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文本价值,确定散文教学内容

2020-06-03王雅静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萧红散文鲁迅

王雅静

摘要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但是,目前散文教学的理论研究还存在缺位。文章以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为例,从作者、教材编者的角度研究该文本的价值;再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为教学起点和落脚点,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链接,试图寻找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散文 文本价值 教学内容 《回忆鲁迅先生》

散文阅读教学的通则,是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那么,教师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是否可以通过先对“这一篇”散文文本的价值进行分析,再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为教学起点和落脚点,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寻找文本的教学价值?笔者试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为例,浅谈在散文自读课教学内容确定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文本的价值分析

1.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文本的价值。

读不懂萧红,就读不懂萧红笔下的鲁迅。萧红幼年丧母,父亲贪婪、残暴,萧红在她清冷寂寞的后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除了祖父,只有鲁迅给过她亲人股的温暖。在鲁迅的爱护下,她一步步成长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在写这篇回忆性散文时,鲁迅先生已经离开三年了。它不同于其他回忆鲁迅的散文,将鲁迅塑造成革命战士与“民族魂”。在這篇文章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在世时最为普通、真实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萧红对他的怀念。那是她心中独有的情感,是世界上其他人从未有过的。

萧红没有用常用的笔法来写这篇散文。她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所表现的,是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萧红就是用其“越轨的笔致”琐碎却细腻地为我们回忆了一幅幅鲁迅先生平常的生活画面,她想用这样的文字让那个消失了的人重新回来,让他的音容笑貌再现,让他重新鲜明地活在这人世间。

由此可见,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回忆鲁迅先生》的文本价值体现在:通过萧红的回忆可以让读者看到可亲可敬的鲁迅;读者能体会到在鲁迅逝世三年后萧红回忆先生时那份朴素而又感人至深的情感;读者可以了解萧红独特的写作风格。

2.从编者的角度分析文本的价值。

教材编者在国家育人方针政策和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和学生心智接受能力的实际,创造性地将社会文本的原生价值中的部分价值保留和增值,这些被保留、增值,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价值就是文本的教材价值。文本的教材价值可以通过教材的助学系统窥之一二。

《回忆鲁迅先生》位于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该单元的“单元目标”部分表述如下:“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回忆鲁迅先生》的“阅读提示”部分表述如下:“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断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单元目标”和“阅读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材价值为:通过字斟句酌,可以品味到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透过细节,可以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鲁迅与萧红个性美和人格美的魅力。

“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给你怎样的感觉?”“如果把‘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有何不同?”……文本的教材价值在这些旁批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3.从学情的角度分析文本的价值。

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既不能直接从文本的原生价值出发,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文本的教材价值,而应该从所授班级“这一群”甚至“这一个”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且对于自读课文,教师更要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体验,指导他们将从教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文中去。

于是,笔者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做了大致的分析,列出学生“有什么”和“缺什么”。如学生上学期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对他有所了解;但学生缺乏对鲁迅与萧红人格魅力的感知能力。

只有针对“这一群”“这一个”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找到文本的教学价值,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从而准确地确定文本的教学内容。

二、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内容作了几点思考:从细节描写以及概括性的叙述中,感受鲁迅先生为了青年的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揣摩、品味关键语句或段落表达的妙处,体会萧红对鲁迅先生那份朴素而又感人至深的情感;运用前两课教读课文所学的知识,自主阅读文章,体会回忆性散文的不同风格。

笔者在确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一】查找“鲁迅关心萧红等青年的成长”的相关资料,结合资料与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鲁迅先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补充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体状况——深受肺病折磨,逝世的年龄——55岁,以及逝世时,部分青年在狱中悼念鲁迅的视频,深入体会了鲁迅先生为了青年的发展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也感知到萧红的每一个“陪”字里流露出的对先生的心疼。因为在本单元的前两课中,学生的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经过训练,所以,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很好地运用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活动二】你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到了萧红对鲁迅先生那份朴素而又感人至深的情感?

在体会了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之后,笔者带着学生通过文字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如在该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三年之后,萧红在回忆“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这一幕的时候,有着怎样的渴望呢?从哪些字眼里可以看出?学生认为从“停”“睡着了”可以看出,萧红渴望先生并没有逝去,仍旧像平日一样,工作完了,就休息了。还有学生结合《鲁迅先生记》里关于“万年青”的描写,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中的“站”进行理解,认为这句话萧红想要表达的是鲁迅先生的形象一直“站”在自己的心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柘塘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萧红散文鲁迅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萧红墓畔口占
孔乙己
阿迅一族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