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2020-06-01黄开营刘霞吴修宾
黄开营 刘霞 吴修宾
【摘要】 目的 研究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 观察组采取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功能优良率为90.24%, 高于对照组的73.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终随访的椎间隙高度(10.80±1.31)mm高于对照组的(7.80±1.30)mm, 椎间隙高度变化(1.10±0.35)mm低于对照组的(4.00±0.35)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脊柱退变性疾病;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3.008
Clinical study of bone cement injectable canulated pedicle screw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HUANG Kai-ying, LIU Xia, WU Xiu-bin. Spine Department, Liaocheng Luxi Orthopedic Hospital, Liaocheng 25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one cement injectable canulated pedicle screw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bone cement injectable canulated pedicle screw.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clinical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2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3.1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 at final follow-up (10.80±1.31) mm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80±1.30) mm,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 changes (1.10±0.35) m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0±0.35) mm.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one cement injectable canulated pedicle screw show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one cement injectable canulated pedicle screw; 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Therapeutic effect
脊柱退變性疾病与骨质疏松疾病均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 脊柱退变是指脊柱老化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包括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及颈肩痛等疾病[1]。脊柱是人体三大重力支撑点, 如果脊柱发生病变, 会导致人体整体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上针对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采用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术后的固定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术后并发症情况较严重, 并且螺钉也较易出现松动现象[2]。本文选取82例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骨科收治的82例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1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8例;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50.3±5.9)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2.8±2.3)年。观察组男24例, 女17例;年龄46~70岁, 平均年龄(50.2±6.0)岁;病程1~9年, 平均病程(2.9±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 手术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麻醉后沿着下路腰4~5及(或)腰5/骶1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引导患者采取侧卧位, 从脊柱后正中实施纵行切口, 将双侧椎板及关节突暴露, 采取全椎板切除减压, 摘除椎间盘, 同时解除神经根压迫及粘连, 然后观察软组织情况, 将软组织上的软骨终板直至骨性终板进行刮除后将在椎间置入植骨[3]。然后将椎间融合器置入内部, 对患者的双侧脊柱采取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取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 具体手术流程与对照组基本一致, 在最后融合器置入完成后使用PolyNices脊柱内固定系统, 固定器械由北京康辉公司生产的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固定器械, 根据患者手术情况, 本治疗方案经科室医生共同研讨后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4]。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注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各指标做好监测, 术后强化观察患者的情况, 并做好随访工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评估患者的临床功能情况,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评分, 总分为10分, 0~1分为优秀, 2~4分为良好, 5~6分为一般, 7~9分为较差[5]。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优良率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功能越强。观察两组患者手術前后和最后随访的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 高度丢失程度越低, 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临床功能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功能优良率为90.24%, 高于对照组的73.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手术前后、最终随访及高度变化的椎间隙高度对比 两组组术前、术后的椎间隙高度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终随访的椎间隙高度(10.80±1.31)mm高于对照组的(7.80±1.30)mm, 椎间隙高度变化(1.10±0.35)mm低于对照组的(4.00±0.35)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脊柱退变性疾病在骨科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所谓脊柱退变性疾病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说的脊柱老化性疾病, 脊柱长期磨损, 如果不注重做好保护措施, 就将导致脊柱老化过快, 并引起病变[5]。因此脊柱退变性疾病在临床上也较多见于中老年人。脊柱支撑起人体最重要的三大功能, 分别是承受人体重量的功能、协助人体完成各类活动的功能以及保护从脊柱椎管内走形的神经, 因此脊柱的健康对人们十分重要, 人们要对脊柱的退化性病变给予高度的重视[6]。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例如姿势不良或者是外伤会导致椎间盘的病变, 椎间盘是脊柱重要的活动区域, 椎间盘一旦发生病变, 将会导致患者椎间盘破裂或者是周围组织突出, 刺激神经组织, 不仅会引起患者强烈的不适感或疼痛感, 而且会限制患者的正常肢体活动[7]。脊柱退变性病变的临床典型症状可以总结为疼痛, 由于脊柱疼痛诱发颈肩痛、胸背痛和腰腿痛, 因此对患者的身体和四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其次是刺激或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 使患者产生麻木、四肢乏力或上下肢坐骨神经痛等, 另外, 随着患者脊柱退化性病变的程度逐渐加重, 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自身代偿, 从而逐渐忍受病痛, 使疾病逐渐拖延最佳治疗时间, 从而增加治疗难度。
临床上针对脊柱退化性病变还是要遵循及时的准则, 因为随着疾病拖延的时间越长, 对患者整体身体机能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大, 及时治疗对疗效的保证和预后效果也比较理想[8, 9]。通常在骨科诊疗中, 针对脊柱退化性病变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治疗手段为外科内固定术, 常见的固定术为传统椎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致压物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 通过手术固定能够稳定脊柱节段, 因此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0, 11]。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效果得出, 传统椎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在脊柱前、中、后3柱中有着极强的固定效果[12]。但是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重的骨质疏松病, 此种定术效果将明显降低。因为骨质疏松患者因椎体骨量的丢失, 会呈现出骨小并稀疏的现象, 从而导致螺钉较易脱落, 患者术后的固定效果并不很理想[13]。并且由于螺钉脱落, 致脊柱固定不稳, 还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并且内固定失败后, 患者还要接受二次手术, 从而也加大了风险, 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都较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4], 在脊柱化性变的治疗中可以采取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相比于传统手术而言,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具有较好的立体空间, 能够有效方式螺钉脱落, 并且能够明显的促进椎间植骨的术后融合, 促进患者临床功能的恢复。总体上看, 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固定牢固、力量强大, 手术成功率高, 复发率率低。在对患者一段时间的随访中发现, 患者的椎间隙高度变化相比于传统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显著要小, 手术效果比较理想。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十分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椎体塌陷、压缩或严重的脊柱变形患者中。
参考文献
[1] 杨森, 罗飞, 许建中. 退变性脊柱畸形患者腰背肌力量耐力水平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1(21):2074-2079.
[2] 孙健, 方超, 高飞, 等. 长节段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疗效与并发症的Meta分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438-445.
[3] 姜建元, 王洪立. 退变性脊柱侧凸相关分型及选择策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7(5):3-6.
[4] 张希诺, 海涌, 孙祥耀, 等.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内科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 28(7):593-599.
[6] 郑召民, 章健, 劉辉, 等. 微创小切口侧前方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和围手术期并发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 28(5):410-417.
[7] 汪正东, 代飞, 刘瑶瑶, 等.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症脊柱内固定手术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疗效评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 40(19):1777-1783.
[8] 刘伟, 杜增峰, 马江卫. 可注射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对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7):665-667.
[9] 陶学强.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30例的效果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2):149-150.
[10] 姜泳, 慈元, 迟晓飞, 等. 空心带侧孔椎弓根螺钉灌注骨水泥强化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2):79-81.
[11] 代朋乙, 黄昌林.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6, 41(10):853-858.
[12] 席焱海, 王洋, 余将明, 等. 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7(7):879-883.
[13] 樊勇, 杨红军, 雷伟, 等. 普通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型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 4(8):655-660.
[14] 荆丹峰, 许艺荠, 孙太存, 等. 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强化技术要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47):7556-7560.
[收稿日期: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