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溯源设计的初衷
2020-06-01陈国强
陈国强,燕山大学副校长,教授,教学名师。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工业设计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設计创新及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新型智库)主任;河北省创新设计研究会会长;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工业设计产业联盟理事长;京津冀经济区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秦皇岛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陈国强教授认为设计创新和科技创新都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有关,设计就具有价值。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设计的价值也永远不会被取代。在5G时代,设计延伸了,人的感知系统,把人和物、物和物、人和人全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运作系统,工业设计的价值就是为了这套系统能够高效且准确的运转起来,工业设计要和技术深度结合,体验和感知并转化为用户接受的产品。设计是社会用来创造产品,让产品反映社会目的和价值的语言,它的价值是永恒的。
《设计》 陈国强
《设计》:您如何看待科技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如何才算完美结合?
陈国强:科技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是设计领域的一个永恒议题。设计和科技一样,囊括了许多重要的想法和实践,一直以来,设计的本质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设计又不仅仅用技术解决问题,它还是设计师用自己的设计思维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从当代设计的产生到发展到今天科技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着设计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与设计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影响着设计的发展,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使设计如虎添翼;而设计又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件优秀的产品一定是科技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体,因为工程师注重的是技术,更多针对的是产品的功能以及产品本身作为对象研究,而设计师更多的是围绕用户需求和用户本身来展开设计,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产品更加完善,成为一件优秀的产品。这就使得—方面对设计师的要求高了,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要有更多的创新;另一方面设计的过程更加复杂更加严谨,设计与科技的界限打通了。科技包括了材料、结构、工艺等与设计紧密相连;设计主要针对使用方式、安全性、人机性、美观、CMF等;二者有分工有配合,对于不同的产品而言所占的比重不同。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要适应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科技所提供的力量,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才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产品。
《设计》:请介绍—下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是否也有跨学科的尝试?
陈国强:燕山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起源于1988年的“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是我国较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设计学科发展到今天,可能最难的,也是我们天天在想的,就是如何结合我们地方和学校的特色,建立我们设计学科自身的,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研究方向,以及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大成果、做强成果,这是我们所有设计学科所有学校面临的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如何突破单打独斗、形成合力,去创新去提高我们的学术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那我接下来分享—下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这几年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燕山大学是以工科为背景的学校,优势学科为机械、电子、信息和材料等工科学科,在2016年我们学校有10个工科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这是学校工程教育的背景,因此在新工科发展环境下,我们提出了独特的专业定位: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实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焦“新工科”、发展“新工设”,形成工业设计学科的专业特色。目前我们确立了3个特色方向:高端装备设计方向、康养辅具设计方向、智能产品设计方向。高端装备设计方向是我校的优势,首先国家的大背景,对高端装备非常重视,去年年底十三部委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文件“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另外我们是工科为背景的学校,尤其机械学科在上一轮的学科评估中为A类学科,所以我们在高端装备这块有很好的平台与资源,因此工业设计专业既要支撑机械学科发展,也要借助大优势大平台更好的发展。康养辅具设计方向是我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确定的方向。一方面秦皇岛市被定为全国两个康养示范城市之一,目前秦皇岛市正在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此方向的设立,会为地方产业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亚洲投资银行为我校投资1.2亿,用于支持我校康养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明年康养大楼将在我校建成,其中健康养老器械研究是重要职能,目前孙利院长还兼任康养研究院院长。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处于老龄化社会,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滞后,未来的发展方向康养辅具研究是非常大的领域,属于朝阳产业。也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发展的专业特色之一。智能产品设计方向是结合当前社会大环境以及联合我校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制定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工业设计专业进行了课程统整规划,重点包括: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学科、工业设计+材料工程学科,工业设计+信息工程学科及工业设计+辅助工科培养计划与课程统整。我们跨学科尝试进行了好多年了,我们的毕业设计、专题设计等课程都和其他学院联合,打通学院间界限、专业间界限,通过跨学科整合能力,使学生把设计创意通过“学科交叉+跨界融合+联合培养”来实现。
《设计》:燕山大学学子作品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奖项,校方在激励学生创新和走出去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陈国强:学院高度重视,确立了以比赛促就业、以比赛促实践,成立了艺术实践科,制定了完善的学生实践体系和规定,形成了课堂、实验室、工作室、校外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实践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燕山大学工业设计先后荣获德国红点至尊奖、德国红点概念奖、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全国美展、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高水平奖项30余项,省市各类奖项1000多项,优秀指导教师奖60余次,优秀组织奖50余项,获奖金额达300余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高校的第五大职能之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对外访学,我们的目标是在读博士生出国比例达到50%、硕士30%、本科10%,因此我们密切联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韩国庆北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等25所国际知名设计院校的交流合作。同时我们以创新为驱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导9币工作室为培育基础,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以中瑞设计港和北戴河艺术院落为平台,支持地方文脉传承与文创产业孵化。如:在北戴河艺术院落孵化了爱淘器、闲栖舍、朽木斋等7个创业品牌;建成了皮具、银器等5个特色实践中心;注册爱淘器、北木等5个设计实体。构建了独特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学一研一产一售”模式,以上举措对开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新模式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设计》:中国智造在5G时代要实现对国外的赶超,科技的发展占据了核心位置,那么设计的价值应如何体现?
陈国强:设计创新和科技创新都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有关,设计就具有价值。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设计的价值也永远不会被取代。就科技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科技发展史的每一页上,我们都同样可以看到设计的身影。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工业社会的DNA。在5G时代,它延伸了人的感知系统,把人和物、物和物、人和人全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运作系统,在产品外表体现与人交互的触摸显示屏,各类摄像头,不同类型的数据采集传感器,促使实体按键越来越少却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个时代下工业设计的价值就是为了这套系统能够高效且准确的运转起来,工业设计要和技术深度结合,体验和感知并转化为用户接受的产品。设计是社会用来创造产品,让产品反映社会目的和价值的语言,它的价值是永恒的。
《设计》:您如何看待现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给设计带来的影响?
陈国强:随着Uber的自动驾驶汽车、亚马逊的派送无人机、批量生产海报的阿里鲁班等的出现,有人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设计师?我认为不会,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促使设计理念、思维、方法和工具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人工智能是使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等功能,比如对物体大小及色彩进行调整和校正,识别设计草图并实时转化为代码,这些将大幅度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设计师将有更多时间来思考更具战略性的产品决策。当机器能帮助人承担更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脑的创造力就会被无限激发,人类设计师需要聚焦于设计管理、创意创造、设计系统、设计沟通、个性化用户体验等工作。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让人更好的使用机器,更舒适的使用机器,我们设计还是要回归到人本身以及人和人的关系。未来不是需求的扩张,而是人与人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是系统与程序的设计,传统的简单设计工作必将被替代。
《设计》:您认为设计师应当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来应对时代的变迁?与此同时我们的设计教育应当如何适应时代?高校教师如何保持领域内领先的状态?
陈国强: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需要更高层次的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设计教育应与时俱进,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方法。
随着全球设计理念、思维,设计制作、生产,设计流程管理,设计沟通推广等理念的不断深入,凸显我们在设计教育的积淀略显单薄。从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的三十多年里,设计理论和设计环境都有待提升。在国际化交流融合、行业竞争的加剧,信息资讯共享的大潮下,我们的设计要尽快做出改变,不断完善设计教育理念,创新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高校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我们现在缺,而设计实践是提供研究的基础保障,因此要勇于实践。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案,CDIO-OBE项目式教学等。高校教师应该勇于、乐于应对科技发展的步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视野。要不断学习、接纳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并将与所从事的专业有机融合才可以保持领域内的领先地位。
《设计》:对于毕业生来说,如何才能将学业与工作无缝连接?您又是如何看待设计专业的学生创业的?
陈国强:我们在设计教育中强调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式教学方式,依托实践基地、创新中心和实习企业等对学生进行多途径培养和多通道输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但不鼓励刚刚毕业的学生马上创业,因为现在产品设计的产业链条很长,每个环节关联度非常高,专业性又很强,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完成对全产业链条和知识的掌握。因此应该拿出几年踏踏实实去企业学习了解,了解整个产业链,了解自身的优势,培养好强大的系统构建能力后再出去创业,成功率及抗风险能力会更大。
《设计》:您认为未来的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陈国强:工业设计的未来势必与社会、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后工业社会、人工智能、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将重绘人类设计的蓝图。在工业设计行业中,产品的机械结构、材料与信息工程的开发将与造型、功能、界面、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设计走向统一融合,設计师与工程师进行协同创新。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大规模设计定制服务的发展,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设计必然会形成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朝着多元路径、互相渗透、新旧混搭、介入连接、服务转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方面,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态问题意识的逐步增强,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仍然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绿色设计包含面向再造的设计、面向模块的设计、面向生命周期的预估设计,以及基于传统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等将得到迅速发展。
然后,智能化将是一大风向标。更智能的CAID技术、先进的CAD/CAE/ CAM技术、人机交互及耦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感性意向设计技术等将变成工业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工业设计的研究层次将大大提高。
最后,我认为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更加体现人性情感、人文关怀、优化服务的思想,这将溯源设计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