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所试点高校 开启“强基计划”报名通道

2020-06-01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复旦复旦大学

近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在内的36所高校发布了2020年高考招生“强基计划”,且开通了报名平台。

记者 郭漪

众名校拿出“王牌专业”

从目前已发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各个高校都拿出了自己的基础学科王牌专业。清华大学计划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历史学类等共11个专业招生;国防科技大学安排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物理学专业招生。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招生学科全部为A+学科。此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都包含基础医学专业;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招生专业包含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招生专业包含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从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来看,报名日期都是5月底截止。大部分学校要求,考生只能报考一所试点高校,每位考生可以填报的专业数量从1个到4个不等。

考生可以登录相应高校的官方网站,查看具体要求和进行报名。

大学期间会考核,未通过者转入普通班学习

记者整理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现,各校简章中都重点介绍了对“强基计划”所招收学生的培养方式。其中,小班化培养、学科交叉、导师制度、本硕博衔接培养等特色较为鲜明。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针对“强基计划”的学生,将采取“4+5(含海外)”本博培养模式。

针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多所高校表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学校将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需要提醒的是,进入“强基计划”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多所高校明确表示“强基计划将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有的学校会在学生入读后进行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本研衔接、博士阶段学习;未通过者转入相应专业的普通班学习,同时从相应专业普通班中选拔相同数量的优秀学生增补进入“强基计划”。

另外,不少高校明确表示,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只能换到该校同一专业类的非强基计划班,或者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同类别其他专业。

高考成绩占比85%

入选“强基计划”,考生需要连闯两关:首先要参加高考,再参加高校设置的综合校考。综合校考一般分为笔试、面试以及体育测试三部分,个别高校只有面试和体测。

将体测列入校测的考核环节,是“强基计划”的一大特点,不过也有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表示,体测结果不计入校考成绩,但不合格不予录取。

从教育部的要求和各校的招生簡章来看,决定考生最后录取结果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共同构成,其中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

同济一附中“人工智能创新

实验班”培养项目启动同济一附中“人工智能创新

记者 刘昕璐

作为同济大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贯通式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济大学依托与杨浦区政府联合组建的基础教育集团,与集团成员校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近日联合启动人工智能创新素养培养项目,共同组建“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

记者获悉,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将为具有人工智能创新潜质的高中生,提供由同济大学组建的专家团队为该班量身定制的一组AI基础课程,并实践探索小班化分组教学,提供自主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等多个方向供学生自主发展,每个培养方向均以“大学导师+基础教育专家”双导师模式进行项目式专题学习。同时,同济大学也将从课程建设、师资配备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对这一创新实验班培养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共建复旦中学打造特色名校

记者 刘昕璐

复旦大学与复旦中学的前身都是1905年马相伯先生创办的“复旦公学”。115年来,两校共唱同一首校歌,遵循同一个校训,共同传承和弘扬复旦精神。如今,两者共同再迎新发展。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复旦大学近日与长宁区委区政府本着“机制创新、区校联动、共建共赢、携手共进”的原则,基于复旦发展历史及复旦大学与复旦中学合作现状,建立并发展区校教育战略合作关系,并共同确定了“共同努力,把复旦中学建设成为一所一流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享誉国内外的现代名校”的奋斗目标。

据了解,此次签约既是再续前缘,也是共谋新篇,标志着长宁教育“优质+均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希望在促进长宁和复旦大学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更多、更亮的品牌的同时,进一步维护和丰富复旦品牌,弘扬和发展复旦文化,共同将复旦中学建设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现代名校。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复旦复旦大学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中山医院及分院画卷
在极限的边缘上继续努力吧
上海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成立
与考生签“确认书”,复旦大学是否有过?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
复旦目标:本科录取全部通过自主招生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