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布局新基建增添发展新动能
2020-06-01林康李亮
林康 李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正在兴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愈发重要。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新基建的决策部署,以新基建引领和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稳定经济增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当前,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内外需求大幅下滑,经济循环畅通受到阻碍,加大投资力度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新基建投资带动面大,发展前景光明,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是扩大有效投资的新兴手段,是稳增长的利器。以5G为例,2019年全省共建成5G基站1.6万个,预计今年建成5G基站5.2万个,是2019年的3.25倍。未来五年我国5G领域投资建设规模将超万亿元,预计带动经济总量产出10万亿元以上。
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关,从短期看,新基建可以为稳经济、稳增长助力;从长远看,新基建可以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江苏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新基建的发展规律和方向,将新基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系统谋划布局,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先机,不断提升江苏的国际竞争力。
充分认识新基建内涵要义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互联网等技术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支撑研发具有公益属性的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考虑到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资源要素禀赋不同,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目标不尽相同,新基建涵盖的内容必然有所差异。
立足江苏高质量发展来看,新基建主要包括“高科技”和“补短板”两大方面。“高科技”方面主要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传统基建升级改造和技术应用开发等三大领域。首先是支撑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涵盖5G、数据中心、高速网络、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底层支撑技术领域。其次是传统基建升级改造,主要是在底层技术支撑基础上的产业创新、转型升级以及传统领域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改造。第三是技术应用开发,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的拓展深化和智慧应用开发,云上互联、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补短板”方面主要包括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应急保障、人居环境、综合交通等公共民生服务领域和传统基础设施短板。
准确把握新基建发展思路
加强传统与新型融合。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谋划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基础设施为牵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和提升效能。以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转型为目标,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升级、设备换代,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和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步伐。
推进云网端一体融合。围绕支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推进新基建协同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网络、云端延伸,促进软件和硬件高度融合,形成新基建云端、网端和终端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局面。依托云网端一体化,大力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智能应用项目建设,实现新基建产业端、消费端的更高水平应用,构建适应人工智能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线上与线下融合。抓住战“疫”机遇,依托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宅经济”、平台经济、无接触服务等消费端发展,引导深化线上交易、远程办公、云端课堂、远程运维等“云”上经济,大力推进线下场景线上化。加快工业生产方式由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进度,促进新型基础设施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助力智能生产、共享制造,推动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大力支持“互联网+服务业”和“互联网+生产”,推动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应用,全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
多措并举推进新基建贯彻落实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前瞻性、引导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尽快见效,推动新项目储备和开工建设,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二是加快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拓展深化新基建产业端应用,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业控制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鼓励引导骨干企业搭建工业互联平台,打造江苏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人工智能领域建设,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公路、铁路以及各类管网等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是加快补齐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围绕公共卫生、人居环境改善等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研究提出一批项目,组织实施一批项目。四是加快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智能电网(特高压)、储能电站以及配套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储存运输等领域的建设力度,构建能源线上互联网络和线下输储网络,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形式互换、数据互用。
強化新基建项目储备管理。一是强化项目组织谋划。切实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提高新基建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建设水平。统筹存量增量协调推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科学规划布局,防止“一拥而上”和重复建设,让新基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深化新基建项目储备。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优化调整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避免重大项目集中在传统“铁公基”领域。依托各级各类重大项目库,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谋划布局新基建重大项目储备。三是优化重大项目动态调整机制。突出新基建的高科技和补短板的导向,着力优化省级重大项目遴选机制,做深做细做实新基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更多新基建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重大项目库。聚焦“省市县三级、近中远三期”,逐步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推动新基建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
加大新基建实施保障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支撑力度。新基建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产业领域结合紧、资金需求量大。充分把握当前国家鼓励新基建的政策机遇,深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系列政策措施,完善细化财政、税收各类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性倾斜,对新基建实施精准支持。创新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制定出台与新型基础设施相匹配的投资政策措施,降低新基建的融资成本。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新基建领域,鼓励依法合规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新基建。二是突出资源要素保障。不断完善新基建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调配人才、土地、环境等要素资源。在用电、用煤、能耗指标上加强新基建项目协调力度,适度倾斜,优先支持新基建早立项、早开工。三是提升营商投资环境。梳理优化新基建及相关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堵点,打破旧有模式的“玻璃门”“天花板”。完善市场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为新基建及相关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减少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附加条件,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