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生殿》的双线索叙事方法

2020-06-03刘嘉慧

戏剧之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长生殿爱情政治

刘嘉慧

【摘 要】《长生殿》以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为背景,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真挚爱情故事。洪昇在《长生殿》中既歌颂了李杨二人超越生死的爱情,又表述了他对于国家兴亡的感叹,本文以爱情与政治两条线索,探究并论述《长生殿》的叙事方法。

【关键词】《长生殿》;双线索;爱情;政治

中图分类号:I237.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027-02

作为优秀的古典文学,《长生殿》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争议,主题争议是《长生殿》研究的重点之一,出现了爱情主题、社会主题、历史主题、双重主题和多重主题等见解[1]。《长生殿》的主题之所以引发这么多的争执,原因在于洪昇的《长生殿》使用了双线索叙事方法,在剧情上爱情与政治相互贯穿相互影响,并巧妙利用爱情与政治之间的矛盾带动情感的升华。当然,在剧情上爱情与政治两条线索并非处于同等的地位,李、杨的爱情故事毫无疑问是贯穿全剧的主线,而以安史之乱为主事件的政治线索则是作为背景及促进剧情发展的推动力存在的副线,两线交错,由此使《长生殿》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一、李杨情爱故事主线

洪昇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的描写可谓细腻真挚,区别于从前写唐玄宗、杨贵妃的文学作品,洪昇刻意美化了这段帝王之爱。在《传概》一章中有《满江红》,洪昇写道:“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2]由此可见洪昇在描写李杨爱情之时体现的是“至情”,肯定了李隆基与杨贵妃纯真的男女情爱。

《长生殿》专写“钗盒情缘”,洪昇冲破旧观念写出了不一样的帝妃爱情。在人物塑造上,李隆基不再是只贪慕美色肉欲的昏庸君王形象,而是被刻画成了一个对爱人深情、常处被动地位的男子,尽管风流,唯一最爱的还是杨贵妃。马嵬坡之变,面对众军士的逼迫,李隆基没有为了保王位放弃自己的爱人,相反他一心想要保全杨贵妃,“妃子说哪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李隆基的心中,爱情的地位是超过了江山的,李隆基对杨贵妃是动了真情,不仅仅流于美色。杨贵妃也一改从前作品中塑造的淫乱贪生形象,为了李隆基的江山,杨贵妃一心求死,致死也不曾怨恨爱人,“百年离别在须臾,一代红颜为君尽”,杨玉环为真爱献出生命,李隆基后来的“觅魂”则是对她真爱的回应,此二人的情感互动是一种纯粹的人性之爱[3]。在生命的最终,杨贵妃悔过了自己的从前,她悔过自己窮奢极欲,悔过自己放纵家人,就是不后悔自己与李隆基的爱情,死后依然时时思念着爱人,他们的爱情是帝王家少有的,因此更显珍贵。

李杨的爱情故事大致分为钗盒定情、遭逢变故、阴阳相隔、仙界团圆等几个阶段,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与大部分爱情故事的路线很不相同,直接从定情开始,这意味着情感本身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层面,后面必须有更为精彩的剧情支撑,否则很容易失去后劲。而洪昇并没有让人失望,接下来的剧情跌宕起伏,李杨的爱情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仙界的团圆结局,冲破了生与死的界限,陈寅恪有言:“若依唐代文人作品之时代,一考此种故事之长成,在白歌陈传之前,故事大抵尚局限于人世,而不及于灵界,其畅述人天生死形魂离合之关系,似以《长恨歌》及《传》为创始。此故事既不限于现实之人事,遂更延长而优美。然则增加太真死后天上一段故事之作者,即是白陈诸人,洵为富于天才之文士矣。”[4]成为仙界的永世夫妻后,李杨二人感到“历愁城苦海无边,猛回头痴情笑捐”、“总空花幻影当前,扫凡尘一齐上天”,这实质上是超脱生死、超脱世俗的一种抽象理念。这种结局或许和洪昇钻研佛道之学有关,并以这种思想观点来处理李杨情缘,认为“千年长恨声色原空”[5],李杨二人此时的“情”比定情之时更为纯净,颇有大彻大悟之意,此时李杨之间达到了情感上的升华。

二、安禄山政治叛乱副线

《长生殿》吸引人的除了帝妃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之外,还有它广阔庞大的政治背景。洪昇充分利用历史,将奸臣弄权、安禄山叛乱等情节融入剧情中,使得《长生殿》充满历史沧桑感,着实为剧作加分不少。作为《长生殿》中的反面人物,以杨国忠和安禄山为代表的两个奸臣,一个可以代表内忧,一个则可以代表外患。杨家因杨贵妃的关系恃宠而骄,放纵豪奢,本该被处死的败将安禄山靠贿赂杨国忠得以保全性命,由此留下祸根。李隆基识人不清,误将奸臣做忠臣,封安禄山为节度使放虎归山,导致了最终的叛变……这一系列历史线索不仅带动了剧情,也传达出了作者的感叹。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所作的《长生殿》绝不仅仅局限在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上,有人说他是借离合之感,写亡国之情,这句话不无道理。对于亡国哀思,洪昇有自己的感悟,他在诗中写道“胜国巡游地,孤城有废宫。周垣春草外,圆殿夕阳下。”“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6]这种哀国叹世的思想,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相关,洪昇又将这种思想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对于杨国忠和安禄山之流,洪昇自是持批判态度,然而这两个人只是朝廷奸臣的一个缩影,洪昇真正批判的是整个腐朽的上层社会和昏庸的统治阶层。《长生殿》中许多地方可以看出洪昇强烈的政治价值观,他尤其厌恶的是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伦理制度,哪怕是最为威严的皇上也难以拥有真正的爱情自由。

洪昇在《长生殿·自序》中说“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这是他对历史的感思,亦是他希望借此作对世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借史写情、借情写史

虽然剧中涵盖了政治与爱情两条线索,但这两条线索却不是独立存在的。政治影响爱情,爱情影响政治,换言之,洪昇是在借史写情,借情写史。

若没有安禄山叛变,就没有杨贵妃之死,也就没有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仙界重逢。可以说,正是由于政治上的这场大动乱,使得李杨爱情达到了一个真正的高潮,本剧的情感才得以升华。而杨国忠专权、扰乱朝纲等行为破坏了朝廷的稳定,导致人民怨声载道,这使得政局不稳,为李隆基丧失军心、杨贵妃成为人民眼中的“红颜祸水”埋下了伏笔。除了剧情上的推动,这些政治上的描写无形中将国家危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推到了这些祸国罪臣的身上,分担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责任,这使得李杨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同样,李杨的爱情也在无形中推动了政治的变化,因为对于杨贵妃的偏爱,李隆基放纵杨家穷奢极欲,这才有了安禄山贿赂杨国忠保住性命的安排。而李杨二人沉醉于风花雪月的同时,李隆基却忘记了自己一国之主的职责,不理朝纲,使得朝廷混乱,安禄山有机可乘,他们的爱情悲剧追溯下来源于自身。

两线相贯穿,就有了爱情与政治的矛盾冲突,江山与美人的抉择,《长生殿》怎能不吸引人?李杨二人是悲剧的创造者亦是悲剧的承受者,帝王与后妃,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却不是普通人的身份,因为沉迷于自身享乐,最终悲剧收场,所谓物极必反,以此来劝诫统治者不要沉迷爱情,不要穷奢极欲。

其实《长生殿》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矛盾性,比如它歌颂忠贞的男女至情又批判过分沉迷情感忘记职责,那么面对这种矛盾要如何处理呢?唯一的方法,大概是在爱情与政治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爱情与江山即可得兼。但若真是那样,《长生殿》便不再是《长生殿》了。

参考文献:

[1]李舜华.世纪回眸:洪升与<长生殿>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2001:27.

[2]洪昇.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

[3]黄南珊.〈长生殿〉的情爱文化视界.名作欣赏,1999(5).

[4]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3.

[5]刘继保.补恨与悟道:谈〈长生殿〉的宗教意味.天中学刊,1998(6).

[6]洪昇.京东杂感.古典文学出版社.

[7]洪昇.稗畦续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长生殿爱情政治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长恨歌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