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指导下早期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03曹燕懿杨兰萍王盼
曹燕懿,杨兰萍,王盼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部,河南 郑州 450000)
心脏瓣膜置换术也被称为“换膜术”,是将人工生物瓣膜替换成人体心脏瓣膜的手术,主要由生物组织或是合成材料制成,属于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心脏微创手术[1]。合成材料制成的机械瓣膜虽然具有较高的耐力和持久性,但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且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在术后是否能做好康复训练,对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近些年微视频使用度越来越高,本研究探讨微视频指导下早期康复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入选标准:(1)具有心脏瓣膜置换术指征;(2)均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和护理,术后病情稳定;(3)对本研究依从性高且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部位(肾、干、脑、心)肿瘤者;(2)合并等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湿)者;(3)严重营养不良或体质极度虚弱而无法完成早期康复训练者。本次研究均征得患者同意,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随机抽签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础资料方面可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n=4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训练,术前采用口头讲解外加肢体示范将早期康复训练内容告知患者:(1)术后1~3 d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训练:每2 h 1次;腹式呼吸及正确安全的咳痰方法,5~7遍/次,每2 h 1次;四肢功能训练每次两遍,1天2次;(2)术后4~10 d均进行腹式呼吸、咳痰及四肢功能训练,其中腹式呼吸、咳痰与术后1~3 d相同,四肢功能训练:双手上举、握拿物品,女性患者还可训练自行梳头,所有患者在病床上进行蹬腿、抬腿训练,10~15遍/次,每天3次;患者在此期间可适当进行下床活动,练习床边行走、站立坐立等,需要循序渐进,并监测血压、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3)术后11 d出院: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情况增加运动速度及运动距离,但运动强度不可有过大改变。观察组采用微视频指导下早期康复训练:其中早期康复训练内容同对照组,但早期康复训练均在微视频指导下进行:研究开始前组织护理人员示范康复训练的动作,外加专人口头讲解训练要点及注意事项,整个过程最好具有详细的分解动作,使用高清拍摄软件进行录制,并根据不同时间段康复训练内容分开录制。
1.3 观察指标
使用血流动力检测仪测定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E/A、FFR;使用Fugl-Meyer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越高代表运动能力越好;测定两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T)、Barthel指数;出院后进行随访,统计1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心功能
干预后两组LVEF、E/A、FFR值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干预后LVEF、E/A、FFR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6MWT、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
干预后两组6MWT、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干预后6MWT、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6 MWT、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2.3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随访1月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67%、22.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手术风险较高,且人工瓣膜置换后对心功能影响较大,会对心脏造成压迫,直接影响心脏血供和心率传导[3]。有研究发现,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还能有效提升患者运动耐力[4],且心脏康复护理已经为心脏手术术后护理的重要部分,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也大不相同。本研究发现,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能改善行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提高其运动耐量,有助于机体和心功能康复。分析其原因:本次研究的早期康复内容是在我院护理人员在查阅大量文献和临床调研基础上制定,还结合相关康复理念,整个康复过程分阶段进行,遵循由易到难、由弱到强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活动耐量均有促进效果[5]。普及早期康复内容实质上是一个通过信息传播达到干预个体掌握康复知识的行为,通过微视频方式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可从心里层面对患者产生“安慰剂”效应。将术后康复知识反复播放,可增加患者学习次数,以此达到强化记忆的功效。通过微视频发送示教信息,患者在出院后也能随时随地对视频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可达到延续护理的效果,为良好的康复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后LVEF、E/A、FFR值、6MWT、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微视频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传统的说教模式很容易出现遗忘、动作不到位等其他问题,影响康复效率,而微视频不仅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也能有效避免注意力稀缺的问题,主动引导患者按视频内容进行康复训练[6]。且在视频播放时专人讲解能提高训练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自身参与感也具有较好的提高效果。另外研究发现微视频指导下的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原因可能与微视频指导下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较高,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有关。
综上所述,微视频指导下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并能提高运动耐力,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