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虽是微光,却可凝聚耀眼光芒

2020-06-02申云帆

当代贵州 2020年14期
关键词:防性正安县爱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申云帆

截至目前,贵州省注册志愿者432.99万人,其中,实名认证的志愿者403.50万人,党员志愿者336991人,团员志愿者863929人,志愿服务组织19731个,志愿服务项目94907个。

“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微光虽弱,但可凝聚耀人的光亮。

有这样一群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却知道他们为了谁,他们看似很普通,却又显得不平凡。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截至目前,贵州省有注册志愿者432.99万人,其中,实名认证志愿者403.50万人,党员志愿者336991人,团员志愿者863929人,志愿服务组织19731个,志愿服务项目94907个,志愿服务时长达7026.7427万小时。

在这群志愿者中,有的人誓将公益事业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有的人戏称自己与公益是命中注定,还有的人,年纪小、经历少,却用一颗满怀着爱的心,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公益,是我一辈子难以割舍的事业”

“妈妈,您去领养个孩子吧,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正在读小学的周文韬从电视上得知很多小孩痛失亲人的消息后,反复催促母亲唐爱民赶快去领养一个孩子。然而,由于是单亲家庭,唐爱民并不符合收养条件,只能无奈作罢。

看着孩子沮丧的脸,唐爱民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次日一早,她带着儿子,兴致冲冲地来到遵义市中心血站,准备义务献血。谁知,刚一踏进血站大门,便听到血站血库已满的消息。

献血办工作人员刘明先得知母子二人想献爱心的事后,刘明先提议,大家一同组织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虽然不能直接去往一线,但也能在后方给予帮助。

就这样,遵义市中心血站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

偶然的相遇,让唐爱民成为一名志愿者。可谁也未曾预料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成为了唐爱民唯一的工作。

2017年7月,正值遵义市创建文明城市最紧张的一段时间,天气炎热,招募志愿者并不顺利。为了让创文工作顺利开展,唐爱民毅然辞去了工作,并动员家人一道走上街头。

没有了工作,做志愿者也没有报酬,唐爱民的一系列举动让周围的人说起了闲话。

但唐爱民并未放在心上。“如果每个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那这个社会,还有谁愿意做好事。”唐爱民笑着说。

如今,唐爱民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2016年,唐爱民当选为遵义市汇川义工联合会副会长、遵义市红十字会艾滋病宣传预防志愿服务队队长。2019年,她又当选为遵义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遵义市肢残人协会副秘书长、汇川区红十字会理事。

2020年2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唐爱民志愿走上一线,每天在卡点值守,儿子周文韬也和母亲一样,在旁边的卡点做着同样的工作……

“我这辈子就是志愿者”

“我这辈子就是一名志愿者,一名公益人。”韩继刚斩钉截铁地说。

今年48岁的韩继刚,特别爱笑,每当和他人谈论自己做公益的那些往事时,他的嘴角便会不自觉地上扬,乌黑的眼睛发着光,举手投足之间,都像在感叹这天生公益的命。

2002年,韩继刚还是正安县运输协会副会长,因为常跑运输,人又很热情,所以他便开起了“雷锋车”,承诺凡是残疾人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坐他的车,统统不收钱。随着搭车的人越来越多,韩继刚开“雷锋车”的消息也传遍了正安县城。

可是,搭车的人多了,就耽误了韩继刚日常的运输工作,这是一项亏本的买卖。周围的人都劝他,到此为止吧,但他却坚定地说,这是一个承诺。

那一年,因为坚持做公益事业,韩继刚被评为“非公有制经济‘光彩之星’”。荣誉不大,但这个承诺却将韩继刚引上了公益道路。

志愿者唐爱民(右)关爱留守儿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申云帆 摄)

韩继刚不抽烟,不打麻将,也不爱喝酒,做志愿者可以说是他唯一的爱好。

随着做公益的时间越来越长,韩继刚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投身公益事业。

如果说2014年以前,韩继刚对于公益只是出于热心的话,那么2014年春雨义工协会的成立,便如同一根系带,将韩继刚与公益事业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2014年4月25日,经正安县民政局批准,由韩继刚牵头组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正安县春雨义工协会正式成立,韩继刚任春雨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

在所开展的公益活动中,最令韩继刚骄傲的就是为儿童防性侵做出了努力。在他看来,与其让孩子们在遭受伤害后再产生保护意识,不如从小便唤醒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016年9月,春雨义工协会与中国女童保护基金合作,大力普及儿童防性侵安全常识,补齐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不足的短板。

可孩子们的年纪太小,想要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并不容易,为此,韩继刚连同协会的成员,开设了创意课堂,印发相关的图画宣传手册,并制作了“爱护我们的身体”之类的教具。

自开展儿童防侵害教育以来,已有151名志愿讲师走进家庭、走进学校开展志愿服务。2017年至2019年的3年时间里,正安县共有64869名儿童、9000多名家长接受防性侵教育,开设课堂达1149节。

18年时间,公益早已成为了韩继刚的习惯,按他的话来说就是,彻底“上瘾了”。

“这里有我,不止有我”

2020年2月2日晚上,余亚维的脑子很乱,都快12点钟了,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

“滴……”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将余亚维的思绪拉了回来。这个电话来自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街道办事处。电话中,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余亚维,明天一早去卡点集结分岗。

听到这个消息,余亚维立马从床上蹦了起来,担心了一晚上,终于收到通知了——他的志愿者生活将从今天拉开序幕。

余亚维,今年20岁,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生,也是该校历史与政治学院公共行政职业能力协会秘书长,在校表现十分优异的他,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学霸。

2020年伊始,因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注定不平凡。正值寒假的学生们,由于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得不宅在家里,余亚维也不例外。

可是一直待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当看到街道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余亚维第一时间报了名。

2月3日,余亚维正式成为战斗在防疫一线的一名志愿者。

社区防控、定点执勤、入户排查……这些志愿工作成为余亚维的假期日常。

为了让外地滞留黔地人员感受到温暖,余亚维还与志愿者们一起策划了别样的生日祝福。

通常,余亚维都是值夜班,他在自己的手记中写道:“我们一行人似乎已记不清白天的模样。”

“这里有我,不止有我。”这是在余亚维的志愿手记里,吸引人眼球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是此次疫情防控中,95后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

虽然年纪尚小,人生经历尚浅,但是他们却带着自己那颗爱心,用自己的方式为刚刚开始的人生旅途上色。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者精神的真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他们很普通,很平凡,他们之中,有的人本身还是孩子,有的人已为人父母,还有的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刻画着人间大爱。

猜你喜欢

防性正安县爱民
桃江:筑牢防性侵保护墙
李爱民美术作品
“防性侵”讲座促健康成长
触摸俄罗斯
贵州省正安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小学生防性侵的教育策略
正安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贵州省正安县谢坝大鲵驯养繁殖示范园区建设
关于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以珠三角城镇小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