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实践课程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2020-06-03刘静
刘静
【摘 要】随着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对于舞蹈实践课程教学的开展更为重视。在邢台学院的舞蹈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尤为重视舞蹈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将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实践中,进行学生创编、表演、教学能力的全面塑造,彰显高校舞蹈实践课程构建的特色化。
【关键词】高校;舞蹈;实践课程;创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168-02
近些年来,高校的舞蹈教学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舞蹈人才的培养上,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扎实性,也通过丰富的教学开展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正是由于高校对舞蹈学专业学生实践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才使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更适合社会岗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邢台学院针对舞蹈学专业展开了全面的舞蹈教学实践探索,从舞蹈实践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创编、教学、表演能力。笔者在邢台学院舞蹈教学一线担任了多年的舞蹈教师,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非常重视舞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和方法实施,帮助学生掌握了专业的舞蹈技巧、塑造了全面的舞蹈能力。具体到邢台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舞蹈实践课程教学中融入创编技能的训练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在舞蹈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上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尤为重视对学生舞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塑造。高校的舞蹈学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实现“登得讲台、上得舞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就必须从舞蹈人才适用角度进行舞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因而,舞蹈教师就要在舞蹈实践课程中适度强化学生舞蹈创编技能的训练和拓展工作。这是因为舞蹈毕业生在进入中小学校或社会性的舞蹈表演、教育机构之后,其在岗位实践中主要任务在于开展舞蹈教学和创编、表演工作。那么,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审美追求等,创编舞蹈节目,并且组织开展表演唱、歌伴舞、音乐舞蹈游戏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也就成为了舞蹈毕业生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实践内容。由此可见,对于高校舞蹈实践教学课程开展而言,舞蹈创编技能是促使高校舞蹈专业毕业生“登得讲台”的一项关键素养,理应在高校日常的舞蹈实践教学中得到重视和强化。
有鉴于此,我们在邢台学院舞蹈学专业的常规舞蹈教学实践课程开展中,创新性地采取微课展示法和讲解示范法相结合的融合性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在舞蹈表演教学的各环节之中,适时穿插舞蹈创编技法的讲解和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增强了专业实践水平。比如,在针对学生训练井陉拉花的舞姿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井陉拉花的基本形态和内在规律后,舞蹈教师就会结合微课视频教学,适时融入了对于井陉拉花此类舞姿动作编排、衔接等表演及创作技法的讲解和示范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井陉拉花舞蹈表演技法之后,能够趁热打铁加深印象,掌握井陉拉花舞蹈基本的舞姿动作和编排方法。而到了井陉拉花舞蹈课后阶段,则要求舞蹈学专业学生进行两两结组,按照舞蹈课堂所讲授、训练的井陉拉花舞姿动作编排技法来创编简单的舞蹈节目,并录制视频供师生间审阅、交流和互动。接下来,在第二堂舞蹈课上课之初,舞蹈教师首先会根据学生在井陉拉花舞蹈编舞视频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分别采取集体课、小组课的形式予以交流和讨论、讲解和纠正,而后再进一步加强本节课井陉拉花舞蹈表演教学和实践训练。这样做的目的和优势非常突出,高校舞蹈教师能够灵活利用课堂讲解、课后排练的方式,有效拓展了舞蹈创编的教学课时容量,促使其灵活穿插到舞蹈表演教学的各环节当中去,初步达成了“以演促教、学以致用、演教结合”的良好效果。也正因为此,邢台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的舞蹈功底特别扎实,能够出色完成舞蹈表演工作。
二、采取集中训练的方式向学生普及传授舞蹈教学法
目前,邢臺学院尚未针对性、系统性地开设专门的舞蹈教学法相关课程,只是在其他舞蹈课程开展过程中穿插了此类教学内容。然而,按照新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传授舞蹈教学法是有必要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舞蹈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碍于有限的课时量以及舞蹈教学法相关师资力量储备不足,不得不削减舞蹈教学法的比重。然而,舞蹈教学工作者深知舞蹈教学法对于培养舞蹈学专业学生舞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针对舞蹈学专业学生的每一学期的教学中,专门抽出3至4课时作为舞蹈教学的集中训练课堂,将其作为统一的传授内容,为学生的舞蹈实践提供正确引导。高校在针对舞蹈学专业学生舞蹈教学法的集中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结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知识和技巧的学习,组内成员分别扮演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组合成情境教学。同时,学生利用课堂中所掌握的舞姿、动作、编排方法、衔接技法等,模拟中小学音乐课堂环境来展开集中实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巡回视察各小组的训练情况,并当场采取小组课的形式,针对各小组在舞蹈训练中所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分别给予专业的舞蹈教学法的点拨与指导,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和透彻。而到了舞蹈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舞蹈教师则可以采用集体课的方式,结合舞蹈课堂训练的实际情况对全体同学进行舞蹈教学法的普及、讲解和示范工作,达到巩固舞蹈课堂实训效果,优化、强化学生教学舞蹈技能之目的。
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拓展舞蹈教学的实践平台
虽然邢台学院舞蹈专业在校内设置有专门的舞蹈表演/教学实训厅,也在校外临近的部分中小学校、演出团体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就目前的人才培养状况而言,校内外实训尚难以完全满足教学和训练的要求。对于邢台学院舞蹈实践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而言,多管齐下进行舞蹈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可以将学生的舞蹈表演、创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从学校的课堂逐步延伸到校外实训,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在表演、教学实践中得到良好应用,从而完善学生的综合舞蹈能力,从舞蹈理论和创编表演实践双方面进行人才塑造。具体到舞蹈实践课程的开展环节,教师在校内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通过校内舞蹈大赛、汇报演出,以及才艺比拼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舞蹈创编和表演的能力。同时,也积极联系校外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舞蹈创编、表演、教学实践,在具体的实践参与中,进行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塑造。比如,组织部分学生在课外参与幼儿园舞蹈教学,以及帮助有舞蹈编演任务需求的中小学校、个人舞蹈工作室、社会性音乐舞蹈教育机构等用人单位,展开丰富的舞蹈实践教学活动;利用信息网络向网络另一端的学童或成人提供免费的舞蹈教学指导,这样进一步拓展了学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渠道。通过多管齐下多元途径,就能够有效拓宽高校舞蹈教学实践、实训的思路和方法,也有效强化了舞蹈教学的实训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舞蹈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舞蹈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邢台学院针对舞蹈学专业学生展开的全面、系统的舞蹈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舞蹈人才实用能力的培养,使舞蹈学专业学生成为创编、教学、表演的全能型人才。显然,在社会对舞蹈人才职业能力的高要求下,邢台学院舞蹈学专业舞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开展更加注重特色,全面培养学生创、演、教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能力突出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婷婷.高校舞蹈教学课程的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105-106.
[2]米昂.谈舞蹈创编课程中对创意舞蹈的借鉴[J].戏剧之家,2019,(30):177.
[3]刘蓓.在“舞蹈基础与创编”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探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8,27(0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