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我国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热点与展望
——基于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2020-06-01马一先

关键词:教学点政策农村

马一先,王 刚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新中国70 年,小规模学校①政策经历了起步时期(1948—1984 年)、繁荣发展时期(1985—2000年)、撤点并校时期(2001—2012年)、布局调整时期(2012 年至今)四个阶段。从这四个阶段发展脉络来看,80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学校布局呈现“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的局面。但在8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逐年撤并了许多初高中及小学校。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1]从2003年开始至2007年,席卷全国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运动拉开帷幕。各地区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时,重点在“撤点并校”,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随之而来的校车安全、上学难、辍学率回升等问题,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直至2012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标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进入了“后布局调整时代”。在小规模学校“一波多折”的变化中,我国学者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渐进地影响着小规模学校政策的方向。为了更加客观地呈现其建国70年以来研究的趋势,本研究运用共词可视化分析技术,绘制并分析其知识图谱,揭示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的热点,剖析研究热点间的关系,并展望其未来研究的拓展领域,旨在为小规模学校政策发展提供学理依据和政策建议。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工具

(一)文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输入“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9 年7 月5 日,共获得131 篇相关研究文献。人工剔除部分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129 篇有效文献,其中包含87 篇期刊文献,36 篇硕博论文,6篇学术会议论文。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Bicomb2.0 软件以及SPSS25.0 统计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选取、收集整理、关键词统计、结果提取、共词矩阵热点分析、共词矩阵结果导出。具体操作为:第一,利用共词可视化分析软件构建项目,自主命名项目编号,新项目格式种类为“CNKI.中文.”,然后将129 篇有效文献自本地文件夹导入至“选择目录”,随后再进行提取。第二,展开关键词的统计,最终表明共计387 个,由于研究需求,提取词频大于等于3的20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第三,构建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展开聚类解析并导入SPSS25.0 中,利用系统聚类,获得关键词的聚类树图,然后针对共词矩阵展开多维尺度解析。第四,综合得到解析结论,绘制新中国70年小规模学校政策研讨热点知识图谱。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与解析

关键词是论文以及政策文件中最可以代表其中心论点和核心的词汇。通过参考相关的词频估算方法,最终确定高频低频词阈值为大于等于3后,总计获取20个高频关键词,频率排列由表1可见。

由表1看出,这20个高频关键词出现为188次,占关键词出现总计的44.98%。经过对这20个高频关键词依次排列,呈现我国建国70年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其中,前五位的词汇频率均大于或等于6,分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61 频次)、小规模学校(39 频次)、农村(18 频次)、农村教育(7频次)、撤点并校(6频次),另外15个词汇出现频次均大于或等于5。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大多数围绕农村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农村教育以及撤点并校等主题。不过,通过高频关键词单纯的频次计算难以揭示词汇彼此与讨论主题之间的关联。对此,笔者利用共词技术展开进一步解析。

表1 20个高频关键词排序

(二)高频关键词的相异矩阵及分析

高频关键词的落合(Ochiai)系数相异分析的本质为:相异矩阵中的数字代表了数据彼此的相异,数值愈加接近于1,代表对应的两个关键词彼此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小。相反,数值愈加接近于0,则代表对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小、相似度越大。[3](P49~54)因此,通过Bicomb 共词可视化分析软件,把20 个高频关键词展开深入的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然后把矩阵导入SPSS25.0中,选择Ochiai系数,同时把它转变成一个20×20 的共词相似矩阵(见表2)。另外,在展开多维尺度解析的过程中,应该再次把此矩阵采用(1-相似矩阵)转变为相异矩阵,最终得到表2。

通过表2能够得到所有关键词分别与小规模学校政策距离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为农村教育(1.000)、布局调整(0.928)、撤点并校(0.904)。该结果表明学者对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聚焦于“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撤点并校”领域。同时,通过表2美国(0.943)与韩国(0.979)系数发现,学者通常对美国与韩国的小规模学校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另外,还发现“小规模学校”与“教育公平”通常在一起呈现,表明小规模学校政策的研究也会涉及到“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

表2 主题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异矩阵(部分)

(三)高频关键词聚类图与解析

聚类可以表现出关键词彼此的紧密程度,可以进一步呈现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的热点。聚类分析是根据词汇一起在某篇文章中使用的频率(共词)为分析对象,把联系紧密的词汇汇集起来形成类团。关键词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就表明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相反,则表明距离较远。利用SPSS25.0把表2的高频词汇相异系数矩阵展开聚类解析(见图1)。结果显示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为五类,分别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背景下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建设研究(种类一)、国外农村中小学的调整与合并研究(种类二)、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师资建设研究(种类三)、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种类四)、“撤点并校”政策导致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种类五)。

图1 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其中,种类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背景下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建设研究,包括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启示等关键词。“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推进的任务,是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深改组会议确定的,并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作了强调和部署。”[4](P13~16)首先,要强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如果乡村教育是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的短板,那么,这两类学校的建设则可以看成是乡村教育的最薄弱环节。我们要做到对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其中就包括合理布局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完全小学,同时也应该处理好就近入学与合理寄宿、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标准,科学有序地推进相关标准化建设,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快推进两类学校建设。最后,勇于创新管理机制,推动乡镇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实现协调发展的共同体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委托管理、学校联盟、城乡学校联动发展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当今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时期,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供给义务教育服务的重要载体,教育质量提升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最关键问题之一。”[5](P90~98)

种类二为国外农村中小学的调整与合并研究,包括美国、学校合并、韩国、合并政策、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等关键词。学习和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乡村中小学学校调整的措施和经验,是改进与健全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必由之路。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尝试经过改进农村中小学先前的办学部署,升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整体提升中小学教育投入成效以及教育品质,在确保农村学生能够顺利接受教育的前提下,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效果。”[6](P10~15)韩国农村教育机制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利用调节农村政策的目的,主动解决实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呈现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新方向,结合教育福利的形式,促进农村教育政策执行。“韩国农村教育政策调节的措施涵盖:升级学校教学资源、增加教育开支、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基本设施以及终身培训机构等。”[7](P114~122)日本的小规模学校不仅局限于小学,同时有很多中学也缩减为小规模学校。中央与地方通过多项政策保证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日本小规模学校呈现出对农村民众以及师生的深切关怀,表现出对学校和社区联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先进的培养观念。”[8](P38~45)英国保留了大量的小规模学校,同时加强了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上述研究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带来启示,“必须秉承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圣神受教育权不容侵犯,将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而非将其作为理论束之高阁。”[9](P3)同时“撤点并校能扩大农村学校的规模、提高农村学校自身的办学质量、降低农村学校的办学成本,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简单一刀切,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阔广大、情况复杂的国家。”[10](P22~23)

种类三为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师资建设研究,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农村、农村教育、师资建设等关键词。从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来看,其发展困境集中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学校资源匮乏导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有限;相关教师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农村教师任务繁重,不但承担日常的教学工作,普遍还身兼数职,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少量的教师需要负担整所学校的所有方面事情。即使教师专业水平较高,教学能力突出也难以改变其收入低的现状,教师缺乏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动力,必然也会影响农村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11](P73~76)同时,“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供学矛盾突出,教师由于课多,走不出去。”[12](P64~67)另外,“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培训者不了解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发展需求,有的培训课程与实际脱节,乡村味不足。”[12](P64~67)因此,针对存在问题应构建学习共同体,这是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选择。“建立共同体学习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稳定合作学习环境。完善共同学习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性约束。健全资源保障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持续运转力量。”[13](P4~5)从小规模学校师资建设来看,其发展困境集中表现为,师资素质整体较低、培训机会少、小科教师缺失严重、优质师资外流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应该“基于区域内教师工作量相等的原则来核算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编制、注重小规模学校多学科教师培养和利用、建立高专业性学科教师小规模学校走教制度、构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岗位补偿机制、创新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师资补充机制。”[14](P34~38)

种类四为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包括教育公平、教学点、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学校等关键词。教育公平问题与小规模学校的布局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很多区域把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扩展县镇学校规模当成一种地域培养发展的经验不断推行。最终造成一些县镇学校规模的扩展成为大规模,甚至巨型学校已不在少数。由于学校规模扩张造成的公正和成效问题遭到社会各方面的争议。面对该问题,应该按照各个地域的实际状况,实施多元化办学方式。在所处位置偏僻、经济较差、交通困难的地域保留且发展必要的教学点,实行小规模学校发展工程。”[15](P69~74)另外,由于名校大班额现象,造成周边其他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生源大量减少。“由此造成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越来越突出。”[16](P47~50)因此,教学点发展的困境同样要引起重视。农村教学点可以保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方便地接受义务教育。我们要“全面认识教学点效益,挖掘农村教学点优势,解决师资配置的现实矛盾,创新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教学点经费充足,加强设施设备配置,改善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17](P116~124)

种类五为“撤点并校”政策造成的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研究,包括撤点并校、发展困境、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等关键词。“2001 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是通过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改革,撤并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中小学部署向县镇、城市聚集。部分地区为使政府财政减负,将小规模学校撤销后合并城镇学校。”[18](P3~4)随即这些措施屡遭挫折,如寄宿制问题、校车问题等。因此,“要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推动城镇优质学校辐射农村学校,实施以城带乡的整体策略。小规模学校是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短板,建立以城带乡机制需要明确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差异(类型),制定因地而异、因校而异的具体化城乡帮带关系”。[19](P16~20)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文件停止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提出“人口较为聚集的村寨应该安排村小或教学点”“已经完成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如有需要的,通过本地人民政府展开相关规划,根据规定进行恢复”。此文件的颁布,让进行了十年的“撤点并校”得到放缓,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0](P66~69)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品质较差是不可否认的,提升教学品质是留住学生的重点所在。为此要找到相关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品质的有效办法。”[21](P15~17)

(四)新中国70 年我国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与解析

从小规模学校政策研讨焦点的分布能够得知,热点一多数位于第一象限与第四象限。位于第四象限的热点,表明其研究领域还有深入发展研究的空间,还要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位于第一象限的研究热点,表明城乡教育一体化研讨位于小规模学校政策整体研究网络的中心,是小规模学校研究的关键与核心;热点三、四、五基本上位于第二、第三象限,代表着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师资建设与撤点并校问题是研究的核心,同时研究结论比较充分。然而小规模学校教师其余方面的政策研究较为落后;同时小规模学校的问题也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与教学点问题的探讨。

按照战略坐标图的说明准则,[22](P99~103)图2 的结论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不但显示出了图1 解析的5 个详细研究领域结论的可靠性,并且还再次显示出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大部分基于两大主体进行,分别为城乡教育环境中的小规模学校发展与小规模学校的布局调整(左右分)、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师资建设困境与教育公平视角下小规模学校建设问题(上下分)。

图2 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三、结论与展望

新中国70 年我国关于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在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内容分析、小规模学校政策的环境分析、小规模学校政策评估研究以及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断拓展。

(一)加强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内容分析

政策文本内容是理解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的基本手段,但目前已有研究对小规模学校政策内容研究关注较少,即使有少数的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内容分析,也只是偏向于价值取向与政策变迁历程等方面,分析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小规模学校政策内容分析的研究。对小规模学校政策进行内容分析,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及其政策过程的基本认知,而且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丰富和完善小规模学校政策内容分析体系。其中宏观层面包括小规模学校的质量政策、体制政策、经费政策和教师政策四个范畴;微观层面包括小规模学校的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对象三个范畴。

(二)强化小规模学校政策的环境分析

政策通常是环境的产物,小规模学校政策同样也是环境的产物,小规模学校政策受制于环境的影响。小规模学校政策的环境分析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环境分析中的内容,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其次,是环境分析中的地域,包括国内环境与国外环境;再次,是环境分析的层次,包括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最后,是环境分析的程度,包括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所以小规模学校政策的环境分析,首先要从内容出发,其次要从地域出发,再次从层次出发,最后从程度出发,只有全面地分析这四个方面,才能把小规模学校政策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分析清楚。

(三)增强小规模学校政策的评估研究

小规模学校政策评估是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估标准对小规模学校政策目标实现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教育政策过程研究中,已有研究对小规模学校的决策政策和执行政策研究较多。也就是说,对小规模学校政策的研究,已从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决策研究走向了小规模学校政策的执行研究。但是,关于小规模学校政策的评估研究还比较少。因此,随着小规模学校政策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小规模学校政策的评估研究,包括小规模学校政策评估的模式、方法、手段和工具等,使得小规模学校政策的过程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小规模学校的评估研究。

(四)重视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实证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多思辨少实证。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实证研究多用一些客观的、可以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加以检验分析,同时特别注重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形式,更加精确地显现研究结果,不带有任何给定的主观性的对小规模学校政策的价值暗示。因此,小规模学校政策的实证研究方法有利于确保资料收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从而使得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突破思辨研究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对小规模学校政策研究形成更加客观的研究结论。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中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

猜你喜欢

教学点政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政策
政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助企政策
政策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