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护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策略

2020-06-01刘宏强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
关键词:策略教育

刘宏强

摘要: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或者组织者有计划和目的地针对护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活动,让他们学习医德知识,或者通过实践体验,把外在的医德转化为他们内在的护士执业道德信念,完成从知识的获取到自觉的行为规范的过程。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特点和作用展开讨论,分析了护士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病人对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提出通过搭建平台、完善监督机制等渠道,加强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和科学教育等策略,提高护生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水平。

关键词:护士职业道德 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54-02

护士职业道德是护士在本职工作中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护士从业中的体现。它指导和规范了每一名执业护士的言行,是一个合格护士必不可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护士职业道德同时是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是护士在工作中处理护患之间、医护之间、护士之间、护士和病人家属之间人际关系的依据,是护士在工作中必须自觉执行的职业道德,是医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在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护士要为患者提供让其满意的护理服务,同时还要保证安全性和充满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具有职业道德的护士,才是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让社会、单位、学校认可的优秀护理人才。

一、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19世纪中叶,英国护士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从此,医学院校开办护理专业,培养护理技能人才,同时把护士执业道德教育也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将护士职业道德理念贯穿在了护理专业培养的全过程中。如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护理营养学、护理管理学、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学科中都会将护理职业道德体系内化,使学校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得到社会认可,成为行业所需。

二、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特点和作用

1.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互动性

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学校要通过在校期间的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风范,使形成为合格的从业护士。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秉持这样的观念: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短时间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缺点和摒弃不良价值观的过程。

3.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要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方面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教育,既要加强护士职业道德理论学习,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以此指导今后的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4.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新时代各级医院选用护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因此,学校要培养护生具备爱心、热心、关心、真心、耐心、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能够满足病人和家属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这既有利于提高社会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三、护士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分析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不断扩招,尤其护理专业在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逐渐发展为医学院校的大专业,专业人数不断增多,相对学校教学条件、师资、资源等发展较慢;同时,教育管理部门不断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实习、就业的压力逐渐加大,这些使得护士职业道德课程也不断被压缩。不少教师因为专业课时少,在课堂中讲授专业知识时很少涉及职业道德内容,不能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护士职业道德。而医院、病人对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又在不断提高,因此,医学院校在准确把握病人及家属、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护理人员的具体要求之后,需要根据具体需求不断调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高素质护理技能专门人才。

四、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关系着国计民生,同时影响着医患关系的改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提高护理专业教师、学生对护士职业道德的认识

护理专业教师对护士职业道德的认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师德和医德教育对教育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职业道德形成至关重要。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学生都要提高对护士职业道德的认识。

2.加强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作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育管理者,应(下转第90页)(上接第154页)当加强护理教育中护士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教育。不仅要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内容,同时要教育学生对护理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对病人有爱心,热爱护理事业;对待病人要做到耐心,保护病人隐私,尊重病人,语言、行为等要礼貌有修养。

3.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要科学

护士职业道德的教育过程要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将切实的案例引入到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在遇到护士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时,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护士职业道德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逐步把护士职业道德内化到学生内心中,指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4.因材施教,重视引导

作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我们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生在家庭背景的不同、性格和是否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普遍个性较强,高职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与他们充分交流,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世界观、价值观,进而进行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时就会更得心应手。

5.搭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平台

将护士职业道德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崇尚医德医风的教育学习风气。学校定期举办尚学特色的竞赛和活动,有利于学生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学生会通过活跃第二课堂来促进护士职业道德的建设,比如爱心救护队伍建设、急救知识兴趣小组、医德医风社团建设、护士职业道德演讲比赛等,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护士职业道德搭建了教育平台,使同学们在无形中做到了护士职业道德的内化。

6.建立护士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在护理专业中应该建立护士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这样做有利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落实,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按照护士职业道德来开展实习工作。对在实习工作中的优良行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护士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给予处罚,对实习学生的工作行为进行记录,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参考。

五、结语

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护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医疗体系的主要贡献者,护士职业道德对护士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引起了医学界、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要将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各个教学环节。相信今后护理教育一定能够探索出更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以提升护理品质、助力全民健康,把健康中国作为我们护理工作的新起點。

参考文献:

[1]张晶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路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8).

[2]孙照勇,李娟.谈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创新[J].知识经济,2019(12).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策略教育
我的手机在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教育漫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