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猎手”张文宏:这个硬核医生令人上瘾
2020-06-03张东亮
张东亮
“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连你都觉得闷,病毒也会被‘闷死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医疗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金句频出。身为病毒专家的张医生敢医敢言,说话接地气。在新闻发布会上,他经常用冷幽默为紧张不安的同胞们宽心;治病救人的间隙,他坚持每天推送科普公众号文章,篇篇直抵人心,成了“全民防疫手册”。
一时间,张文宏成为网络红人,被誉为“小钟南山”“医学界的李佳琦”,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旦关注,长期感染”。这个令人“上瘾”的医生到底是怎样的宝藏?
小镇走出的博士后成了感染科的“活招牌”
瑞安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1969年,张文宏出生在瑞安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里,他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便一直发奋读书。
1986年,张文宏的论文《论温州模式》在华东地区“中学生政治论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7岁的他第一次走出瑞安,赴上海领奖。面对那些来自大城市的优秀高中生,领奖台上的小镇少年张文宏有点紧张和自卑。他在心中暗暗立志,要考进大上海的高校!
第二年,张文宏果然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他专修临床医学,选择8年本硕博连读,毕业后顺利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工作。
2003年“非典”来袭,上海出现第一例SARS病毒感染者,为此,他推迟了去哈佛进修的时间,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
张文宏的老师翁心华是复旦大学的终身教授,时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疫情防治组组长。“非典”期间,他们师生齐心,创造了“1700万人口仅8例感染”的奇迹。翁心华团队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感染科梦之队”。疫情过后,翁心华还与张文宏共著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这是国内第一部介绍SARS病毒的专业书籍。
后来,张文宏又赴香港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做访问学者和攻读博士后。在美国时,哈佛医学院每周都有医学界的顶尖学者来演讲,讲座时间通常在中午,还提供免费餐饮。张文宏场场不落,如饥似渴地汲取最新的研究和观点,顺便还能省下一顿午餐的花销。
优秀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加自律和刻苦。正是因为他在求学路上披星戴月地奔跑,才有了后来说“真话”的底气和资格。名师出高徒,学贯中西又继承了老师衣钵的张文宏,后来像翁心华一样,成了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活招牌”。
从2013年的H7N9禽流感病毒,到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处处都有张文宏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华山医院感染科连续9年稳居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想要在传染科领域做先进带头人,要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常人没有的勇气,张文宏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受到同事和大家的敬重。
但从令人敬重到令人喜爱,就需要一定的人格魅力了。网上有一段18分钟的张文宏演讲视频,流传很广。讲台上的他自信、幽默,侃侃而谈。他称试用药就像女朋友:“试验结果出来前不知是不是老婆。”超快的语速,代表他对所讲内容深谙于心;幽默通俗的表达,是他真的在意科普的意义——科普讲座的目的不是秀专业,而是向广大群众传递知识。许多平常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一说你就懂。
张文宏称自己的职业是“病毒猎手”,别人追逐理想的时候,他们追逐现实。“现实就是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一直与我们同在,虽然不知道下一次全球大爆发是什么时候,但它肯定会来,就像当年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霍乱一样,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这是他在那段视频里说的话。“幸好,虽然世界是不确定的,但是預防措施是非常确定的。”张文宏继而给听众宽心,说按照目前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已知病毒可在几小时内找到是哪一种,未知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基因序列,找到原型。
大家听了他精彩的演讲才明白,原来,正是无数个像张医生这样的人顶在前面,保护着我们,大家才得以岁月静好。
硬核爱说真话的医生“出圈”走红网络
守着医生的基本道德,张文宏从不收红包,他说:“无论红包多厚,我都不会因为它毁坏掉医生的形象。何况很多病人经济并不宽裕,本应把钱用在治疗上。”
遇见特别困难的病人,他还倒贴钱。一个14岁男孩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好了病,他的家人却还是愁容满面。张文宏一问才知道,这是个贫困家庭,男孩的姐姐要上大学,因为那笔钱被弟弟治病“挪用”了,她面临辍学,一家人为此愁眉不展。了解情况后,张文宏立即拿出5000元钱资助女孩继续读书。
行医多年,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许多,张文宏在患者之间有口皆碑。张文宏办公室里挂着的唯一一块牌匾,是一名被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患者送的,上面写着:“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他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是2020年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第一批医生都很了不起,但他们太累了,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所以我把他们换了下来。从现在起,对抗新冠病毒的一线岗位全换成党员,我带头上。”“我不管这些医护人员入党的目的是什么,但你们宣誓时说过,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现在都给我上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面对疫情之下的“史上最难排班”,已成为上海市医疗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的张文宏做出了最快决断。
随后,他顶着叠加了好几层的黑眼圈,一面带领团队奋战一线,一面用权威的科普安抚民心。张文宏说话语速极快,面对采访从不备稿,却思路清晰,满嘴都是务实的大白话:他号召大家两周“闷”死病毒、呼吁把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表扬每一个疫情期间给员工发工资的老板都是战士、打破儿童不易感染的传言……
张文宏的每一次发言,都是那样的务实、硬核、冷静,令平日里云里雾里听惯了专家们发言的老百姓,感到瞬间沸腾。于是,从召开第一场发布会开始,他就“出圈”走红网络。正如一位热心公益的明星在微博上所说:“张医生确实了不起,专业水平高,敢讲真话,还幽默,太让人喜欢了!”心系于民又真实可爱的他,迅速成为整个医疗团队的定海神针,也成了每一个关注疫情发展的国人的主心骨。
关注张文宏主笔的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你会收到他调皮的问候语:“一旦关注,长期感染,无法治愈。”治病救人之余,张医生坚持每天撰写医学科普文章。他笔下的一篇篇爆款文章,也充满了张氏风格的冷幽默。网友们亲昵地称他为“张爸”,看他的视频和文章既长知识,也令人愉悦。生活中,“张爸”真的是一个孩子的父亲,2月16日,当张文宏带领医护人员坚守在武汉抗疫第一线时,在上海徐汇区读小学的儿子小洵曾给他写过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您好!一转眼,我们都快有一个月没见面了,很久没有听到您那幽默的话语,我还真是不习惯。妈妈说,这次您是去跟一种新型病毒作战!妈妈说您白天要查房会诊、救治病人,晚上还要写文章……有好几次,我想跟您视频聊天,可又怕耽误您的时间。爸爸,我就想跟您说,在电视里看您还是挺帅的,就是大口罩都遮不住您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啊……昨天,妈妈和我在你们科室的公众号上听到一首歌,叫《唯一的可能》,妈妈听着听着就哭了。虽然我不能完全明白歌词的意思,但我特别喜欢最后几句:“每寸土地,我们心之爱之所依,共命运,你若呼唤,我必傾尽我所能……”爸爸,等春来,盼您归!
能让年幼的孩子具备这样的见识和心胸,张文宏一定有他作为父亲的独到之处。
侠骨柔情的“战士”只想在疫情后躲在角落看书
“硬核排班”的张文宏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侠骨柔情。他从不会把医护人员推上前去,自己退到身后唱赞歌,而是真真切切地护着白衣同事们。他时时刻刻惦记医务人员的防护和他们的疲劳,顾及大家的工作环境,解决他们家中的实际困难。“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绝不让战士‘裸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上前线,发挥最大战斗力。”
对于部分媒体对一线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的歌颂,张文宏看不惯,直接就在发布会上戳破了这个气球:“我不鼓励加班加点,抛弃家庭、无休无止工作是不人道的。”“对于普通人,它就是一份工作,不要用高尚来绑架别人。好的经验和防护,才是对前线医护人员最好的关心,远比宣传和歌颂有用。能让他们勇敢的,就是打有准备之仗。”
组织驰援武汉,是每个医院的难题。华山医院派往疫情前线支援的医生,其中一人的父亲进了ICU,张文宏就让他回去照顾;有几人刚刚参加援非医疗队回来,张文宏就先不派他们奔赴武汉。为了避免驰援的医者做无谓的牺牲,他说:“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媒体知道张文宏是通过一步步逆袭,才从小镇青年成了今天名满全国的医界大伽、博士生导师,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励志素材,于是记者们摩拳擦掌,想一窥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但张文宏严丝合缝,从不给机会:“对于我个人你们不要采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就是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
这天,有媒体正在就新冠疫情采访张文宏,他突然接到了母亲的来电。记者眼睛一亮,急忙催他接电话:“我们想看看张医生和妈妈通话会是什么样子。”不料,张文宏挂断得很干脆:“你们这些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想窥探人家隐私,我偏不接。”
另一名男记者不甘心,又追问张文宏业余时间除了写科普文章,还喜欢干什么。一般而言,这么厉害的专家,业余时也一定会沉浸在科研中,或者看各种学术文章之类的吧?结果张文宏却说:“我疲劳的时候就喜欢追剧,看那种非常无聊、不用动脑的电视剧。”
当钟南山院士的肌肉照在网上刷屏时,面对记者询问,张文宏的回答是:你们别期待,在我这儿看不到。运动很好,但是太累了。”“我也买过几次健身卡,可最后吃亏的都是我,基本上要么一年去两三次,要么健身房倒闭了,所以都是把我的钱卷走了!”最后,他坦陈自己的放松方式就是以安静休息为主,周末散散步。如此真实,仿佛就是现实中的你我他——健身卡办完就成了许愿卡;有一颗运动的心,生活却不给喘息的机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想在健身,肉体在床上……
由于忽然“出名”,很多网友和媒体开始频繁给他打电话。他怕耽误工作,便时常将手机调成静音,有时漏接了领导的来电,以至于领导调侃他:“是不是当‘网红后连电话都不接了?”对此,他觉得很冤枉,也很纳闷。他不太明白自己就像平常一样说了一些分内的话,为啥却引起那么大轰动。
“当新冠疫情大幕落下,我自然会默默地走开,躲在角落里工作或看书了。”张文宏很清楚,他只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工作,养家糊口是生活,因为病毒学正巧是他的专业,他才在这次疫情中被推到了大众面前,仅此而已。
如今,张文宏和许多医护人员仍在前线与死神争夺生命,这一刻他们站在高光处,备受瞩目。抗疫全面成功后,他们又将退居幕后,呕心沥血。如果说钟南山是国士无双,精神信仰,那么张文宏们,就是尖兵利刃,国之重器。但对于他本人而言,无需任何称号加持,他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张文宏不想立高大上的人设,也不想被“英雄化”。只希望疫情过后,大家会慢慢遗忘他,各自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