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依靠人民执政

2020-06-03

共产党员·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群团党的领导团组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阐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时明确提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这句话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党领导和执政的目的,即为了谁;二是党领导和执政的方式,即依靠谁。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制度的层面,强调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以及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9年11月,列宁在《与燃料危机作斗争》一文中强调,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和苏维埃政权把当前一切困难和任务直接告诉劳动群众;我们能向群众说明为什么一个时期要用全力抓苏维埃工作的某一方面;我们能发挥群众的热情、积极性和英勇精神,把鼓起的革命干劲集中用于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段讲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立场与观点,深刻指出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过遗憾的是,苏共后来逐渐背离这样一条基本原则,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的支持,最后轰然倒塌。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体现,更是始终如一的坚持。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深刻阐明了党与人民群众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新中国成立后,已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信守自己的承诺,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7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一点就在于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为了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理念上升到制度层面,贯穿到党治国理政的各环节中。概括起来,大致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

第一个是政治制度顶层设计上,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把这样一个原则落实到治国理政中,涉及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政策落实中,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个是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执行好这个制度,就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践中要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方式、频次和要求等规定。完善整治“四风”的机制和制度,及时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部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以亲民、求真务实、公平廉洁的清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当中,最基础的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第三个是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过去有很多领导干部不懂网也不会上网,甚至对网络民意不屑一顾。新媒体时代,不会上网的领导干部,既不可能真正知民情,也不可能真正懂民意。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開展工作,要把“上网”作为一种新常态,把“懂网”作为一门必修课,把“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作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今天以网民形态出现的人民群众,不断探索总结“网民工作”规律,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

第四个是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好群团工作优势,必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制度,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必须完善群团组织的管理模式,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完善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把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扩大群团工作的覆盖面,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群团组织依法、有序、广泛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等;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担公共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

总之,把“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纳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仅意味着党在治国理政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更是党从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上对群众路线的一项制度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地执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尤其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群团党的领导团组织
数智群团:从分散的“群”到融合的“团”
科技看百年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如何增强党群工会管理工作的时代性
着力增强群团组织战斗力
牢牢把握群团改革正确方向 努力开创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