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桥梁下部结构中施工技术探究
2020-06-01魏良岐
魏良岐
摘 要: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一部分工程会随着施工时间延长和使用时间增加出现沉降现象,道路桥梁下部结构会影响路面的平滑度和安全性,造成车辆行驶的不安全,是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隐患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想要减少这类沉降现象,应当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建设,提升道路桥梁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沉降;路基;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过渡段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会直接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车辆和行人的出行安全,也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有效推进。这便要求相关的责任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能够在进行路桥工程过渡段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阶段,保证科学的设计理念,并且将设计情况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保证路面和桥梁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具备稳定性和合理性,避免在使用阶段发生道路桥梁变形。
1 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局限性
1.1 桥头搭板设计欠妥
现阶段,搭板是路桥过渡段常用的沉降处理措施。在这种建设工艺下仍旧存在桥头跳车现象,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会直接导致道路承受的荷载量加大,导致道路沉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桥头搭板设计的长度与沉降现象不相适应。搭板设计的长度是固定的,大、中桥搭板长度为8 m,小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5 m。道路沉降现象出现是具有变化性的,一旦沉降的程度较为明显,搭板设定之后会显得搭板较短,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路面不平整现象依旧没有得到缓解。
(2)搭板自身的材质较软,不能够有效承担车辆往来的压力,一旦搭板出现断裂现象也会引发桥头跳车。桥头搭板建设现场如图1所示。
1.2 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不妥
在路堤的建设过程中,填充台背路堤的基本材料是砂石类,材料自身的透水性较强,一旦建设的整体缺少必要的排水措施,就会造成大量水滞留在路基中,浸泡路基,影响刚度。同时,设计进程中没有进行良好的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土质情况未进行深化认识,也会导致路堤变形。沟壑地段出现变形和沉降情况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其土壤密度小、含水量较高、地基承载力低,容易出现变形。
1.3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在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选择黏土作为台背回填材料。但是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水文现象、环境因素的差异,台背土方压实强度不能得到保证。当地基位置土质较为松软,整体的地基刚度和强度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车辆往来会产生巨大压力,一旦地基压实的效果不佳,道路自身的承载力也会随之降低,在道路桥梁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和沉降。
2 道路桥梁下部结构路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2.1 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当施工地基较为松软时,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较小,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面凹陷现象,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在投入使用后也较为容易产生沉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鉴于此,在进行路基施工中可以使用粉喷桩进行改进。
粉喷桩工艺又称加固土桩,是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方法的一种形式,是采用粉体状固化剂来进行软基搅拌处理的方法,保证地基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道路在投入使用阶段,承载力也会出现变化,受车辆出行周期性影响,在车辆出行较多的情况下承载力会出现波动。因而,应当保证地基施工的稳定性。
2.2 选择性价比高的填料
为了降低沉降变形的幅度,应选用强度高、刚度大的粗粒料,并且科学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确定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的使用剂量和参数进行划分和整合,因为一旦其中的某一种原材料的剂量出现问题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根据工程建设实践与研究,当胶水的添加剂量为25%时,混凝土流动性极大提升,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成型十分困难,影响工程质量。而当胶水添加剂量为30%~40%时,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和流行性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强度。
2.3 桥头路基
在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桥头阶段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应当保证建设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不断强化施工进程和工藝,保证工程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其中,地下水处理是保证桥头路基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地下水渗透会提高沉降发生概率。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建设中出现地下水渗透现象,应当进行地下水拦截和引导。
3 结语
本文分析在路桥建设中的过渡段出现下部结构问题原因和现象,继而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沉降现象在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在建设工艺上进行调整和提升,详细分析其中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措施,有效保证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给予重视和关注,提升路桥过渡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园园.关于道路桥梁下部结构相关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962.
[2]祁少华.道路桥梁下部结构中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13-21.
[3]张晓松.基于道路桥梁下部结构中施工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