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善土 白马驮经
2020-06-03杨艳艳
杨艳艳
“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老舍这句诗中描写的正是享有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的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的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的最初200年中的整个过程都与其息息相关,因此白马寺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因梦而起 流传千年
相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或云四月八日),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用白马驮载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印度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翌年,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修僧院,这就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在汉代以前,“寺”是朝廷下设的政府机构名称,如大理寺是最高法院,鸿胪寺是国宾馆等。自从汉明帝让西域和尚在洛阳鸿胪寺译经后,寺就成了和尚专住的地方,全国各地纷纷效法建立寺院,供僧人集中居住。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150多年时间里,有192部,合计395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布局规整 古老朴实
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佛殿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
洛阳白马寺山门即寺院的大门。为牌坊式拱券三门洞,中门洞高3.08米,宽2.35米,深3.60米,两侧门洞较小。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三洞皆以灰砖和青石券砌而成,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该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山门外有两匹石马,左右相对,石马1.8米,长2.2米,头戴辔络,雕工精细,使人一望便会想起“白马驮经”的故事。然而驮经的白马功劳巨大,为纪念白马功德,竟将寺院名为“白马”,怎能让“白马”站在山门外呢?据说白马死后被隆重埋葬,至今白马寺还存留着葬白马的石棺。现在的两匹石马是北宋“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马,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
进山门后,东西两院分别有一座弧形青石围砌起来的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墓。东边墓碑上刻“圣旨”“敕赐”“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边墓碑上刻着“圣旨”“敕赐”“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寺内的主要建筑大雄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现为高台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长19.95米,进深三间,宽11.55米。其大小与前二殿相差不大,但其殿顶与前二殿却不同,为悬山式。若按寺院建筑的等级讲,大雄殿应是寺中等级最高,面积最大的建筑,而现在却是悬山式(建筑等级依次为:庑殿顶、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这是不合规制的。推测该殿宋元时为九开间,明代重建时将其两端砍掉改为五开间,把歇山改为悬山。民国时,德浩和尚主持修白马寺时,将要动手改修大雄殿时,抗日战争爆发,工程就此停了下来,殿顶仍为悬山。
大雄殿前有月台,长16.25米,宽6.64米,这是寺内其他殿所没有的。从殿前有月台的规制看,该殿还是保持着寺内主殿的地位。大雄殿正中置一大型木构阁式佛龛,两侧有楼梯可供上下。大龛雕工精细,全部贴金,富丽堂皇,十分壮观。在大龛的上层额正中,雕刻着一只大鹏金翅鸟,展翅欲飞。两旁各雕三条龙,构成一幅统一和谐的画面。木龛内供奉三尊主佛,下为须弥佛坛,其上有三个仰莲瓣宝座。三主佛大小、形制、风格基本相同,通高2.25米,皆通体髹金,髻如覆瓯,发如积粟,面如满月,作闭目入定状。胸中有“卍”字,背后有铜质圆形背光。整个形象给人以庄严、圣洁、恬静之感,使人肃然起敬。中间的主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尊称为“大雄”,“大雄”是佛教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大雄殿”名即由此而来。
白马寺的后部是一座砖砌的高台即清凉台,其东西长42.80米,南北宽32.40米,高约6米,雄浑古朴,蔚为壮观。相传,清凉台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的地方。印度腾、兰二高僧曾在此台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在这里译出。
整个白马寺的轴线建筑,前低后高,错落有致,布局规整,表现出中国古建筑群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寺院建制受到中国传统府第规制的影响。
夹纻干漆 文物瑰宝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雄殿内供奉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这些佛像皆为元代“夹芝干漆”遗像作品,为一级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正因为此种造像在国内已非常罕见,所以它们就成了研究古代佛教雕塑艺术,尤其是元、明时期佛教艺术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夹纻干漆”遗像工艺,不同于泥塑、木雕、石刻、铜铸等,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独辟蹊径培育出来的一株工艺名花。所谓“夹纻干漆”工艺,就是先用泥、沙等作成原胎,然后以纻麻(布)、丝、棕等裱裹,再行涂漆,如此反复裹涂,最后绘彩描金,并脱去原胎。因此又叫“脱胎漆”像,“脫胎漆”像或“行像”。此种造像重量轻,造型美,色泽鲜,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结实坚牢。据说,在我国古代,好的夹纻干漆遗像作品,其价值要比铜高过10倍。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夹纻干漆造像工艺便渐渐失传了,而元、明时期的作品,则更属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只能从像日本奈良府招提寺金堂内供置的佛像,以及鉴真大和尚坐像那里大体窥见我国盛唐时期“夹纻干漆”造像工艺的若干风貌。从我国佛教造像史来看,白马寺现存的这组佛教文物,应当是最后一批夹纻干漆造像中的杰作。据目前所知,这里的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例。
河南唯一的比丘尼道场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200米处,有洛阳东白马寺之称,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
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叠涩密檐式砖塔,共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洛阳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称“齐云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市人民政府对齐云塔实施保护,于1990年建成占地15亩的齐云塔院。该院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在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放生池、石拱桥、齐云塔等建筑。
历经1900多年的风雨,洛阳白马寺依旧屹立与此,向往来的世人展示着中国古建筑、佛教造像、雕刻艺术、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出自古代匠师和劳动人民之手的艺术杰作将继续绽放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