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举措

2020-06-01李曼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振兴战略经济管理

李曼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曙光逐渐泽被华夏大地,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发的成果成为举世瞩目的奇迹。但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两极化现象十分明显。对此,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更为新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与生机。本文先阐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新农村的意义与作用,再进一步详细分析新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举措,为众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性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农村经济;乡村振兴战略;经济管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在现阶段仍旧占据着十分大的比例。在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发展中农村经济止步不前,与城市经济的两极化矛盾日益凸显,在引发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上逐渐成为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势在必得的战略目的。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新农村的意义与作用

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意味着当前中国城市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如下:

(一)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结构,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的新形式。与此同时,在“要致富、先修路”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下,推动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也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为农民构建更多增收渠道

只有农民口袋真正“鼓”起来,农村经济才能得到显著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渠道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农业补贴与政策支持变得深受农民欢迎,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三)推动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进度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所在。在合理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促进更多农村地区兴建文娱设施,带动农民享受知识与文化的洗礼,真正做一个新世纪有素质、有文化的农民。

(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打造新型乡村村容

农村新气象的建设离不开减少烧秸做饭的传统炊事,新农村建设可以帮助更多农民用上天然气,在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应用下推动农村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力提高沼气池建设力度,帮助更多农民解决畜牧圈舍卫生问题,注重对农村地区污水与垃圾的治理,不断促进更多乡村村容的焕然一新。

二、完善乡村振兴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举措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推动下,提高农村精力管理工作质量成为重中之重,不仅显著改善了基层劳动者的经济需求,更能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让更多青壮年有机会亲手创造财富、真正体现勤劳致富的含义,更能极大地缓解城市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因此,创新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具体创新举措如下:

(一)全面覆盖信息网络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的覆盖对新农村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的不发达也就意味着经济实力的落后。当前阶段农村信息孤岛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农村地区甚至连手机信号都十分微弱,对当地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带来显著的障碍。要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与经理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对农村地区全方位覆盖信息网络体系,必须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都进行信息化设备的落实,保证这些地区的农民既享受到打电话的便捷,又能自由上网,及时在网络中为外界展示更多新农村建设的硕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贡献。另外,在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力度,确保每位农民都能形成应用信息技术平台的习惯,有效减少农村信息闭塞现象,使得更多新型农业技术在网络信息体系的应用下普及到每一位农民手里,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巩固良好的基础作用。

(二)充分发挥信息建设优势

为了更进一步落实信息网络体系的便捷性,充分发挥信息建设的经济优势,政府应尽快将全部村民信息与沟通渠道并入新农村建设信息管理平台,还要保障新农村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比如智能ATM机的建设,让农民随时在村庄便可以完成提取现金、存款转账的业务。另外还要保障农村物流平台的完善,让“四通一达”“顺丰京东”等快递业务覆盖新农村,确保新农村公共服务信息水平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落实网络应用做好基础工作的落实。另外,在网络信息体系的落实中可以加强各大村庄举办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活动的工作,既能更迅速地推动新农村信息建设工作,又能确保信息网络体系的覆盖,真正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为更多村民体验网络信息技术以及享受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的便捷之处。除此以外,加强信息化示范村建设经验的总结工作,在经验总结中保障信息网络体系真正全面覆盖到每片村庄、沟屯以及整个农村地区之中,保障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中的信息化设备真正应用在经济管理工作中。

(三)提高對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经理管理工作尤为关键,更需要得到广大村民的理解与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解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方针与具体要求,利用普通老百姓能听懂的词汇为他们解释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期得到更多基层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其实乡村振兴战略早已开放多年,国家颁布一系列新农村经济发展惠民政策,许多基层人员在做基层百姓思想工作之际明显不够到位,很多老百姓并不能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意义,更无法动员更多基层百姓开始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经济管理人员的思想沟通工作尤为关键,任重而道远。要真正以当前农村经济的实际状况为例,为民众耐心、细致地讲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益处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意义。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在于必须与基层百姓加强沟通与交流,部分基层政府存在显著的懒政、败政行为,严重损害了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对社会主义的印象,显著拖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后腿。针对这一现象必须严格查处,同时使更多优秀干部前往当地赴任,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做好基层民众对新农建设的认知工作。

(四)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制度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完善经理管理工作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所在,更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支持措施。因此,在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制度上必须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视之为工作重心。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极为紊乱,在事务工作的具体规划上难以保障高效率、高质量的经济管理目的。在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上必须让每位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完善遵规守矩的基本观念与工作意识。另外,还要在其中构建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根据工作的质量与成果落实奖惩机制。对于那些玩忽职守的人员必须严厉惩戒,同时还要应用奖励措施提高积极工作的人员,促进这些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制度的同时需要明确新农村建设经济管理的账目,及时发现账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问题的优化与解决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质量。

(五)多元化发展农村新经济

其实就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而言,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当前农村的经济水平。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遍及大江南北,各个地区的经济特色十分丰富多样。因此,在搞农村经济发展之际需要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鲁人织履”的闹剧再次上演。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提高服务特色经济的发展力度,争取进一步开发新农村的旅游经济,推动新农村产业的全面发展。另外还要结合政府的人才支持政策,大力鼓励更多人才开发新农村,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最后秉持绿色发展观念,利用当地地域特色与气候条件的优势发展果树茶叶产业,推动农村地区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力度。

三、结束语

当前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方针,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源。无论在我国农村还是城市,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已然十分普遍,城市劳动力需求达到饱和、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的农村年轻人想前往城市打工都没有机会,因此,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鼓励劳动力前往农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贡献一己之力,真正实现现代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愿景。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乡村振兴战略经济管理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