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后浇带质量控制研究

2020-06-01李卫星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后浇带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李卫星

摘    要: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质量控制研究,首先掌握后浇带功能,其次结合后浇带施工前准备工作,合理把握施工宽度及施工间距,施工模板支护,构混凝土浇筑等后浇带施工技术,得出后浇带现场施工技术完善措施,从而全面阐述建筑工程后浇带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质量控制

1  引言

通常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以此说明,建筑工程对城市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逐渐兴起,从而工程施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出现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下降。因此,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对质量的认识。在施工过程,建立质量管理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并且有效利用施工技术,全面提高施工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但是在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后浇带施工作业,这是保证工程结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重要程序,所以加强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2  后浇带功能

2.1  有效缓解沉降差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沉降的现象,并且也会出现收缩变形引发形变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原来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创新。通常在施工的阶段,必须掌握技术的精华,在此应用的过程中,把高层建筑和房子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性,所以要分开研究。并且,在完成一半沉降后,再实施浇灌连接部分在完善沉降问题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不同阶段、不同受力情况进行单位校核,有效解决沉降的问题。

2.2  降低温度收缩

施工一旦完成,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差的影响,并且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但是,如果结构变形受到一定的约束,则由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会像裂缝一样影响墙体,并且影响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通过应用后浇带技术,有效降低了温度收缩率,从而使混凝土提高了耐高温性和抗应力性,并提高了建筑物技术结构的整体能力。因此,在浇筑施工项目时,有必要注意后浇带技术的应用,以有效地防止裂缝。

3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3.1  后浇带施工前准备工作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后浇铸带施工效果的关键。清洁浇筑的表面,确保浇筑表面没有灰尘。可以使用凿毛方法,保留在混凝土两侧的接缝,以便进行凿子处理。并用清水彻底清洗,以使混凝土表面可以保留一定量的水,并在此基础上涂抹水泥浆。与此同时,需要把水泥砂浆晾干。最后,在后浇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在混凝土表面一层,进行处理。只有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控制后浇筑区域两侧的裂缝,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进水和其他情况,从而可以使不同的混凝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2  合理把握施工寬度及施工间距

通常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目的主要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后浇带施工过成中,施工人员一定按照操作规定,严格监督与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距离。尤其是针对一些楼层数比较高的建筑物,加将会采用大量的钢筋,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进度,从而全面改善其稳定性。不能进行随意切割,并且必须在施工中,只能通过大量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分割钢筋。

一旦钢筋分割后,采用焊接的方式,钢筋搭配按照规格,进行连接。在保持稳定受力的条件下,该构件将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并且不会发生形状变化。在实际构造中,浇筑的宽度通常为约七厘米,并且不能太长或太短。根据实际构造情况,确定后浇带的间距。只有确定后浇带的合理间距,才能满足实际的建筑需求,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3.3  施工模板支护

通常后浇带施工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施工模板支撑。因此,在施工阶段,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通常,如果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浇带,只需使用普通模板支撑它,就很难运输巨大的货物。皮带下方由更坚固的模板支撑,以提高模板的支撑力。

3.4  构混凝土浇筑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模型进行标准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控制混凝土的厚度,以免调节厚度不合理,而影响浇筑效果。在使用丝网模型建造垂直施工缝的过程中,浇筑和振动混凝土时,有必要叠加混凝土,控制浇筑的厚度,并使振动器与钢丝网模之间保持距离。在后浇带技术选择建筑材料时,应根据施工技术的专业性进行选择,以确保建筑材料能够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同时,施工技术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以免材料不合格。避免因为施工工艺不合理,导致后浇铸带的施工效果不佳。

4  后浇带现场施工技术完善措施

4.1  留设后浇带

考虑到底板施工工作与后浇带位置之间的间隙,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底板与保护层之间的距离,然后在测量和计算后,在合适的混凝土距离处断开模板。然后,将合理部分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连接板上。同时减少混凝土施工作业的不必要的工艺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

4.2  止水钢板的设置

安装底板钢筋后,进行止水钢板的构造和其他施工。事先预制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支座,其下端是预先集成在混凝土板上端的短钢筋作为固定板的焊接点。一旦安装了下部钢筋,止水钢板支架的混凝土端被绑紧并固定在下部钢筋上。支撑件的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保证钢制挡水板的固定。焊接防水钢板,将钢筋桩焊接到合适的位置以连接致密的网孔,钢筋桩的高度必须与上部钢筋的高度相同。最后,将上部钢筋连接起来,并将与钢筋保护层高度相同的木条附加到上部钢筋表面上方的混凝土裂缝上。

4.3  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工艺

在施工工作中,一旦完成混凝土施工操作,则在初始设置阶段,可以通过有效的施工措施进行处理。此时,可以使用钢刷对表面进行处理,这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看起来出现凿毛现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道的直径。主要目的是在混凝土上形成凿层,以便在进行现场施工操作的混凝土比例时,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应的位置,并且易于校正,其进行后浇筑的处理。

在其保护层中,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膜,浇筑完成后,可以使用木板完成后,对后浇带位置的密封处理,以防止灰尘进入,并最终影响质量。要想去除混凝土表面的,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凿毛方式,以此说明,混凝土没有松动和污染,一定要采用凿毛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质量,还能提高施工进度。已经确定混凝土凝固了,但是如果混凝土不松散或污染,则不会影响接触面的强度。但是在完善的过程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省去后期清理凿毛的构造,有效节省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完善,从而对建筑结构整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推广后浇带施工技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建筑施工缺点,与此同时,还能够避免大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有助于增加建筑形式的丰富性,建设项目后浇带施工,需要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工艺和施工规范,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无渗漏现象。并避免不可预测的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春红.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4):25~26.

[2] 张卫鸿.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22):35~36.

[3] 苗丽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2):84~85.

[4] 林喜乐.建筑工程中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9):138.

猜你喜欢

后浇带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