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培玉:背着天使翅膀的全能护士长

2020-06-03梁宏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护士长重症病房

梁宏

记者联系赵培玉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火了”。2020年3月7日,作为国家援鄂医疗队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援鄂重症护理队队长,她入选中宣部、全国妇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她的事迹甚至上了《新闻联播》。

然而那时,赵培玉还在援鄂一线医院的重症科,她的心思全在那些重症病人身上,没有时间顾及其他,采访也是一拖再拖。

从2月4日毅然报名去武汉,到4月7日圆满完成任务返京,历经两个多月后,执甲出征的她凯旋。回京之后,赵培玉被安排隔离休养,骤然从与死神手里“抢人”的惊心动魄中走出来,重逢北京的春暖花开,她的心里满是欣慰和感叹:回家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我们不上,谁上?

这已经不是赵培玉第一次冲在抗疫一线了。2003年非典肆虐那一年,赵培玉刚满25岁,她第一次穿上把全身裹得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忐忑却坚定地走进了非典的隔离病房,跟着当时的老护士长“冲锋陷阵”。“经历过那几个月的艰辛,我对类似疫情有了独特的体会和认识,也有了敏锐的嗅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赵培玉还在按部就班地安排春节期间护士们的值班工作。中日友好医院是北京平日就诊人数最多的三甲医院之一,忙碌了一整年,赵培玉想和家人好好团聚,特别想多陪陪儿子。“我家孩子13岁了,还有半年就要中考。那时候我想,今年的春节一定要好好过,多陪他逛一逛、待一待。”

然而,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赵培玉知悉时,是那天的早晨。天色大亮时,赵培玉的单位微信群里开始涌出无数条消息,有忧,有惊,有茫然。她却敏感地知道,一场医护人员的“抗疫大战”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激烈程度将不次于非典,而这一仗,她照样不能错过。

一切如她所料,中日友好医院很快便开始组织本院医护人员报名驰援武汉。通知刚下发,赵培玉便迅速报了名:“我是党员,让我先来吧!”其他同事的报名信息也纷纷跟来:“我年龄长、心态稳,应该先上战场!” “我经历过2003年SARS的救治,有经验。”“我家里负担轻……”“我是预备党员!”当时,中日友好医院仅护士就有930多人报了名。很快,首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的名额就满了。

临行前夜,母亲为赵培玉打好行李,虽然话没有多说,但眼神里都是担忧。“国家和人民需要我,武汉和湖北也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是医护,我们这些人不上,谁上?”她知道家人放心不下,但只有表现得执着坚定,他们才会不那么牵肠挂肚。

2月4日,赵培玉随援鄂医疗队从北京出发,行程1500公里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高水平的中日医疗队立刻被分配到重症救护病房,一切紧锣密鼓,容不得一丝懈怠。

赵培玉到达武汉的那天,便正式开始了与新冠肺炎的鏖战。那是武汉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她和同事们所在的院区,只剩下普通病房能够收治危重症患者,护理条件根本不符合救治重症患者的要求。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赵培玉没有抱怨、没有一味等待,她当机立断,带领团队参考中日友好医院的重症病房标准,立即对病房进行改造、增添设备。“好在出发之前,我们的医疗队已经预知到武汉会急缺医疗设备,所以从北京带来大量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等重症病房急需的设备,当时就派上了用场。”赵培玉忍不住夸起了自己的同事,那群与她有着过命交情的伙伴。

刚放下行李的医护天使当起了专业的病房改造师,经他们改造后的病房当晚就收治了40多名患者,第二天,病床全满。

全能的赵护士长

来武汉后的第一个轮班间歇,赵培玉便迅速判断清楚,摆在自己面前最主要的工作有3个:一是要培训好团队,她将80名护士的排班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迅速安排好;二是要做好团队的后勤保障,在那段条件简陋的日子里,赵培玉主动联系院方,安排好护士们的餐饮和班车等;三是要迅速制定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帮助团队掌握和积累护理新冠肺炎病人的经验。

在中日友好医院临时组建的护理团队中,有很多来自其他科的护士,还有很多年纪轻的护士是第一次穿防护服,护理危重病人的经验几乎为零。赵培玉花一天时间制定好培训计划,安排有经验的老护士担任组长,轮班给护士们培训。从防护知识到操作技巧,每天赵培玉都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怕年轻的护士们记不住,她又录制了小视频发到群里让大家反复看。一个星期下来,整个团队的伙伴们学习劲头格外足,几乎每个人都达到了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士的合格标准。

“除了要迅速处理各种护理难题,护士还要负责安慰处于焦虑和痛苦中的患者,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难熬。”

疫情初期,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很多住院病人表现出了焦虑、不安、烦燥、迷茫甚至绝望的心理。“在重症病房的病人,很多都是上了岁数的,本来就有些基础疾病,再加上感染新冠病毒,躺在医院里没有家人陪,对病情感到茫然又担心,孤独和害怕经常让老人们情绪失控。”赵培玉刚接手病区护理工作时,就遇到了一位闹着要拔呼吸管的老人,她与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抚妥当。

还有一位家就住在醫院附近的老奶奶,十分配合检测和服药,但她有很严重的耳背,且因为感染新冠病毒无法发声。“每次护士来查房,老奶奶望着护士的眼神都十分殷切。”赵培玉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和活下去的渴望,“但在那里面,我也看到了无助和害怕。”多年护理病人的经验告诉赵培玉,危重病人十分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特殊隔离时期,家人无法入院陪护,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替补家人、心灵靠山,一定要不遗余力地给他们鼓劲儿。

有次送完药,赵培玉得空儿赶紧过去拉着老奶奶的手,轻声安慰,她知道老人不一定听得懂她在说什么,但这个时候,两个人眼神的交流和肢体的接触,可以带来无可比拟的力量。回去之后,她和护士团商量,除了每日的固定医疗护理之外,额外增加与每位患者的情感沟通,多嘱咐、多鼓励、多打气,帮他们一起熬过这段艰难时期。

“赵护士长好像是全能的。”赵培玉带出来的“徒弟”们这样评价她。从每个仪器上的数据指标,到每位病人的饭量,从病房里的每根针管,到每张病床上患者的病况,赵培玉都在逐一核查后烂熟于心。她和她的团队,在死神和患者之间筑起一道墙,这道墙的每砖每瓦,都凝聚着她的付出与心血。

守得云开搏春光

这次与疫情的苦战,让人们再一次看到,医护人员身上背着天使的翅膀。

赵培玉还记得刚抵达武汉时,接他们去医院的大巴司机在驾驶座上郑重其事地说:“武汉人民谢谢你们,辛苦了”;

她和同事去医院食堂吃饭,后厨的工作人员举着大勺冲她们点头致敬:“武汉感谢你们”;

启程返回武汉的那天,接受支援的同济医院授予她与同事们“同济员工”的荣誉称号,目送他们走出很远……

“武汉的人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把这个曾经拼命支援的城市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心里,我早就这样以为了。”

坐上返程飞机的那一刻,归乡心切的她格外想念儿子。在单位,赵培玉爱孩子是出了名的。儿子马上中考,这是赵培玉一家这一年来的头等大事,她惦记儿子的学习和健康,也担心儿子会惦记她。在武汉的60多天里,她抽空儿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其他时间,她甚至忙得连报平安都很简短。

“亲爱的儿子,这是你出生以来妈妈离开你最久的一次,妈妈总跟你说,自打你出生,我的假期就是给你准备的,可这一次不是,这次离开你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大家。”思念家人的心几乎要跃出胸口,但赵培玉说,无论情况多恶劣、多危机,自己依旧会毫不犹豫地报名请战,因为她不只是个妈妈,更是个一往无前的“白衣战士”。

她刚到武汉的那天,天色阴沉压抑,整座城市安静而空寂;而她离开的那天,太阳不再躲在云里,武汉也早已花开满城。

猜你喜欢

护士长重症病房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等 你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病房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
便宜的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