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改进研究

2020-06-03李云飞

戏剧之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高校教师思想政治

李云飞

【摘 要】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正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因此,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工作策略,主要包括完善校级教师思想政治联动机制、发挥基层单位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体系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159-02

“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他们以极大影响,这也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思想政治管理机制,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养现状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而包括师德师风在内的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我国教育自古以来都是强调以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除需要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之外,对教师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经济市场的影响下,现代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以及接触观念较以往有很大不同,普遍具有思想活跃以及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这为教师们带来更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他们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并未理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内涵,只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总的来说,就是敬业精神不强、育人意识不强、教学行为不规范、参与思想政治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了要创新体制机制的具体要求,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格局。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运行过程中,在工作格局、管理方式、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足。虽然高校都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若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量,此项工作的力度不够且办法较少,距离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去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硬性指标和刚性要求,导致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中的教师思政工作要求体现不明显、相关各种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一些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较低。许多关于教师思政工作的要求在校级党委、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基层党支部之间重视程度层层递减[1],工作开展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执行力较为松散,有时是以完成基本任务为主,工作实效性有待提升。

第二,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协同性不足。调研发现,虽经过长期工作磨合,各高校各部门之间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但在管理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协同,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如现在高校普遍成立的主管教师思政工作的党委教师工作部,其与党委宣传部、人事处以及工会等部门的职能存在重叠,且工作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完善的体系和有效的合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各级部门的工作事项多、压力大、效率低,许多工作存在重复劳动,造成资源浪费,而基层单位在执行时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与此同时,校院两级之间、各基层党支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仍不完善,基层党支部的主体参与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科学运行缺乏长效机制。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思政工作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面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改进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运行机制已经迫在眉睫。而要想提升高校教师思政工作水平,就需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提升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运行水平的目的。

三、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工作策略

第一,完善校级教师思想政治联动机制。打破传统工作格局,突出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朝着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宏观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明确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思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明晰党委教师工作部的牵头职责,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高校应成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统筹安排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学校宏观层面就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统一认识,努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学校领导班子要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发挥好排头兵的作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在思想和工作上多沟通、多交流,分工合作、拾遗补缺、相互补台,形成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牵引力。在校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整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等日常建设工作,协调、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承担起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枢纽作用。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检监察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人事处、工会等相关各职能部门要理清自身涉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关要素,明确各自的“责任区”,对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完善各自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作用。通过建立职责明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资源共享、有效融合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发挥好职能部门在高校管理中的骨干作用,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师教育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统筹开展,确保取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效果。

第二,发挥基层单位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各二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校级党委的工作部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党组织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二级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同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骨干中坚作用。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工作探索创新,积极开展相关特色项目的建设,形成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创新做法。基层党支部作为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关口要塞,要按照《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各基层党支部作为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基本单位的重要功能,发挥组织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作用,把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确保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努力使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2]。开展高水平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工作,引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做好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青年骨干教师充实到储备队伍中。

第三,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对党中央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进行认真梳理,并對照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培养、监督考核、惩戒处罚、领导体制、分工协同、宣传激励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强化在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师德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将师德师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的要求覆盖到教师入职、教育教学、考核评聘等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确保教师思政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要强化价值引领,把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二级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建立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体系和督办督查机制,以促进高校各二级单位认真落实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要求。

第四,建立和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体系。以提升教师思政理论水平、师德素养、职业精神等核心要素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学科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分析青年教师、海归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教师群体的思想特征、工作习惯和实际需求,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教师师德教育和培训机制。要紧跟时代潮流,对培养的方式方法进行积极有效创新,形成一套能被大众所接受的模式体系,将培育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提高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社会实践”“学术讨论”以及“教学论坛”等方式,为全校教师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为其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提供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总之,要实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运行,就必须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制度机制,打通管理过程中的梗阻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文化、管理、服务、组织等方面的协同功能,把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工作贯穿到入职、培训、评聘、奖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最终构建起多维度、全方位、系统化的立德树人工作格局和一体化教师思政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春萍.加强高校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的方法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9,(3):43-46.

[2]卜谦祥.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场逻辑、实践推进与深化思考[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5(3):109-113.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高校教师思想政治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