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的守望:芜湖挑花的艺术风格
2020-05-30胡邵倩邬红芳
胡邵倩,邬红芳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挑花可以说是刺绣的一种,但又不等同于刺绣,它们在技艺上是有所不同的。挑花是以底布为媒介,用线先勾勒出图样的轮廓,再以图样隔一根纱或几根纱入针,通常多从背面挑、正面看,也有从正面挑、正面看,与之相近似为数纱绣。十字绣就是简易版的挑花,不用数纱只需要数格子,用的布料也比较硬,方便绣,更容易上手,便于普及。
我国疆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形成各自独有的文化特色。挑花主要盛行于贵州、云南等地区,比较著名的有云贵的苗族挑花、湖南的花瑶挑花等。在安徽地区民间流行的挑花主要有望江挑花、合肥挑花、芜湖挑花[1]20。
一、芜湖挑花的历史背景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中吟唱着: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描述的雎鸠鸟也叫鸠兹鸟,是一种水鸟,所以古时候的芜湖称作鸠兹。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城市。春秋时期,属吴国,后属楚国,是当时重要的青铜冶炼中心,西汉时治县为芜湖县,五代时期,有“楼台森列”“烟火万家”[2]119-122之称,北宋时作为龙窑制瓷之都,元朝已经发展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萌芽出现,政府在江南地区设治了江宁织造局,芜湖的手工业、农业、商业都颇为发达,其中浆染织造业在全国闻名遐迩,芜湖挑花得以应运而生。
芜湖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造就了芜湖地域文化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民间艺术文化也较为丰富,最著名的属芜湖铁画。此外,芜湖的民歌也颇具江南水乡风味,地方戏有“髦儿戏”、湖阴曲、“平安戏”(后称梨簧戏)[3]39-42,文人也常常在此写诗作画,浓郁的生活情趣为芜湖挑花提供了不少创造灵感。深厚的徽商文化是芜湖另一大名片,古老的商埠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徽商传奇,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富裕的生活条件,足以令芜湖挑花得到良好的发展。
通过芜湖挑花收藏者李音婳女士①的口述及现有藏品的分析,可判断芜湖挑花最早大约起源于明代。在商品流通还不便利的时候,妇女们通常用土布作为挑花的底布,在芜湖开放通商口岸之后,大量的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全国,因此芜湖挑花与其他地区挑花不同的是有洋布作为底布。时至今日,由于芜湖人民强烈的开放意识、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近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代替了双手,人们只能在由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出版的《芜湖挑花》一书中感受芜湖挑花的光辉历史。笔者有幸近距离地观察和触摸芜湖挑花藏品,对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和传承的必要。
二、芜湖挑花的艺术风格
(一) 色彩特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森严的等级制度,色彩也不例外,中国传统色彩最基本的构成为“正色”“间色”以及“坏色”。正色即为青、赤、黄、白、黑,也叫作五行色,对应着金、木、水、火、土[4]104,其中黄色的等级最高,是皇室权力的象征。绿、红、碧、紫、駠黄视为“间色”,紫色在间色中的等级最为高贵,通常是达官贵人所着服饰的颜色。坏色,一般指百家衣,色彩紊乱,不讲究搭配只求蔽体的人穿着,坏色也是传统色彩系统中等级最低的。
芜湖挑花的色彩也受到传统色彩构成的影响,所以几乎不使用黄色、紫色这种高级纯正的颜色,多使用较为通俗的色彩,更加贴合民间老百姓们的审美情趣。后来由于东学西渐,西方文化深入传播,芜湖作为重要的港口,经济也相对发达,在洋货盛行的时期芜湖早早有了洋布的引进,因此芜湖挑花在色彩上的运用也越来越丰富,也注意到了色彩明度与纯度的应用和点线面分布,通过虚实结合、由主到次,合理分配色块的比例使得画面整体饱满、清晰和灵动,充分体现了芜湖挑花的结构之美、色彩之美。
芜湖挑花的底布多以蓝色、黑色、白色为主,其中黑色与红色的搭配最为经典。如图1 所示的一件芜湖挑花制成的敬褡,便是以红色为底布,黑色为边。敬褡最早用于敬神敬佛,后来逐渐使用人物、植物、吉祥喜庆等纹样作为题材组成图案来描绘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件敬褡挑绣着及第状元的字样,反映了当地民众望子成龙、重视教育的心态,色彩上巧妙地运用了近似色,深蓝与浅蓝,红色与紫红,用色考究,俗中见雅,十分抢眼。
人们从大自然中提取出了基本的五种正色,逐渐赋予它们象征和意义,直到等级制度慢慢被瓦解,色彩在生活中行使的功能是给予人们主观的视觉感受并赋予新的意义[5]24。青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的颜色,代表着古朴、坚强;红色是一种十分喜庆的颜色,代表着高雅热情;黑色是最深的颜色,代表着沉稳、庄重;白色是最百搭的颜色,代表着朴素、纯洁。芜湖挑花常常恰到好处地使用对比色形成对比,比如黑色与白色、红色与绿色等,既突出了主体,也将节奏韵律发挥得当(如图2)。
图1 用于敬佛敬神的芜湖挑花敬褡②
图2 芜湖挑花花卉纹样枕顶
总的来说,芜湖的染织业发达,在织物色彩的使用上无论是清晰度、光泽度抑或饱和度都是上乘的。处在长江流域,属吴越文化的芜湖挑花,既有江南水乡文化的淡雅含蓄,也有外来文化的绚丽奔放,这样的融合使得芜湖挑花在色彩上别具一格。
(二)图案构成
芜湖特殊的“码头文化”,让民间百姓在创作挑花制品时自然地将当地文人的雅致生活和商业文化融入其中,题材丰富,表现力极强,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及艺术审美能力。芜湖挑花在家居生活织品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女性用品中,芜湖挑花常装饰于荷包、围兜、围裙、头巾、裙腰、藕覆、云肩、首饰袋等;在男性用品中,芜湖挑花常装饰于汗巾、腰带、褡联、钱袋、垫肩、肩披等;在儿童用品中,芜湖挑花常装饰于围嘴、背带、帽饰、衣饰、围裙、肚兜等;除此之外,芜湖挑花也被运用于椅垫、枕巾等家纺物品中。织物上进行挑花不单单只是为了点缀,也可以起到加固织品的牢固度、增强耐磨性的作用,芜湖挑花常常使用二方连续图案挑绣在袖口、裙腰上,既美观又实用。
芜湖挑花是一种具有图案多样、颜色多彩、针法多变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其构图严谨和谐,样式各不相同。纹样结构大致可分为团花、角隅、单独纹样、边花以及连续纹样这五大类。
1.团花。团花通常寓意吉祥如意、一团和气,是一种规则圆润的中国传统装饰图样,以中心图案为原点,上下左右对称分布,多以放射、旋转构成,布局鲜明。团花常运用于服饰的胸与背等部位。
2.角隅。角隅纹样又称为角花,顾名思义常与相适应的角的形状搭配,从于图案主体,使得纹样形态、规格趋于整体。角花分为一角、对角和四角,对角运用时可大可小,四角可两大两小,主要用于手绢、钱袋、荷包的四角装饰。
3.单独纹样。是一种不受外形轮廓限制的可自由运用的装饰图案,大体可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结构完整,常作为纹样的主体,突出主题,整体上风格灵活多变、运动感强。
4.边花。是一种可以连续的条状图案,常作为主体图案的搭配,主要应用于服饰底摆、袖口、腰带、头巾等物品的四周。
5.连续纹样。连续纹样一般有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指的是一个单位纹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延续反复形成的纹样。四方连续可以由一种纹样或几种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个方向重复排列的图案,可分为散点式四方连续纹样、连缀式四方连续纹样以及重叠式四方连续纹样,常应用于纺织面料的印花。
(三)特色针法
图案的形式美与统一美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针法的不同,带来的视觉效果截然相反。同一张图案,用不同针法构成,所展现的效果也不一样。芜湖挑花是饱经沧桑变化积累下来的工艺绝技,数纱行针适形变化、灵活实用,现将其十种基础针法概括如下:
1.挑针。挑针也叫作“十字针”,分为斜十字挑花和正十字挑,正面皆为是十字针迹,背面为竖直或横直、斜直“一”字针迹,正反两面皆可成图。
2.平挑。平挑也称一字针,即以“一”字按经纱向平行顺序铺针,或按纬向和对角线斜向铺针,数纱铺挑,简洁明了。
3.跳针。跳针又称钻针,一般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行针,特点是通过跨纱的长短变化,形成作品正面是阳花,反面是阴花的效果。 这种针法较为节省绣线。
4.游针。游针类似钻针,却不同于钻针,在方向上不受限制,可以在任意角度上走针,针距依据图案需要决定。游针的图案正反两面完全一致。
5.编针。先按轮廓平行密铺针线拟作经线,再以穿针线作纬线挑织,用明线压暗线藏穿编成花,除了固定密铺长线外,可以呈现提花织锦的特殊效果。
6.纳针。用与经向或纬向平行的短针依色区密铺走针,填满某一花型区域或整片填针不露底色,针脚边线有齐针和套针两种形式。
7.绕针。依布边上下交替绕绣垂直布边的平行线,长短针按规律数纱循环,最后锁绣成等距各式三角或波浪边饰图形,是锁边常用针法。
8.散针。依针脚尾端相连的走针方式中心共一点向外辐射或向外呈圆弧形单线等距落针,多用于表现小花、松针、树叶、衣饰等图案。
9.织花。以数根单色或多色粗支经纱固定在有齿条的窄篦上,宽窄可以调节,通过单色或多色纬线提经、穿经、压纬、藏纬等类似跳针(钻针)手法织成形如提花织锦的效果,多用于织带。
10.仿挑针。指在经纬难辨的细枝织物和毛绒织物上,不经数纱,凭审美记忆和肌肉记忆仿摹挑花,似依经纬,落针成锦。这种针法受底布约束小,但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
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见女性在旧时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对女性才能的否定。其实不然,女红不仅为家庭做出了贡献,甚至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芜湖地区的女子贤良淑德,持家有道,正因为她们的心思缜密和温婉含蓄的性格,造就了芜湖挑花色彩古朴而秀丽、图案形象而多变、构图严谨而工整、针法灵巧而细腻的艺术风格。
三、图案的题材类别
芜湖挑花与其他地区的绣种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在题材的选择上,大部分也是以吉祥如意的图案为主。芜湖挑花也没有专业从事图样设计的,所有的图案都来源于当地百姓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大自然的一切都可成为题材的选择,万物皆有灵性,对家人的祝福语、传统的习俗观念也都可成为图案的创意来源。有了灵感的元素,通过自身的才华加上不断地摸索再结合实际操作,不断总结出一幅幅动人的图案并世代延传。这些丰富多样的图样是他们情感表达的载体,现大致将芜湖挑花图样分为人物类、文字类、几何类、植物类、动物类五种。
(一)人物纹样
人物类的纹样在芜湖挑花中主要有春游图等,比较出名的有芜湖民间流行一种挑花汗巾。农村姑娘将自己绣在花轿里,盼望着自己的情人能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他们的爱情种子,期待早日开花结果,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这种图案也出现在了一件围裙实物中。(如图3)。
图3 预期美好爱情的芜湖挑花围裙
图4 芜湖挑花文字类纹样围兜
(二)文字纹样
文字类的纹样常常出现在芜湖挑花中,代表着家和兴旺的有百世其昌,表达长福多寿的有长命富贵,体现吉祥如意的有双喜、福、禄、寿,预祝飞黄腾达的有步步高升、黄金万两、西去遇宝、东去遇财。如图4 这件挑绣着九字财数的围兜,是芜湖挑花文字类纹样的代表性作品,充分体现了当地徽商的特色——对财富名誉的欲望,期待能节节高升。
(三)几何纹样
几何类纹样在芜湖挑花中十分常见,常常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呈现。鉴于由简至繁的设计,连续纹样的艺术特性具有严谨性、秩序性、节奏性和连续性。它没有明显的方向性,骨骼制作方法简单,图案具有大方安定的装饰效果,通常被装饰于汗巾、裙腰、衣袖上(如图5)。
图5 几何类纹样芜湖挑花汗巾③
图6 植物类纹样芜湖挑花花篮
(四)植物纹样
植物类纹样在芜湖挑花中以万寿菊、栀子花、金瓜、牡丹和各种枝蔓花藤的花篮为主。单独纹样中花篮图案是芜湖挑花独有的造型,以正立面的视角,放上四季的花卉,体现一年的完美(如图6)。
(五)动物纹样
动物类的纹样在芜湖挑花中并不多见,主要有双鱼、虎头、喜鹊、小鹿、双狮等。如图7 这幅适合纹样的喜鹊椅垫,构图饱满,采用八方绝对对称的造型,把八只喜鹊坐落梅花枝头的完美景象展现无遗。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里,喜鹊是一种吉祥的报喜鸟,“眉”与“梅”同音,寓指人们希望好事当头,喜上眉梢。八只喜鹊坐落在梅花枝头上,可以说是喜上加喜。
图7 动物类纹样芜湖挑花椅垫
结 语
芜湖挑花以其多变的图案、丰富的色彩、细致的工艺展示着当地特有的民间手工艺,也体现出了当地人民浓厚的审美意蕴。芜湖挑花作品不仅有着实用价值,同时兼具了审美价值,也反映了当时地区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芜湖挑花制品精细雅致,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装饰了生活也装饰了自己。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美的挑花制品是自己的审美品位也是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手工艺逐渐走向没落,濒临失传,芜湖挑花的传承与发扬十分紧迫。
芜湖挑花承载着艺术与文化的双重功能,在艺术方面,有着美观性和装饰性的功效,在文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用挑花这种手工艺方式能够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内容记录下来。芜湖挑花制品表现出了色彩明丽、造型丰富的艺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形式,也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各领域的设计中,丰富设计的层次感。伴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大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显得格外重要。
注 释:
①李音婳,女,芜湖挑花民间收藏者。
②1-4 图片来源均为作者拍摄。
③5-7 图片均来源于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出版的《芜湖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