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遇见过“舌尖现象”吗

2020-06-03文吴嘉欣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脑海舌尖研究者

文吴嘉欣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说一个词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确信自己知道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借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喜剧场景,仿佛你想说“马冬梅”,可脑海里却是“马冬什么”,或者“什么冬梅”,或者“马什么梅”。相信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时有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被称为“舌尖现象”。

该如何定义“舌尖现象”这种状态呢?假如你无法想起某个要说的词语,但是觉得自己知道它,并且感觉它就在自己嘴边,而且可能很快就会想起来,这就说明你正处在“舌尖现象”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在你舌尖打转的词语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呢?

为什么会产生“舌尖现象”

对于这一有趣又普遍存在的现象,心理学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最早,心理学家只能对这种现象进行一些描述性的研究,比如向人们询问是否发生过“舌尖现象”,请人们回忆并报告自己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舌尖现象”的真实情况。但采用这样的方法,很难真正考察“舌尖现象”的产生机制。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想出了实验的方法,在实验中诱导被试者产生“舌尖现象”,从而探讨其发生的原因。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布朗和麦克尼尔开创性地做了这样一次实验:研究者招募了若干被试者,向他们呈现一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的词语的定义,并要求人们说出词语。当他们不能说出具体词语时,研究者就询问其是否处在这种“舌尖现象”的状态。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研究者就让人们尽量说出有关这个词语的情况,比如该单词的首字母,或者其他进入脑海的、可能相近的词语。最后,研究者再呈现真正的词语,询问人们想的是不是这个词语。

在这个实验之后,研究者不断地对实验进行改进,逐渐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有了一定的解释,并相应地形成了一些具体的理论。最早的一种理论就是从布朗和麦克尼尔的研究中诞生的。他们认为,“舌尖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想说的词语在我们的大脑中没有被完全激活,达不到被提取出来的阈值,所以无法说出口。这就好比加热一锅水,尽管点着了火,热度也迅速上升,但只要达不到沸点,水就无法沸腾。我们想说出那个词语,但由于在大脑里“加温”不够,便怎么也想不起来。

美国波莫纳学院的研究者伯克在1991年对“舌尖现象”做出了一种略有不同的解释:之所以出现“舌尖现象”,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传递这个词语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断裂,进入了一种“传递缺陷模式”。就像我们想按照食谱做一道汤,有了锅、水、炉灶,正想调味时,却发现食谱里并没有讲解该添加什么调料,因此无法烹饪出食谱上的汤。当我们处于“舌尖现象”状态时,大脑就像缺少部分内容的“食谱”,于是,我们便无法得到完整的那一锅“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研究发展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可以说,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科学家对于“舌尖现象”的发生原因有了一定了解,但其更完备的机制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考察。

哪些因素导致大脑“犯错”

了解了上述理论解释,你可能会总结出产生“舌尖现象”的原因:由于大脑回想某个词语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错误,导致想说的词语没能成功地记起来。人犯错误总会存在原因,那么,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大脑“犯错”呢?什么时候大脑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呢?

首先,从我们想说却记不起来的这些词语本身来看,较少在平时使用和较新异的词语更容易让人发生“舌尖现象”,如“喜马拉雅山脉”“刻板印象”等专有名词。

另一方面,我们本人的情况,尤其是生理因素,也会对“舌尖现象”造成影响。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舌尖现象”的发生与年龄有关。相比年轻人,年纪大的人更容易产生“舌尖现象”。此外,人们的情绪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当人们处在压抑的情绪下,可能会比处在一般的中性情绪状态时产生更多的“舌尖现象”。

跟随着研究者的步伐,我们会发现,一个小小的“舌尖现象”中,竟然也包含了很多人类大脑的秘密。有时候一时词穷,本以为脑海里有千言万语,到嘴边却只剩“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没学好”,只是我们的大脑在记起那个词的过程中不小心“开了个小差”。

当你真的发生“舌尖现象”时,不要紧张,平复一下你的情绪,给大脑放个“小假”,也许不一会儿,你想要的那个“它”,就会从你脑海深处慢悠悠地游出来。你的嘴巴会告诉大脑:“它”上岸了。

猜你喜欢

脑海舌尖研究者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新中产画像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