩根预计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为-5.3%,全年为3.3%,这是典型悲观论调的代表。但只要疫情控制得好,第二季度下半段经济就会开始恢复,第三季度可以实现爆发式增长,第四季度将达到增长的最高值。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和配置资源,按照这样的时间周期展开经济工作,合理调度,原定的经济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经济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势头不会动摇。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近100万亿元,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20年春遭遇此疫考验,整个经济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暂时性困难,一些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如餐饮业受到沉重打击,旅游、交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整个第三产业受到严重影响,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势头不会动摇,如果措施运用得当、机会把握得好,可能还会更加强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从时间上看,相较于全年的和长期的经济发展任务,疫情影响周期并不长,当前特别重要的是努力争取把疫情影响控制在一季度范围内,并坚决确保后期疫情不反弹,就一定会出现“前低后高、次序回暖”经济恢复态势。
二是从产业部门看,一产的损失较少,二产的损失基本可以追回来,三产刚性损失虽然不可弥补,但在战疫阶段抑制的消费潜力后期可以爆发性释放,减少对全年经济的冲击。
三是国际国内的产业链分工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国际国内的总体需求并未改变,全国面临的发展机遇期并未改变,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未改变。
空间性恢复
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受疫情冲击较大,会呈现出“中心-外围”依次递减的影响减弱趋势,东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发展势头仍然会强劲勃发。过去四川、重庆、贵州、陕西、云南等省的一些该批未批的项目、该上未上的项目可以加快推进,特别是国家确定了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之后,应该加快制定相关具体规划,在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投资布局、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资源匹配上,优先重点考虑该区域,加快制定相关政策,以此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广大西部地区跨越发展,让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中国继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后又一个新的重要增长极,以此系列举措对冲武汉疫情的经济损失。
回顾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是靠基础设施投资来度过冬天并实现复苏的。同时,也不可否认,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在很大部分得益于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它不仅使得各城市、各区域间的空间连接更加的畅通,促进物流、人流等快速流通,让我国经济行驶在一个快速的运行轨道上,尽管中间也出现了系列的问题,但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有效的投资拉动这个“推力”和供给侧改革这个“拉力”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要考虑因时、因地的灵活统筹。我们的近邻印度依靠庞大的IT资源人才优势,又很受欧美等国家的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潜力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基础设施短缺,道路、桥梁、卫生系统都问题很大。毋庸置疑,疫情过后基础设施方面将引发新一轮的“报复性增长”,各省市以扩大基建规模稳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也属于比较合理的选择。
当前,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推出“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另据报道,截至2020年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云南、四川、重庆、宁夏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共计34万亿元规模,虽然是长期投资,也让大家增强了信心。
疫情之后,要做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顶层设计,借鉴雄安新区经验,高起点、高水平、前瞻性、开放性地做好规划制定和项目推进实施。加快川藏铁路建设,推动成渝中线以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铁公机”建设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确保当期项目的加快建设,争取和储备一批中长期重大项目并加快推进。
创新性恢复
在疫情冲击下,一些传统性产业、行业会出现消亡或面临巨大伤害,一批新企业、新行业、新产业会不断涌现,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消费、在线娱乐、在线体验的服务触角不断扩大,这些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科技的新经济模式能够对冲部分传统服务业的损失,新行业、新产业的出现或者迭代势在必行。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这些新模式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区以及系统性智慧服务建设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数字化”“智慧化”也将深入融入全社会和全生产领域,智能制造行业会快速增长,创新驱动型经济会补偿传统经济的损伤。
危机管控处理得当,化危为机基础坚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在此次应对危机过程中表现十分出色、可圈可点。第一时间做出一级响应,压实任务,网格管理,严防死守,避免了成为重灾区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在国内甚至国际上赢得良好声誉和口碑。据《环球时報》报道,世卫组织(WHO)来中国,除湖北外只选了北京、广东、四川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考察点。良好的危机管控和处理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此次疫情处置的表现,足以成为我国化危为机的坚实基础和新的发展契机。未来竞争已经不限于硬件竞争,更注重软件竞争、系统竞争和综合竞争,经受过地震等灾难的多次考验,也接受了此次疫情的抗压测试,国家整体应急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软环境建设会上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为我们化危为机提供系统性助力和帮助。
继续大力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在政策赋能方面,国家将继续大力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营造一个万马奔腾、千帆竞发的崭新局面。一是争取进一步放开金融、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深化国企改革,落实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性,消除所有制歧视;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大胆探索非标资本市场建设;四是调动基层政府和企业家积极性,制定基层干部新的激励机制,让民营企业家吃上定心丸。
疫情当前,近期各省的做法大体相当,但真正的工作重点应该着眼于未来。近期抓好物流畅通和资金融通,农民工早日复工、中小企业正常开业,保证生产生活不断链;中期重在恢复市场和信心,保证消费和内需持续增长;远期重在政策调整和项目争取,保证发展后劲。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发展,推动新经济发展。疫情导致旅游以及传统产业、行业受到巨大创伤,但一批新企业、新产业、新行业“因疫而兴”,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消费、在线娱乐、在线体验等迅猛发展;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将成为产业性基础设施,AI+5G促进行业巨变,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新经济大发展。人口多、面积大,市场大、潜力大,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以及系统性智慧服务建设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数字治理”“智慧生活”将深入融入全社会和生产领域,智能制造将获得快速增长,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将补偿传统经济的损伤并获得更大发展。
瞄准重点行业,实施精准扶持,引导产业迭代升级。旅游是第三产业的代表,要打好政策组合拳,用好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工具,千方百计尽快恢复旅游业的活力,这对于三产全面复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比如,能否考虑近期省内景区免票,财政给予适当补贴;运用金融手段帮助旅游部门渡过难关,探索灵活的景区景点门票销售模式,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分主题、分区域重新配置全省旅游资源,打好组合牌。大力发展公共卫生、智慧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安全,发展新消费、新金融、新物流,迎接数字中国、智慧城乡发展建设带来的治理理念、治理技术、治理体系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引导产业迭代升级。
市场性恢复
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持续发展再添动能。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拍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国家政治经济重要的回旋空间,更是最大的增量资源,是千载难逢的重要历史机遇。再加上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多重机遇叠加,可以说,国家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我们可以称它为新的“黄金十年”。
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并向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由此带来的人口流动新特征和城乡结构变化使农村城镇青壮劳动力向中心城市转移、中老群体向城郊转移,要在土地政策和房地产调控上满足“新移民”的需求,适当调整或者有限度放松相关政策,以此刺激市场要素趋于活跃,带动局部经济快速回暖。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以市场化调节手段和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工具运用的相融策略,快速增强和调动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创造新的市场化应用场景。
国家战略要与区域战略部署有机互动、“多场耦合”。这将使我国新型城镇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大大提速,并向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过渡,由此带来新的行政区划调整期待和契机;人口流动出现新特征,城乡结构出现新变化,农村劳动力的双向转移,将倒逼土地政策和房地产调控进行大胆创新,以满足“新移民”“新调整”的需要,要研究适当调整或者有限度放松相关政策,刺激市场要素趋于活跃,带动经济快速升温。
开放性恢复
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经从8%上升到19%,中国从未像今天一样拥有庞大的国际贸易和投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广阔的市场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2019年的部分经贸损失会恢复。2019年12月在成都成功召开的中日韩首脑会议,预示着中日韩区域经济回暖进程加快。2020年习总书记访日,也会增强中日间的经贸合作。再加上中国已经同东南亚、南亚、东欧、南非以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合作,国际性补偿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创新国资境外投资经营及监管机制,加强引导、减少束缚,支持国有企业在自身优势领域扩大境外投资,增强国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力,带动民营企业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将海外市场作为经济增长新的增长点。
当然,经济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是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前提是要有一套好的制度保障。疫情影响后的中国通过这次考验,全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需得到“浴火重生”,需要形成更优、更好的体制机制,以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通过深刻反思和总结提升,在经济上宁肯放稳一些脚步、周全一点,在基層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乡村治理、城乡治理结构优化等微观领域,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这既能够给经济“回血”,也能够提升国家整体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保障,也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实现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