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掌门人奠定世卫影响力
2020-06-02陶勇王潭
陶勇 王潭
世界卫生组织(WHO)是联合国最知名的专门机构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公共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掌门人”称“总干事”。自1948年成立以来,WHO能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不能不提首任和第三任掌门人。
首位总干事奇泽姆是加拿大人,1896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奥克维尔市,曾参加过一战。战后他放弃军旅生涯,转而入校从事漫长而枯燥的医学专业学习,1924年获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赴英国实习后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成为一名出色的精神病学专家。6年后他赴美国耶鲁大学主修儿童心理健康学,成为最早倡导“尊重儿童独立思想及人格”的专业人士。
二战时,加拿大追随英国参战,加拿大军方在军中设立了精神科医师,由奇泽姆担任。由于奇泽姆出色地完成了对参战、参训士兵进行心理辅导的工作,一路升至加拿大陆军医官的最高职务——加拿大陆军医疗团总干事。奇泽姆也是全球首位以精神病医生身份出任军中最高医疗官员职位的专家。1944年他成为加拿大联邦卫生部副部长——而这个职位也是为他专设的。
1946年,德高望重的奇泽姆在未辞去加拿大联邦政府公职的情况下前往瑞士日内瓦,担任国联卫生组织临时委员会执行秘书。此时国联已经解体,被联合国取而代之,各国酝酿以一个联合国旗下专门机构,取代已不合时宜的国联卫生组织,因此奇泽姆的主要使命实际上只有两项——帮助国联卫生组织“光荣谢幕”,并且协助起草新的国际卫生组织各项章程制度。
奇泽姆和15位同事共同组成了新机构章程起草咨询委员会,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卫组织的名称、核心健康定义,都出自他的创意。1948年4月WHO正式成立,奇泽姆当选首任总干事。在总干事任内,奇泽姆出色平息了埃及霍乱和南欧疟疾,奠定了WHO在协调国际应对传染病方面的主导地位。
奇泽姆是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曾因公开主张“不要让孩子们相信有圣诞老人”在加拿大引发轩然大波。他对穷人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为富不仁的谴责,让他在战后“麦卡锡主义”盛行的环境中,成为美加极端保守主义者口中的“共党同伙”。而他“说话含糊不清”的先天缺陷也让他难以为自己争辩。直到这种“保守主义的疯狂”消淡,他才获得公正的评价。
1971年2月4日,多次中风的奇泽姆死于加拿大。《纽约时报》撰文称,奇泽姆早在1934年就预测二战会发生,作为“灾难的先知先觉者”,他始终亲民,是“做了WHO总干事的小镇医生”。而加拿大历史协会则说,奇泽姆是“世界上最早警告污染、人口膨胀和核军备竞赛会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大人物”。
丹麦人马勒是WHO第三位总干事,在世界卫生史上留下鲜明印记。马勒1923年出生于丹麦一个传教士家庭,但他相信“应该先拯救人类健康,而非灵魂”,于是25岁时进入哥本哈根医学系。毕业后他热心于不发达国家传染病防治工作。1950年,他的第一份重要公共卫生领域履历,就是作为红十字会首席支援专家,主导了在厄瓜多尔的结核病防治工作。1951年,从厄瓜多尔回国的马勒正式加入WHO,并随即作为WHO结核病规划署高级官员,被派往印度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印度待了11年。1962年他回到WHO总部,主持倡导了旨在帮助不发达国家建立“基本卫生服务”体系的WHO项目,从而确定了“基本卫生服务”这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概念。1973年马勒成为WHO总干事。
马勒上任之初就一改前任对发达国家唯唯诺诺的风格,当年便让WHO执行局提出《促进发展基本卫生服务方法的组织研究》报告。1975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在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卫生需求的替代方法》报告,从而奠定了WHO“侧重扶助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基本公共卫生体系”这一贯彻至今的工作重心。马勒还提出“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各国实际情况卫生体系”的创造性理论,反对对发达国家医疗模式不顾实际的照搬照抄,在国际间和业内引发激烈争论。
1976年,马勒在当年的WHO大会上创造性提出“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权”的WHO基本目标。1979年WHO大会又在他的推动下,宣布启动《至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他还是被誉为“20世纪公共卫生领域里程碑”的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的关键倡导者,该宣言高屋建瓴地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全球“全民健康”目标的关键所在。
马勒这种“理想主义”和“传教士般狂热”的工作作风和对第三世界国家毫不掩饰的同情,让他在发达国家中遭到不少非议,有人指责他的“全民健康”和“基本卫生服务”等概念“不切实际”“浪费金钱”。艾滋病在欧美开始大范围传播后,他又被指责对此“无动于衷”“束手无策”,迫使他在1988年放弃连任。21世纪初,公共卫生史专家普遍指出,马勒是WHO历史上“最具个人影响力和魅力的总干事”,他的离职让WHO“一度丧失了自己的理想主义光环和国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