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芒硝外敷法联合硫酸镁湿敷法在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肿痛中的应用

2020-05-30冯秀芹

光明中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切术芒硝会阴

冯秀芹

会阴侧切术是经阴道分娩中较常用的术式,通过在产妇的会阴部位取斜形切口,以帮助胎儿顺利娩出[1]。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若存在第一产程过长、胎儿过大、预计会阴裂伤等情况,则必须开展会阴侧切术,以对盆底肌肉给予保护,同时预防会阴裂伤。但是会阴部位与肛门相邻近,加之产后有大量恶露排出,一定程度上提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率,同时侧切可破坏原有肌肉以及静脉、淋巴通路等,影响术后局部血液回流以及切口愈合等[2]。为此产妇在手术以后极易有侧切切口疼痛及水肿表现,可对排尿、排便、产后下床活动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诱发切口感染、产褥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与硫酸镁湿敷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产妇中的价值,旨在为今后临床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其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会阴侧切术产妇100,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0例/组,详细资料内容见下:对照组:年龄最小值21岁,年龄最大值38岁,年龄平均值(26.47±2.16)岁;孕周最长为39周,孕周最短为37周,孕周平均值(38.62±0.13)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300~4200 g,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值(3961.75±126.52)g。观察组:年龄最小值20岁,年龄最大值36岁,年龄平均值(26.31±2.09)岁;孕周最长为40周,孕周最短为36周,孕周平均值(38.85±0.24)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328~4200 g,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值(3961.81±126.49)g。2组会阴侧切术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阴道分娩后48 h之内有切口水肿情况存在的产妇;有明显会阴侧切切口疼痛症状存在的产妇;使用2-0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术后无需拆线的产妇。排除标准:有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等妊娠疾病存在的产妇;有慢性高血压合并存在的产妇;有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传染性疾病合并存在的产妇。

1.3 治疗方法所有产妇在产后均接受抗生素治疗,维持会阴的清洁,在大小便以后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位,同时使用洁维酮喷雾对外阴进行消毒;嘱产妇取侧卧位,且切口位置朝上,避免恶露流入切口导致感染。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均给予硫酸镁湿敷干预,每天2次,在湿敷之前使用洁维酮洗剂清洁及消毒会阴位置,随后使用仅有硫酸镁的纱布实施湿敷操作,将温度控制在40~45 ℃,药物浓度调整为5%,每天早上与下午各开展一次湿敷干预,每次湿敷时间为30 min。观察组产妇均给予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干预,在对产妇会阴部位实施清洁与消毒工作以后,取中药大黄芒硝袋(大黄粉20 g,芒硝粉60 g)敷贴于侧切切口位置,一天2次,每次30 min。

1.4 观察指标①观察并统计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产后48 h、96 h的会阴红肿、会阴疼痛、会阴硬结以及会阴感染化脓情况。②记录并分析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良好,且未有不良反应发生为甲级;切口愈合欠佳,愈合部位有红肿、硬结、血肿或者积液等炎症反应存在为乙级;切口化脓且需要实施切开引流治疗为丙级。③分析2组产妇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④统计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共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物质生活等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均以分值越高表示越占据优势。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对比观察组产妇的切口愈合甲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切口愈合乙级占比以及丙级占比相比较,P>0.05。见表1。

表1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对比 (例,%)

2.2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产后48 h、96 h会阴情况对比观察组产妇48 h以及96 h的会阴红肿、疼痛、硬结和感染化脓占比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P<0.05。见表2~3。

2.3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血浆CRP水平对比观察组产妇的血浆CRP水平为(12.64±4.73)mg/L,对照组产妇的血浆CRP水平为(12.91±4.81)mg/L。2组产妇的血浆CRP水平比较,P>0.05。

2.4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产妇,均明显较高,P<0.05。见表4。

表2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产后48 h的会阴情况比较 (例,%)

表3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产后96 h会阴情况比较 (例,%)

表4 2组会阴侧切术产妇的生活质量比较 (例,

3 讨论

会阴侧切术为经阴道分娩中常用的手术,其可以对会阴Ⅲ度撕裂伤所致的不良后果进行有效预防,将产后盆底松弛变形的情况避免,且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胎儿顺利娩出有利[3]。由于会阴侧切术的切口较为完整、平滑,利于切口修补及愈合,为此目前临床中针对不存在禁忌证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常采用会阴侧切术助产,但是会阴部位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且产后恶露极易对切口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提升切口感染率,进而延长产妇产后住院观察与治疗的时间,加剧其身心痛苦感[4]。

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肿痛为常见现象,目前临床主要通过硫酸镁湿热敷的方式缓解切口疼痛与肿胀程度。硫酸镁溶液属于钙离子拮抗剂,有消炎祛肿、镇静的功效,且该药物可以将毛细血管以及小动脉痉挛改善,对细胞蛋白激活酶和ATP酶均有激活作用,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膜电位,促进黏膜水肿程度的改善,且有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5]。由于硫酸镁可以溶解于水,以其对切口实施湿敷操作,有利于皮肤吸收药物,进而获得消炎镇痛的工作。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当中的大黄具有活血、祛瘀、清泻温热、凉血解毒、泻火解毒以及攻下积滞大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可以有效抑制细菌,且具有促血凝功效,有利于减少出血时间和血凝时间;芒硝具有润燥软坚、清火消毒的功效,经现代药理证实,该药材当中的硫酸钠可以将高渗状态形成,促进皮下水分以及瘀血的吸收。将2种中药材配合使用更利于切口的愈合,且具有制作简便、护理难度小等优势,更易于为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所接受。

本研究中,接受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干预的观察组产妇的切口愈合甲级占比显著高于接受硫酸镁湿敷法干预的对照组,说明硫酸镁湿敷法的临床疗效欠佳。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中药大黄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通经逐瘀的功效,于会阴切口位置外敷有利于药效经皮肤吸收,对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此外由于硫酸镁湿敷法对纱布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湿敷过程中,温度极易快速下降,温度过低则无法发挥理想的临床疗效,且皮肤本身对硫酸镁存在蒸发的作用,为此采用硫酸镁湿敷干预无法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96 h的会阴红肿、会阴疼痛、会阴硬结和会阴感染化脓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后,有利于促进产妇会阴红肿情况的改善,对产后恢复有积极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干预当中的大黄具有抗感染的功效,其可以有效抑制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芒硝则具有润燥软坚、泻下攻积的功效,且可以发挥消肿、清热的作用,该药材中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具有理想的止痛和消肿作用,为此使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更利于会阴切口部位红肿症状的改善[6]。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血浆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数值稍低,该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可能具有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后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更利于患者切口的恢复,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缓解切口红肿、疼痛程度,有利于将疼痛症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减小。

总而言之,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法在缓解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肿痛中的价值较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今后临床中。

猜你喜欢

切术芒硝会阴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