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少的钱做成最大的事
2020-06-01王莹莹
王莹莹
摘 要:经过几年微利时代的洗练,一大部分中小型施工企业走向没落,尚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越发激烈。如何让现有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掌握市场主动权,报价优先权,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的主旨就是:微利时代,施工企业想占有市场、保持优势、长久发展,必须赢在成本。
那么,成本核算就势必成为工程造价工作中最总要的一个环节。由成本反推造价,才能更好的引领项目施工,更好的把控项目利润。成本核算并不是指单一的造价分析,它需要对项目全过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从辅材、主材到人资、机械、其他直接费用、措施费用、税金、管理、利润等等,是一个完善的综合的造价体系。同时,项目成本核算也需要对项目各项不可控因素及隐蔽工程进行前期预估,并计入项目总费用,尤其是国家正大力推广的PPP、EPC等总承包项目,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更加显著,它不仅要求总承包企业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评估,还需要对工程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了解建设单位需求的同时,对项目的实际投资值评估,将可能对项目成本造成大幅波动的因素有效调整控制。在工程建设阶段,将成本核算作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关键指导数据,从施工工艺、材料采购、人工降效、项目利润支出等方面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项目结算审计阶段,根据前期分析利润值,倒推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经济指标。综上所述,施工成本核算在项目管理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项目管理以及实现项目预期经济指标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施工;造价;成本
1 成本核算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指在项目初期对项目的定位,中期的设计扩初和施工图深化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的把控。施工企业过去一直沿用低造价,常修补,短平快作为施工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随着时代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已大步增强,这种项目管理思路和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建筑业整体发展,成为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进展阻碍,设计方案定位方向,深化施工图纸是否完整清楚,都对工程投资有巨大影响。所以,采取限额设计是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课题,这需要项目设计所涉及的各个专业都重视项目成本控制,并具备成本控制意识,在项目投资已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做到设计加分,投资减分,成为衡量设计团队专业技术水平的第二大要素。项目方案设计确定大的框架,初步设计确定使用功能,施工图设计决定项目成本,设计团队应将限额设计与造价控制结合,遵造PDCA循环模式,在满足项目效果、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用最少的投资做最优质的工程,合理降低工程造价,这不仅是从业主角度出发,也是为达到绿色施工而努力。
2 工程预算、投标报价、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准确掌握各项主材、辅材的市场价、采购价以及损耗率,了解各工种、各工艺工价,清楚规费、税率标准,才能让成本核算起到真正预测成本的作用。这既需要我们对各施工工序全方位了解,也需要熟知大量材料价格。
本阶段成本是控制工程各阶段成本的主要依据。预算、招标发包的工程大多采用固定单价,工程量按实际结算方式结算,预算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并且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准确掌握项目整体情况,不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施工合同,有效缩短项目周期,但同时也不能有效规避缺项、少报的现象;招投标作为优选施工单位的公开平台,通过合理竞争的形式组织相同资质的施工单位。进入无纸化评标时代以来,招标机构对施工企业资质、业绩等要求更加严格,并且增加了电子化上传投标报价,电子化清标检查等流程,有效规避了原始纸质标书中串标、复制、修改招标清单等违规操作,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建设单位项目投资,也可以在招标阶段将工期、质量要求及付款处罚条件等提前公示,让投标企业在参与项目投标前,做好项目管理计划。招投标可通过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资质、人员配备、公司实力、荣誉业绩及项目报价、施工组织设计、工期售后、质量保证措施等全方位,协助建设单位多方位综合评选,并在招标文件中确定施工合同主要条款,明确结算依据及工程款付款节点、项目奖惩措施等,让投标单位在收到招标文件的同时,了解项目要求,权衡利弊,避免中标后弃标、争议等情况发生。投标人也可以提前根据自身企业运营实力结合项目付款利润情况等,对项目成本进行真实核算。中标后成本利润的实现取决于项目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劳动力、场地安全和项目总投资控制等现场管理水平。同样,项目成本管理也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应进行专人、专项目跟踪,每个项目配备专职造价人员,跟踪项目不仅可以对施工工艺有更细致、全面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协助项目部进行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协助项目部完善现场签证,并使之合理、有效,确保每个隐蔽增项都可合理计入项目结算。与此同时,项目专职资料员必须对每个施工班组工作量及工作人数实时统计,跟踪记录,严格执行项目刷卡考勤制度,执行人工工资审核制度,执行劳务分包协议签订制度,执行单项目备案制度,执行项目成本登记制度,做到专项专案、无交叉、不遗漏。
另外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的管理也对成本利润的实现有很大影响。例如在地面找平阶段,砂浆配合比采用1:3还是1:4,顶面施工阶段的吊顶板材接缝是否采用自粘胶带,钉眼是否采用防锈漆处理,吊顶龙骨是采用低吊反支撑还是双排双吊,板面是整板整切还是造型密拼,拼缝转角如何处理,隔墙制作阶段的轻钢龙骨隔墙内部隔音棉填充方法及厚度如何确定,龙骨间距及横纵向排放如何布置,砖砌隔墙采用轻质砖砌还是加气块,再比如改造项目,拆除建筑残余是否可以二次利用等等,这些内容对工程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把控、统筹兼顾,做好施工部署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 竣工结算、结算审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項目结算以及结算审计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环节。造价员不仅要对项目现场工程量进行详细测量,还要根据施工日志、签证记录、项目会议纪要等,进行竣工结算编制,确保无缺项、无漏项,并做到审计阶段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用量,审核项目实际成本,倒推成本测算的准确性,将成本核算模式化、规范化。
随着造价市场管理的规范化,项目决算已逐渐进入良性运转阶段,尤其是政府推出项目结算报价不可超过合同总价10%的规定以后,对项目成本做出了更强有力的控制。但也不排除有个别施工单位高估、冒算、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现象出现,也有建设单位前期为控制项目投资,不合理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与此同时,社会上的造价咨询机构也存在与施工单位串通或不合理审计恶意压低造价的情况出现。如此可见,不仅施工单位要掌握施工造价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建设单位更加需要对项目成本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同时,咨询机构及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行业颁布的国家、省、市、地方颁布的造价指导文件对工程结算进行审计。并通过现场跟踪审计、施工过程监督来确保工程最终结算价的真实、准确、合法。
施工成本核算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施工业绩及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施工企业应逐步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对各工序、工种、工艺全面分析、详细测算,形成企业《项目成本分析手册》,将项目前期的成本测算、项目中期的人工工资审核、工序材料价格审核、项目竣工后的结算审计价格统一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提高项目成本测算的准确率。只有在项目全过程采取科学的计价方法,确定合理成本核算、方案概算、施工预算,才能全面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成本,确保项目管理达到预期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