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引入“生活”活水

2020-06-01余爱云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12期
关键词:感受力情感能力

余爱云

写作教学,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生活当中的点滴之美,积累生活经验,真正有效地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需要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写作教学方式,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水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體验,探寻符合学生学情的写作教学模式。

一、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不少学生一看到作文,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抵触的情绪,根本不知道如何下笔写作,还有学生因为产生畏难的情绪,而害怕或者排斥写作。教师又习惯性地追求学生的成绩,一味地关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采用单一传统的模仿式教学方式,未能给予学生正确科学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只是简单地记住了教师讲解的范例,更多的是模仿式的写作,很容易出现东拉一句西扯一句的现象。

长此以往,学生写作不仅缺少思路以及条理性,内容也会空洞、抽象,大多都是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更不可能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露出来。这样的作品是缺少思想与灵魂的,更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与水平随之提升,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教师要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学生的创作之“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就要善于培养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能用心地发现生活中的独特之美,并且用笔将其描述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从身边入手,从小事入手。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去发现生活的细微变化。学生只有通过细微的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且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开展细致的观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还要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法”可循。巧妙地利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真正根据学生的需求,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细腻的感受力

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写作时敢于写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敢于讲真话,还要丰富学生细腻的感受力。首先,教师要能做学生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善于利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让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更具有内涵与张力。

其次,教师要能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家庭,由于家长过分的溺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在情感上也较为冷漠,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作品《背影》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描写父亲在送行时对自己的关爱,以及描写父亲走路时的姿势等,体会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以及父爱的无声。同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父母以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明白不仅要能善于接受家人的关爱,同时还要能理解家人,并且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家人,真正做一个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的人。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写作时,即便是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时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要做到有话可写,还要具有丰富的阅读量。学生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特征等,帮助学生甄选、推荐较为优秀的作品,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能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细腻的感受力,写出真实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

猜你喜欢

感受力情感能力
卷首语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创享空间
情感
台上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