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分析
2020-06-01祝慧王素梅党婷婷
祝慧 王素梅 党婷婷
摘 要:要对体育与旅游两个产业进行有效对接,需要对两者的物质基础进行有效划分,借助产业价值链研究对策,以建立长效机制。文章首先对体育和旅游产业改造融合的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渗透对接模式、重组融合模式、延伸融合模式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长效机制;对接;体育产业
产业对接融合作为一类动态化经济的革新结果,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主张对技术体制创新能效、产业结构、新型业务形态等加以整合与修整。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要找到对接点,需要找到复合经营机制,要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之上,合理并科学地进行项目的改革与实践,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献计献策。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效的监督机制作为指导,国家应该逐渐加大对产业对接融合机制的重视,创造有利于产业对接融合的途径。
1 体育、旅游产业改造融合的策略分析
就体育和旅游两个产业而言,从客观层面分析,无论是资源共享还是市场的需求等方面,都需要产业的对接,而且这也成为新的潮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融合,其实就是两大核心资源的有效衔接,包括市场监督体制、创新产品、产业核心资源的利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融合模式。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渗透对接模式
通过归纳总结可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渗透对接有着很强的特性,这个特性是双向的。虽然两类产业的内涵机理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丰富,但是双方融合的广度还是不够,解决该问题需要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业务管理体系路径。体育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对接,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营销控制和产业资源的包装。如果想达到该目的,需要举办大规模的体育赛事,使旅游区的品牌与体育赛事相互协作,重新修正规划。旅游项目开发部门要在旅游旺季阶段,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宣传做到合理规划,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迎合不同的游客,让游客在体育赛事中享受旅游,在旅游中欣赏到体育赛事。
1.2 重组融合模式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重组融合,主要应在两个产业之间进行有效的布置和拓展,凭借重组探索出全新的模式或者服务,从而完成业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体育旅游服务,如利用产业聚集园、会展等平台,做节庆和会展服务,双管齐下。体育会展旅游项目主要借助一定的技术资源提供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使得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参与会展的活动中能够保留适当的特色,要对演绎类的产品进行有内涵的展示。然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让游客在特定的运动中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提升旅游的兴趣。
1.3 延伸融合模式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延伸融合,需要结合产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互补,从而实现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更好地进行融合,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体育产业本身有着很好的潜能,比如可以建立户外运动装备基地、体育主题酒店、体育文化创意园等。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这样的联系让两者能够、共同发展。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交流下,体育产业才能够更加细致地处理旅游的改革,旅游产业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为体育产业服务。
总体而言,旅游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核心,是更新商业产品的特色以及提升消费者的品位的关键,从而得到可观的经济回报。
2 结语
体育、旅游两大产业对接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本身结构复杂深入,需要规划主体及时转变过往条块化发展观念,及时树立产业协同对接发展方针,确保体育、旅游产业中的资源、产品、营销管理模式得到更加人性化的统一改造及应用。在此期间,政府主导地位异常重要,其核心职责便是主动联合以上两大产业部门特性,进行精確化监督指导方案的制定实施,使得日后市场中的一切服务行为愈加规范、完善。此外,及时培养合理数量的复合型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开办体育旅游学历教育课程,使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彼此间的技能培训认证得到有机联合,为日后不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效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小敏,徐林江.西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与创新研究[J].运动,2016(3):148-149.
[2]李鹏,袁锋.市场经济框架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解析及策略研究[J].运动,2016(3):288-289.
[3]陈功,罗建达.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的绿色发展研究[J].运动,2016(5):16-18.
[4]张洋,高佳燕.陕西亲子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6(10):73.
[5]谢娟.论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6(9):57.
[6]梁艳江.山西省体育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综述[J].运动,2013(19):145-146.
[7]衣莉芹.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106-109.
[8]串凯.我国体育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J].中国商贸,2012(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