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如何做好典型报道
2020-06-03梁堃
梁堃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纸媒典型报道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做好典型报道成为时代议题,本文以塔里木大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典型报道为例,论述典型报道的特点,探究在新时代如何做好典型报道。
【关键词】典型报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228-01
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消息,是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较强普遍意义的事物所做的报道。典型报道是中国新闻宣传中常用的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典型指导一般、带动全局。新时代下做好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作为党的耳目喉舌的职责所在。
塔里木大学(以下简称“塔大”)地处南疆,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其兴疆固边的使命。塔大在“穩疆兴疆、富民固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校60周年之际,“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典型报道应运而生。其中,纸媒的报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纸媒典型报道的经验
第一,立意高远,符合典型报道要求。典型报道首先要具有典型性。在对塔里木大学的典型报道中,各级媒体机构放眼全局,从国家对塔里木大学的发展定位出发,精心策划报道角度,充分挖掘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兴疆固边服务,为兵团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报道深入,小切口大主题。在报道中,各级媒体都从事实出发,深入学校,深入师生,搜集素材,深挖六十年来留疆人才的故事,用普通人的日常故事展现大变化和大情怀。光明日报的报道《沙漠里的大学》回顾了建校以来的风雨历程,焦点访谈的报道《散发着泥土味儿的大学》以吴翠云、格明古丽、高庆华的科研成果给南疆人民带来的经济增收为例展开,强化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兵团日报则以《铸胡杨精神,建沙漠学府》的整版诗集从不同角度歌颂了塔里木大学的几代戍边人。
第三,重视情感,以情动人。媒体对于塔大在沙漠荒原建成学府的历史做了浓墨重彩的报道,与当年的生活状态对比,会让读者更加觉得今天的塔大来之不易。科技日报《塔里木大学有一对“妇唱夫随”的科技特派员》生动展示了塔大师生奋战在一线的故事。这些故事既以情动人,又将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宏大意义融入了平凡的生活故事之中。
二、纸媒典型报道的类型特色
第一,事实类:溯源校史,描述现状。对于塔大建校60周年的典型报道,以纸媒居多,纸媒报道又以事实呈现为基础。光明日报《塔里木大学:为新疆发展贡献才华》一文通过对于塔大现状的报道和历年塔里木大学培养的人才数量、创造的科研数量等,肯定了过去60年塔里木大学为南疆做出的贡献,肯定了在聚焦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大局中的使命担当。
第二,故事类:树立典型,以小见大。故事类报道以塔大不同时代的典型人物闫春雨、吴翠云、格明古丽等为故事的主体,讲述他们在塔里木大学60年的变迁中做出的贡献,同时,引入青年教师典型,报道现阶段青年教师的故事。此外,还引入已经毕业留在南疆尤其是基层工作的校友和在校的学生,来表现学校的育才目标。
第三,评论类:论述精当,以点带面。新疆日报和兵团日报两家媒体用较大篇幅展现了塔里木大学践行国家工作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兵团日报的“庆祝塔里木大学建校60周年系列评论”阐释了胡杨精神的内涵、兴疆戍边的使命、培养人才的努力,全方位展现了塔里木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四,诗赋类:语言凝练,抒情言志。兵团日报整版的诗词展示,用凝练的语言抒发情感,回忆60年来的点点滴滴和如今桃李天下的喜悦。典型报道中诗词的使用一般较为少见,但由于塔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教育使命,采用诗词报道是合理且又大放异彩的。诗歌的抒情形式契合了塔大人奉献边疆的积极乐观情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共鸣体验。
三、纸媒典型报道的影响
纸媒的报道奠定了塔大建校60周年报道的基调,后续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媒体的报道都受到了影响。兵团卫视的报道,从消息新闻到专题报道,完全沿用了纸媒先前奠定的基调。中国教育电视台《万古荒原的“沙漠学府”,兴疆固边的“水源头”》,同样展示了塔大戍边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央视不但基调一致,报道的具体内容也类似。新闻联播中播出了1分44秒的“塔里木大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消息,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把论文写在南疆大地上》的塔大专题节目,其报道内容与地方纸媒先前的报道尤其是故事类报道多有重叠之处。
四、不足与启示
纸媒的报道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在内容上,表面的信息较多且重复,深层信息的挖掘较少,且分布不够均衡,呈现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部分较多,但对教育、科研的介绍极少。在技巧上,叙事技巧较为简单,不够生动有趣,这也导致在社交媒体上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纸媒可以学习同一时期湖南卫视《快乐哆唻咪》第八期节目介绍塔大的技巧,该节目用“有温度、有意义”的综艺形式,表达了塔大学生民族团结的主题,“使得内容和传播更具现代气息和青春活力”,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实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张静.典型人物报道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丁雅诵.教育战线上的一支“奇兵”.当代兵团,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