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人才培养导师制的对策分析

2020-06-03王珏夏晶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导师制公立医院人才培养

王珏 夏晶

摘要:公立医院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导师制在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文章展开有关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导师制的探索和研究,确立公立医院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实施方法和途径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公立医院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促进医院对青年医生的培养,提高医院的人才储备和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

关键词: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导师制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式下强化自身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成为各大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医院现有发展规模、方向等情况,制定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细则,明确导师与学员的基本筛选条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师生关系,并签订导师制人才培养详细合同书。通过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才作为一个学术名词真正进入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教育部在1998年《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正式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二、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导师制的意义

(一)能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医院应用导师制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指导和帮助工作,并在合理的指导下,通过导师的支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减轻学习和心理压力,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临床医学经验,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有利于培养学员的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

在公立医院人才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合理选择导师制教育方式,建立临床科室间的轮转学习机制,实行导师统一监督与指导,由此,在轮转学习机制下使得其监督管理效果明显提高,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同时,实行轮转学习机制,使得学员在轮转过程中得到导师的相应指点和实地监督,对其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进一步加深和理解大有用处,通过与导师的直接接触和学习指导,其暴露出的问题也愈发被导师关注到,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区别和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实现因材施教,最终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更好的掌握其专业技能。因此在导师制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临床操作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学员的学习质量,同时还能提高其医学整体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

三、公立医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公立医院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制有 5 年、7 年、8 年,研究生教育有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各培训学制和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如何对接,培养要求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决策层对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连续统一体的建设尚未规范。与此同时,目前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仅限于各个医院的内部考核,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难以确保培训的质量,培养目标与社会卫生保健系统需求不相适应,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与专业需求不相符合,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较大,而人文、社会等学科内容明显不足,有关临床等方面的知识缺乏,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主要为“灌入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与国外相比,我国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较扎实,但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

(二)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在人才培养上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时间和精力有限

公立医院一般面临的患者较多,其临床工作量较大,,导致其医务人员的自身精力和学习时间有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一方面是公立医院的患者较多,另一方面是患者的直接增多,导致其医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普通疾病的治療上,此外,由于现今各种疑难疾病的多发,使得其无法抽身进行学术研究。

2.重引进,轻培养

医院之间人才竞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是目前各大医院认识到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但是引进人才和对人才的进一步培养的重视却出现了不对称,在公立医院,大部分的人认识到人才对于医院未来发展的作用,但是却无法做到从战略角度对这些人才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发展,大多数还停留在“重引进,轻培养”的阶段;另一方而,从人才培养的特征看,医院自身进行人才培养的周期以及后期成本都会成为一项重要的负担,由于存在人才流动性这一潜在风险,使得医院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畏手畏脚,躲避风险,轻培养成为了其一种消极面对的手段,然而,人才引进看似可以一步到位,但引进的人才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最终难以创造出高价值,而且过多地引进人才也会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3.缺乏完善的考核系统和反馈系统

人才培养系统的完善是多方面因素组成的结果,其中包括专业培养团队、充足的培养时间、完善的培养场地及设施、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最重要的是还需要有完善的考核系统和反馈系统。但是依据目前公立医院的人才培养现状,普遍存在其系统性较差,其培养的策略及办法无法形成一套完整可实施的步骤,导致其最终的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构建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导师制的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制度

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定完善的制度,对奖惩和考核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和列明,同时利用科学方式,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来实现医师的临床培训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建立專门的导师小组,在导师小组的支持下,使得各项培训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和开展。其次,需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内容,设置一定的奖励与考核制度,使得导师在实际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据可依,真正的实现制度的落实,保证其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和完成。在合理监督与指导的情况下,使得其导师的指导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提升导师制的应用水平,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二)加强培养的考核管理

1. 加强评议考核

加强其考核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导师及其培训医师的评议考核管理制度,其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设置相应的培训考核管理部门,每月定期的对导师和学员之间的学习执行计划进行检查,同时在工作内容安排上设置带教工作座谈会,时间上可以规定为每半年一次,让师生之间进行意见的交换与沟通;此外每年由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进行1次考核评价。

2. 实行责任追究和经济奖惩

评议合格的导师可以继续担任导师,不合格则需要调换。综合评价结果将作为医师再续聘和晋升的依据。对不履行规定的培养任务的导师进行相应的处罚,实行责任追究和经济惩罚。严重者可以取消其导师资格并得到一定的绩效处罚。此外,实行连带责任制,在带教合同签订期间,培训的学生发生了严重的医疗质量问题或者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纠纷等问题,其培养的导师需要承担一半的责任,接受一定的处罚。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优异表现,以及培养效果明显的导师,建立了奖励制度,医院学术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和导师的评审进行综合评分,选拔优秀导师和学员,并给予经济奖励,以表彰先进人才,以此来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明确导师具体责任与工作目标

1. 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

通过医院导师的言传身教,年轻医师可以从导师身上学习到他们对学术的态度以及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对年轻医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导师要重视其培养的基本思想和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帮助年轻医师掌握临床操作的方法,锻炼其临床工作中的思维模式。通过对医师明确的培养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年轻医师对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使其临床工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除了对其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教学外,针对人才培养,导师还需要确定对年轻医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工作职责。

2. 制定导师的培养任务

根据教学的内容及培养方向,为学生制定合理且适宜的培养计划。首先对学生的工作情况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如学生的临床操作动手能力、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外语水平等,并将检查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并就此实事求是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其次导师选定研究课题,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可以是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也可以是思想建设方面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最后听取多方反馈意见,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对待,对培训计划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四)规范培养的方式方法

1. 实行双向选择

导师最好有明确的研究项目或方向,并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报名;同时尽量使受训者根据个人意愿和兴趣选择导师,实行双向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创造培训实施的条件。在导师制的实施方法中,有必要规范管理,采用导师提出申请、科室推荐、双向选择的教学方法。导师和受训人员双向选择确定后,必须签订《青年医师辅导学习协议》,经医院学术委员会最终批准。在教学期间,当事人认为有必要解除教学协议的,经院方批准后,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

2. 规范带教模式

在带教模式上,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及制度,使其培养模式规范。首先在其导师培养人数上,规定一名导师对多只能带教培养2名学生;其次,导师和学生的学习协议签订后,导师需要按照培养的方向合理的进行培养计划的制定,并认真的实施培养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完成导师培养的职责。最后对导师培养制进行强制化处理,规定每一名有资格担任导师的医师都需要完成带教工作,学生也需要积极的选择导师,出现学生或者导师违反规定的情况,如学生不愿选择导师或者导师不愿带教等,医院或者学校可以实行惩罚性处理,比如绩效奖金减少等。

3. 确定目标效率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规定所有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含研究生)及未晋主治的医师,必须选择一名本专业的高级职称医生作为临床导师。尤其是未晋级的主治医师,要按照导师的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认真的实施各项工作,同时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导师求教,尊重导师的教诲和指导。其次学生要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以此更加清晰的掌控自身学习过程,将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临床操作动手情况、业务工作以及学习动态定期向导师进行汇报和交流。最后认真学习,严格律己,努力达到培养的目标。

五、总结

人才是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医学人才更是保证一个国家医疗体系正常运转的前提。而医院在人才上的培养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有其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要坚持医学的创新式教育,建立人才培养导师制,将传授医学知识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导师制培训模式,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明确各方面的要求和原则,在合理的培训情况下,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培训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医院导师制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宏伟,黄伟,符炜.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在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7(17).

[2]徐琳.基于“团队导师制”的专科人才培养模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1).

[3]张瑞,陈艾东.“5+3”医学模式导师制的实践剖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07).

[4]邓力,杨苓,高乔.导师制在护理本科生培养中的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8).

[5]林立.本科生导师制开展模式实践与总结[J].人力资源管理,2017(08).

[6]唐加星,周广林,陈俐.青年中医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7(11).

[7]胡雪珍,齐艳红,翁杰.导师制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

[8]姜成,申晓慧,吴恒梅.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19(0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导师制公立医院人才培养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