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意象分析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2020-06-01李显春
李显春
对于学生来说,文学作品阅读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诗歌阅读,他们更加茫然甚至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因为诗歌语言本身是含蓄的,跳跃的,省略的,很难读懂,加上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體验,特别是对于古诗歌里面涉及的文化、文学常识了解甚微,所以他们读起诗词来特别吃力。
第二,阅读习惯很不好,平时读诗没有耐心,不够细心,也缺乏信心。考试就那么几分,学来学去也只能拿个两三分,抱着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如干脆放弃。他们根本体会不到诗歌本身蕴涵的意象美和情趣美。
第三,某些课堂教学过程过于粗糙,停留在阅读的浅层次,重复读者一望而知的信息,介绍一下作者身世经历,或者把诗歌当文言文翻译一下就完了。久而久之,学生如何能感受到诗歌的趣味来?
那么,诗歌课堂到底如何构建才真正有趣、有味,又有效呢?下面笔者结合《声声慢》这篇诗词的教学谈一下看法。
我认为,诗歌的课堂应该丰富、深厚,有一种浓浓的文化色彩。所以,为了让课堂达到这种效果,从课堂的导入环节,我就引用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那段文字:“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做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只有她一人。”梁衡的评论既中肯又到位,比起自己展示作者的身世背景来赞美李清照更有说服力。我特别强调“专有品牌”“特立独行、登峰造极”这几个词来突出李清照的独特地位。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浓了,接下来的课也好上了。
我把这堂课的重点确定为体会作者内心隐忧,把握本诗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品味诗歌意象美,所以,我首先让学生明白这首词的抒情方式——用意象抒情,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抒情方式的特点和优点。我采用了比较阅读法。李清照的一个忠实粉丝——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两首词内容相同,但是抒情方式截然不同。我给学生设置了这一个问题:“阅读这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让学生体会本诗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经过学生的激烈探讨后,学生明白了:西方人抒情方式是直白的,这是因为东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特点决定的。西方人强调的是激情的不加节制的宣泄,甚至进入到一种疯狂的极端。而中国人历来的情感抒发多是含蓄的。自然界中月圆月缺,花开花谢,草枯草荣都能让文人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所以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找抒情的载体,让自然的景物有了人的情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到底哪一种抒情方式更好,我不自己说,我引用了著名学者钱锺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的文字:“夫”“长歌当哭”,而歌非哭也,哭者情感之天然发泄,而歌者情感之艺术表现也。“发”而能“止”,“之”而能“持”,则抒情通乎造诣,而非徒以宣泄为快有如西人所嘲“灵魂之变溺”矣。“之”与“持”,一纵一敛,一送一控,相反而亦相成。用钱锺书的文艺理论阐释含蓄委婉抒情的优点——使得诗歌更有生命力,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更耐人寻味。用学者的话来充实语文课堂,让学生有大语文观,显得课堂不那么单薄无力。学生自然地就会对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产生些兴趣。
接下来就进入到这首词的意象的解读了。我让学生思考李清照是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感情的。课堂应该是有备而来的,学生的自主预习,课前的质疑探究很关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学生方向明确,有针对性,效果可能更佳。于是我布置了他们课前预习,并且把他们提出的普遍性的问题作出了整理搜集。发现有以下一些问题:①李清照为什么在喝酒时候觉得酒淡?难道是她的酒量太大吗?②为什么看到大雁会觉得伤心,大雁不是鸟吗?鸟跟她有什么关系?③她的作品里面经常会出现“花瘦”“花黄”,是她对花情有独衷吗?④“梧桐更兼细雨”是什么意思?把“细雨”改成“秋雨”或者“急雨”会不会更好些?这些问题略显可爱但是很有探讨价值。我先让学生交流探讨,看能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因为我觉得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思考的活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好过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满堂言。
要回答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先要让学生明白酒是用来干什么的。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化。人们在痛快时会开怀痛饮,在痛苦时也会借酒消愁。曹操在感慨人生苦短时,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杜甫在穷困潦倒时唱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王维在和朋友送别依依不舍时唱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见酒是“忧愁”的象征。作者喝酒也是为了消愁,她觉得酒淡恰恰说明这酒消不了愁,究其原因是愁太浓了,“愁浓”还嫌酒淡啊。
既然淡酒无法消愁,那就换个地方,转移下视线,当她抬头的一刹那,她看到了什么?大雁,于是进入到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我先让学生找出大雁和作者的异同点。让他们明白以下几点:大雁和作者都从北方来到南方,故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飘零之感;作者比大雁更惨,大雁来年春天可以飞回故乡,而作者无家可归;大雁成群成对飞翔,而作者孤身一人;更悲哀的是这只大雁是“旧时相识”,有词为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原来大雁替他丈夫曾经捎带过情书给他,鸿雁传书啊,所以大雁是他们甜蜜幸福爱情的见证者。如今大雁还是那只大雁,但给她写情诗的那个人不见了。千山暮雪,万里层云,现在她和丈夫阴阳两隔。睹物思人,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啊。那么见到大雁为何伤心,这个问题学生就迎刃而解了。
抬头仰望,苍天有泪,那就把头低下吧,在低头的一刹那,她又看到了什么?黄花满地。为什么李清照的诗词中经常写到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提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花喻指美丽容颜和美好青春,现在作者看到满地憔悴的落花自然会想到她已经不在的美丽容颜,不再拥有的青春年华,这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悲哀无奈的事情。所以李清照的落花意识特别浓。
既然眼睛看到的都是如此这般,那就闭上眼睛,好不容易天黑了,视觉休息了,她心理宁静了没有?没有,听觉又来打扰她了。她听到了梧桐更兼细雨的声音。“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秋雨本来就是忧愁的象征。现在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是细雨?因为细雨滴打下来会特别慢,点点滴滴的这一过程多么缓慢啊,但是对于孤独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时间的缓慢和生命的难熬。这又加剧了作者的愁情。所以几个意象聚集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抽象而又立体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往昔不孤独的回忆和以后孤独不能解脱的无望。总的来说,这一环节主要采取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的形式,联系他们所学知识以及对生活体验领悟诗歌意象内涵,注意诗歌语言之间的勾连,通过对文本进行细读,填补诗歌省略之处和跳跃之处,力求让课堂朴实中不失深刻,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接着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近李清照,通过小记者采访形式,把靖康之变前后作者的身世经历的变化包括她所经历的国愁家恨通过采访呈现出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元素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内心的愁,使课堂形式丰富活泼。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围绕作者的“愁”把本诗改写成一首歌词或一篇散文。让语文课堂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真正达到听说读写多方面的锻炼,体现出语文课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从而使得诗歌教学有趣、有味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