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2020-06-01戚林辉
戚林辉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国内的预算系统也因此得到了优化和完善,特别是财政部门的预算系统,不再像之前那样用手写记录的方式来进行预算相关的工作,不但减少了预算编制的错误率,同时也增强了预算管理的质量。财政部门借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手段,来帮助提高财政开支管理系统的质量和效率。预算系统信息化可以有助于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普及。事业单位做到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把资源更合理化分配,让资金和资源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尽可能避免不合理地运用资源的情况。本文研究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结合理论资料和实际案例数据进行讨论,探讨有关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难题和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顺利实施开展。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和企业基本依靠营业获得营业收入不同,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基本上是来源于财政划拨和行政收费收入。所以在预算收入的计算上,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开支上,企业的利润状况需要自己承担,因此在进行开支预算会更在意业务绩效;而事业单位的开支预算情况不同,假如预算资金没有用完就会在年末被财政回收,假如超支,在中途还可以增加,导致财政资金的绩效不高,事业单位也因此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价值,也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资金的利用绩效,对两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且關键的。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化解的难题就是怎样针对已经明确的预算目标开展全面且科学的管控,让事业目标顺利达成,预算计划顺利实施。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意义
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会带来正面作用,其中包括:
(一)财政划拨资金能够更合理分配
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预算的编制更科学高效,财政拨款真正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因为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无法做到让所有事业单位的资金需求都完全满足,所以必须要分辨需求的重要性,让资金先解决更急迫、更重要的问题与需求。
(二)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质量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面且系统的模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实施、预算监督、预算考评、预算更改等部分。全面预算管理不但是领导和财务工作者的任务,同时也离不开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努力协作,让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努力做好这项管理工作。不同部门之间增强沟通的效率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预算工作的难度。
(三)有调控功能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靠自身盈利的模式,它主要依靠国家拨款来解决开支问题。所以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能够让我国的财政资金不被浪费和滥用,优化资金利用质量,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都更加高效。行政划拨也算是拿公共资源开展的项目建设,所以从宏观经济来看也算是发挥调控功效。
(四)帮助事业单位达成工作目标
开展预算管理为的就是实现单位计划中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全面且系统性的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单位实现计划目标。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目标达成的概率。
二、历史相关研究
预算管理的概念来源于欧美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几经变革与发展,随着时间持续优化和改进。预算管理在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处于科学管理时期,重点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方式方法的经验归总和反馈。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受到行为科学和权变理论的思想作用,有了第一次的升级转型。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上开始出现代理理论,对预算管理理论有着不小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因为战略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开始发展人为根本的管理思想并被广泛接受,这种思想也被加入到了预算管理的操作中。回顾预算管理理念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它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进在持续吸收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持续完善和升级,慢慢变得更加科学。20世纪末开始,因为代理理论的影响,欧美国家的研究人员会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预算管理的特征,想要找到科学的办法来减少预算管理的代理开支,同时帮助私人信息的披露和改进目标手段。因为世贸组织的成立,经济的交流开始实现全球化发展,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更是让市场的成长速度变快,同时竞争也更激烈。管理学方面开展了有关提升战略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探讨,同时预算管理方面也开始进行有关企业怎样达成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消除预算管理会产生的短期和局部现象。
海外学者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项实验,从各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对预算管理的主体和其他因素开展讨论,在此之中就诞生了不少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结论。包括:美国学者麦金西(1922)在《预算控制》书中发表的预算功能就是把企业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和任务都计算到一套程序系统中,从整体上将各项工作统筹计划、减少矛盾和错误,这就是企业预算管理理论。在当时预算的核心职责就是管控,所以预算管理当时也被叫作预算控制。20世纪中期,维恩路易斯(1952)在《预算编制理论新解》中发表了预算编制的创新理念——零基预算,在那之后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就选择了这种模式并获得了成功。信息技术的成长给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的制造、管控、销售和售后等各个流程。在20世纪末,预算管理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完整,具备相当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按照企业单位和社会的需求进行改良和调整适应,也就产生了不少创新的概念,包括管理会计、计算机信息操作等,让预算管理可以不断升级、随着时代进步,同时取长补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和科学。
而我国有关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基本上开始于20世纪末,国内学者开始探讨全面预算管理的话题。到了最近,因为国内的经济和技术水平进步都突飞猛进,各类竞争也在逐渐白热化,才让不少企业了解到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开始把预算管理加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开始重视并实施科学的预算管理,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战略计划目标。很多相关的研究人员开始注重预算管理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现代企业优化现有的制度。他们参考了国内目前的经济背景条件以及企业预算管理目前的水准和面临的难题,希望找到正确的科学的办法来打造出适应我国企业状况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三、国内事业单位目前实施水平研究
国内的预算体制变革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按照国务院有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开展中期财政计划管控。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要共同讨论三年的滚动预算,对之后三年的重大财政进出水平开展预估,尤其是重点项目要实施评估。发展部门编制三年滚动计划,更科学严格地开展项目库管理工作,完善项目预算审核规定。增强财政预算的统筹水平,不同部门计划中有关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要跟三年滚动财政计划匹配起来。不过要想打造三年以上的中期基础预算系统还是有着不少的阻碍。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中期基础预算不是用来代替年度预算体制的,而是为了完善年度预算体制,特别是政策和预算之间设置的联结机制上,能够让年度预算体制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不少国家的实际操作案例都可以表明,基本上只有在中期开支的架构下,年度预算体制才可以较为优秀地实施。因为国内目前使用的年度预算体制在很多问题上还达不到中期基础预算体制的需求,特别是从上到下实施的预算程序和预算不够完整的问题,因此推广中期基础预算变革就必须要同时变革目前的预算程序,打造严格且科学的财政管控条例。要想成功发展推行这一变革,就一定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将它作为可以把制度条例和实际操作手段都进行升级的变革。所以,推广中期基础预算也可以算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一种变革。
打造计划和预算的高效连接制度,实验编制财政三年滚动计划,开展每一年的持续调整革新,加深三年滚动规划对年度预算的限制和管控力度,能够更好地刺激事业单位从更长远的角度了解部门完成职责工作必要的资金量和市场,明确大致的财政收支情况,能够减少实际工作中技术预算的漏洞,防止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资金的划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并且也可以把预算规划和中长期工作的规划放在一起进行,能够更好地帮助目标的达成。
事业单位根据财政划拨的预算资金分配给不同的工作流程,一定要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国家要求的规范来实施预算资金管控,管理好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管控涵盖“三公”经费、差旅开支、会议开支、培训开支等。严格管理预算调整,不同部门的预算开支需要根据预算科目来实施。各类预算科目和项目的预算资金要合理分配使用,根据财政部的要求来进行。详细来说有七项任务:拆分预算指标、编制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的管理条例、对非财政拨款的管控、预算实施状况的汇总报告、审查实施的情况、遭遇难题实施预算更改、打造结余资金按时清理制度,针对非财政拨款的预算收入应该归入财政专户管控。财政拨款预算资金和非财政拨款一起形成了事业单位的收入。单位获得非财政收入时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尽快算进财政专户中。调配非财政拨款时,要按照单位年度支出计划和财政拨款支出的水平,以月度为单位来运用这项收入。事业收入是非财政拨款的预算收入形成的。
预算的监控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实施的质量能够左右总体目标的达成与否。预算的监控涵盖了事前、事中、时候的监控。因为各类资源存在短缺情况,所以无法实现针对全部预算项目的监控活动,因此必须划分监控项目。大型的关键性项目就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工作并开展强有力的监督管控,而一些小型且普通的工作只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就可以。这样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区别处理的方式能够保证监控的质量和效果。
四、研究建议
优化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理预算编制管控、实施、审核、监督的有关职责。现在财务部门在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关键控制点上都做出了不少的努力,然而还是无法全面消除现有的漏洞。现在的状况下,最为科学合理的办法就是根据目前的制度,将预算编制管控、实施、审核、监督的职责融合为一个整体,同时让不同机构的职责更加鲜明准确,让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加高效,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的流程效率。二是完善收支统筹协调的制度规划,根据预算管理的需求来优化有关的制度条例,改进有关的制度办法,让部门把各类收入都算人到预算管理中,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度。
事業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部分会选择增量的模式,而不是根据规定进行零基模式。编制科学的经费预算是保证预算工作高效合理开展的核心基础,一定要提高效益理念和核心理念,增强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选择零基预算的模式,针对各个部门的要求开展研究,在开展审核和讨论之后,计算出事业单位真正需要的开支金额,让资源合理配置。预算编制离不开扎实且完整的数据支持,职能部门应该精准完善地提供。财务部门应该对提交的数据开展严格审核,汇总成基础信息表,来计算预算编制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