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伴侣染上酗酒、赌博恶习
2020-06-03肖雪萍
肖雪萍
于冰和丈夫钟天结婚6年,有一个4岁的儿子。最初,他们感情融洽,但儿子周岁以后,钟天就开始和朋友酗酒、赌博。于冰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钟天依然我行我素。于冰忍无可忍去法院起诉离婚,经过法院调解,钟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连续几个月都不再酗酒、赌博,于冰就与丈夫和好了。但是最近,钟天又溜出去酗酒、赌博,喝醉后还发酒疯,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痛苦的于冰再次想到了离婚。
酗酒赌博,不是恶习那么简单
在人们的印象中,赌博和酗酒只是坏习惯,是缺乏自制力、心态消极等性格上的缺陷。但在精神科医生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成瘾症,可以列入精神疾病的范畴。赌博和酒精的成瘾,不但意味着严重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大脑也可能出现病理性改变,比如5-羟色胺降低,这会导致个体的情绪抑郁,自制力降低,理性思维的能力受到抑制。
深陷酒精和赌博不能自拔的人,最初可能想以此来转移内心的痛苦,因为过量的酒精能暂时降低情绪活跃度,而赌博所带来的兴奋感和对未来无限美好的幻想,也可以暂时替代心理上的无助和恐惧。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赌博、酗酒成瘾的患者,因而陷入“痛苦—自我麻痹—更加痛苦”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果于冰能认识到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就不会继续期待钟天能自己好起来,也不会以为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就能让他改掉已经模式化的恶习。建议于冰在钟天清醒时,和他进行非常严肃的谈话。
她需要告诉钟天:“你不是心态不好,也不是自制力不够,而是生病了。你是患上了成瘾症,必须去医院的精神科就医,请专业的医生帮你戒赌、戒酒。”事实上,钟天也特别痛苦,他必然经历了诸多内心挣扎,否则不会因为于冰起诉离婚,就能坚持几个月不碰赌博和酒精。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意味着他特别渴望自己变好,不愿意破坏辛苦建立起来的家庭。
所以,当他得知自己只是患了自我意志无法控制的成瘾症,而非因为他是个糟糕的人,这样的告知本身就是一种治疗,会让他感到释然,并生出求助的力量。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除此之外,于冰还要传递一种坚定的态度:她绝不忍受钟天的行为,如果他不去精神科求治,那么他就要接受离婚的结果。也许这样更能推动钟天的求治行为,因为那会激发他尝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如果,钟天坚持不肯去精神科寻求治疗,那意味着他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位丧失功能的丈夫和父亲。大量的故事和案例都表明,赌博、酗酒经常和家庭暴力并存,如果成瘾症已经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开始出现躯体症状,患者自己痊愈的可能性非常低。拒绝求医对家庭和孩子的成长都很不利,也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可是生活总要继续,孩子也需要一位坚强的母亲,为他示范什么是积极面对,什么是勇敢承担。既然当初是自己选择了这段婚姻,就意味着她也要接受伴随选择而来的风险。既然丈夫选择放弃他的人生,那么接下来,她也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是继续维系这段令人绝望的婚姻,直至忍无可忍,还是做出离婚的决定,收拾心情,踏上新的生活旅程。这是于冰的生活,也只能由她来做这个艰难的决定。
无论于冰的决定是什么,她都要本着为自己負责任的原则,认真思考和安排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必要时,可去寻求父母、朋友和社区的帮助,要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