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第2课时)课堂实录
2020-06-03曹津津
曹津津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阅读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体会全文结构的精妙。
2.了解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感受童真童趣。
3.感受作者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准确把握作品主题。
二、教学流程
师:上节课,我们随着鲁迅先生回到了他小时候玩耍的园子——百草园,同学们想想这座园子有哪些好玩、可玩的呀?
生:雪地捕鸟。
生:拔何首乌。
生: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生:观鸟,捉虫。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以“我的乐园——百草园”为主题,写一段文字。下面老师就展示一下优秀习作,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PPT显示优秀习作片段,教师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略。)
师:百草园里那些在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乐趣,却在鲁迅的心里生根发芽。可以说,百草园是小鲁迅的心灵寄托,那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儿童的乐趣。因此,在不得不离开百草园时,他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生:留恋。
生:不舍。
师:大家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文章的第9小节——“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师:如何读出这种不舍的忧伤呢?作者忧伤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语速放慢一些,三个“们”要重读,因为作者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来看待。
生:“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句中的“为什么”要重读,要读出无奈离开却又不能不服从的心理。
师:有道理。我们一起深情齐读第9小节,读出小鲁迅离开百草园时的复杂情感。
(生齐读。)
师:鲁迅那颗不泯的童心在这段俏皮的文字中跳跃,它从百草园跳到了哪里呢?
生:三味书屋。
师:刚才我们朗读的第9小节,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过渡。
师: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探访三味书屋,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三味书屋是不是童年鲁迅的第二个乐园?2.当46岁的鲁迅在厦门大学的阁楼上写下这篇回忆性散文时,他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PPT:走进三味书屋,了解童年鲁迅。话题一:三味书屋是不是小鲁迅的第二个乐园?从三味书屋后的院子、三味书屋里的读书状况、三味书屋里上课的情景、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和同窗等角度出发,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依据,说一说理由。
(教师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师:这个问题我们将以辩论赛的形式回答。请大家在回答时摆出文中依据,讲清楚自己的理解。
生:我们小组认为三味书屋是鲁迅的第二个乐园。文章第17小节提到可以去三味书屋后的园子里折蜡梅,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这就相当于换了一个新的游戏场所,有了新的娱乐项目。
师:有道理。我想问问大家,孩子们在园子里捉苍蝇喂蚂蚁时,该有怎样的神情或动作呀?
生:小心翼翼。
生: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
生:蹑手蹑脚。
师:如果让你加一句旁白,你会对身边的小伙伴说什么?
生:嘘!小点声,苍蝇都快被你吓跑啦!
生:快来快来,这里有更好玩的!
师:那么,在三味书屋里面,还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生:在课上做戏,画画。
生:在寿镜吾老先生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开小差,那该多刺激啊!
师:你把孩子当时的心理拿捏得倒挺准的,有意思。除了做戏和画画之外,课上还有哪些情形让大家觉得有意思呢?
生:看寿镜吾先生摇头晃脑地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书。
师:是啊,孩子们都偷着乐呢!
生:我也觉得是乐园,因为这个看似沉闷的环境里其实是有温暖的。
师:你的发现很特别,能深入谈谈吗?
生:文中提到同窗到園中太久就不行,先生会在书房里大叫起来。我理解的就是同窗到园中时间短一点是可以的,说明寿镜吾先生其实是允许学生去玩一会儿的,但是小孩子玩起来就会忘记时间,先生才会大声提醒。所以先生虽然外表严厉,但是内心深处挺温柔的。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文中第19小节提到先生有一把戒尺但不常用,他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最多瞪几眼。书屋里的孩子其实还是很调皮的,但寿老先生只是口头吓唬吓唬他们,并没有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师:刚才我们结合文本内容,聊了很多能证明三味书屋是“我”的第二个乐园的依据,哪位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生:我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还是很枯燥的。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孩子们在课上画画、做戏,为什么他们不认真听讲呢?还不是因为上课的内容很枯燥,孩子们都听不懂,所以就偷偷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师:三味书屋的生活的确也是枯燥乏味的,请同学们看第21、22小节,大家有何发现?
生:一段有标点,一段没标点。
师:为什么寿老先生读的内容是有标点的,而孩子们读的内容是没有标点的呢?
生:说明孩子们读不懂内容,所以就一口气读下去了,这也间接证明了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
师:同学们,文中还有一处有意思的情节——第14小节,鲁迅主动向先生请教问题,可是先生为何不高兴呢?
(学生困惑。)
师(追问):鲁迅做什么事,先生会高兴呢?
生:读书,对课。
生:读那些老先生爱读,但孩子们不爱读的文章。
师:从大家的回答来看,你们真正走进了文章,读得很透彻。那么,谁来对大家讨论的观点进行一个总结呢?
生:我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有些单调乏味,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在其中找到乐趣。
生:我觉得三味书屋是一个亦庄亦谐、亦学亦玩的地方。
师:1926年9月18日,46岁的鲁迅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阁楼上写下了这篇散文。为何他会对三味书屋念念不忘呢?
PPT:再读三味书屋,触碰成年鲁迅。背景助读——倾听鲁迅的心声:
1.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朝花夕拾》小引
2.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
——《朝花夕拾》小引
师:从助读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什么情感?
生: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生: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师: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在《童年的价值》里曾写过这样两段话,我们一起品读:
(PPT显示。)
1.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可是,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2.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短暂的。可是,这似乎短暂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悠长的时光。而到了成年之后,儿时的回忆又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师: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这节课,请大家看PPT齐读,向经典致敬,向鲁迅致敬!
生(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愿我们的生命——童心永远不老;愿你我的人生——童趣无限年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