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小练笔指导策略探微
2020-06-01吴士宇
吴士宇
中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方法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作文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本文从四个角度对中年级小练笔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细心观察,语文源于生活
中年级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遇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对写作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因而,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拓展思路,积累写作素材。文学源于生活,素材应当在生活中寻找。想学会写作,就要先学会观察生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物,要在脑海里构建储备库,并且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整理、分析,去粗取精。如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的课后小练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的美。这个小练笔意在引导学生对“地上的水注”“夜空的星星”和“冬天的冰雪”三個生活小细节展开思考,搜集写作素材。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细节,留些时间让学生观察,让他们在切身的体验中寻找写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会是空洞无物的,同时也能为学生未来的写作打基础。
二、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内心
对于写作来说,只有表达真情实感,学生才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原本因为“学习任务”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也会因为真情实感的激发而荡然无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练笔时从内心出发,言己之心,抒己之情。可以引导学生延伸练笔主题,调动生活中的情感触发点,寻找适合文题的生活化素材。
但是,仅激活真情实感是不够的。中年级小学生文字组织能力较差,内心的情感往往不会表达,语言运用能力不强。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想法,学会整理思路,传授给他们一些表达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好词好句背下来,做到烂熟于心,然后再多进行课外阅读,用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摘抄好词佳句。其次,对积累的素材和好词佳句进行整理和分类,比如哪些词句是描写肖像的,哪些是形容心理的等。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荷花》一文的课后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这个练笔就非常适合用来激活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正逢春暖花开之际,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观察花草树木,激发他们描写的热情,再传授合适的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三、仿写佳作,文采来自模仿
写作先从模仿开始。刚接触写作,学生往往要通过仿写来提升文字基本功。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语言精美,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是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模仿的绝佳样本,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手法,并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如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其课后练笔要求学生对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仿写。这个片段运用了排比和对比两种表现手法,将这两种手法完美结合,表现出了恐龙的种类丰富。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文段中识别这两种表现手法,再提取出其特点,并将这样的表现手法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四、注意审题,勤练笔
首先,拿到作文题目先不要急于下笔,一定要先审题,看看是什么样的题目,看懂题目之后再打草稿,列提纲,这样能保证作文的质量。现实中,很多学生常常看了题目就动笔,不仔细审题,不打草稿,也不进行构思和规划,这样会导致出现写一半就写不下去的情况。
其次,现在小学生写的一般都是记叙文,写人或记事的文章比较多,这种文章既好写又难写,好写是因为题目简单,难点在于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好,写出特色。仅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凑全,而不会安排详略;或者语言空洞乏味;或不会观察生活,文中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样的作文也是拿不到高分的。如果写事,就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对心灵触动最大的。比如,有的学生去过很多城市,这些旅游经历就是绝佳的写作素材,只要注意留心观察,就能写出佳作。
实践表明,上述三种指导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为他们未来的写作奠定基础。运用这三种指导策略,教师再精心设计和引领,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可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