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从未改变你
2020-06-01霍聃
霍聃
如今,许多流行文化都与“少年”这个词有关,比如,一个明星红不红,要用“少女感”“少年感”来衡量;一段告白感不感人,要用“少年的你”来评判,我们为什么喜欢“少年”这个词,我想,很大程度上与向往有关: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不再容易,于是,人们开始向往干净、纯粹的年纪,向往那些不管不顾的属于少年的情绪。可到底什么是“少年”?我们似乎并不确切知道答案。
想象中,“少年”是苦难,是叛逆,是求而不得,可真实的“少年”,是经年之后,留下的点滴快乐生活碎片。好似这对互相看不顺眼的兄妹:丫丫倔强,要强,认死理;老七爱告状,小气,毒舌,一见女孩就紧张,编派起妹妹来却自然流畅。可就是这对冤家,却像一对船桨,总能在分了以后,又不动声色地合起来。你瞧,老七那不露痕迹的“求和”方式:丫丫被罚时,夹进馒头的一块肉松;丫丫“失踪”后,找到她并紧紧拉着她的手……生活最好的模样不就是如此?在较劲中快乐,在快乐中陪伴,在陪伴中有趣地过日子。
想象中,“少年”是红尘做伴,是形影不离,可真实的“少年”,是交情再好,也要留条缝隙,双方才自在。黄老太太摔断腿,邻居们给她送饭,孩子们帮她洗澡,抬她去多年未去的街上逛,老太太感激又赞叹,说自己的待遇太好,连“西太后也不过如此”,可伤愈之后,黄老太太依然“从里面锁着门”,不大跟邻人往来。是忘恩负义吗?是无情吗?都不是,感谢的话不用放在嘴上,君子相交淡如水也是一种平衡。
这是丫丫的生活,也是叶广芩老师少年时的生活。除了将对“少年”的观察和体悟写进《花猫三丫上房了》,更让人感动的是纸上洋溢的满满“少年气”。
不同于其他作家回忆童年的安静和怀旧,叶老师笔下的故事如此热闹,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丫丫跟七哥互怼时,像小公鸡一样奓起的羽毛;能感受到在好友苏惠对茶汤师傅“甜言蜜语”时,自尊心极强的丫丫那种大开眼界和不可置信;我们还能感受到在拉车人“欺负”小孩时,连男生都退缩,丫丫却不服软的硬气……
为什么我们对丫丫的感受如此真实?因为叶老师写的不仅是自己小时候的那些故事,更是从小到大始终没有改变的脾气和秉性。
正如疫情期间敢医敢言的钟南山,到了这把年纪,仍似少年般纯真,不计后果、敢爱敢怒。在叶广芩老师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作家同样的纯真。
经历许多之后,“少年”性情不是“看透”、“看淡”或是“圆通”,而是依然流淌在身體中的血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强烈的对善的渴望,对纯真的追求、对不公平的挺身而出,这是单纯的力量,更是“少年”真正的价值所在。
岁月从未改变你,纯真地相信你所相信的,坚持你心底所坚持的,这,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也是《花猫三丫上房了》的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