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0-05-30姚正海
姚正海 王 凯 陈 露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在于经济发展的压力,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需要实现两个转型:一是经济发展目标由追求GDP总量增长向人民收入增长的转型,二是科技进步由跟随向引领的转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江苏在全国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飞跃进步。江苏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江苏经济发展受益于体制创新,以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为主要动力,并形成著名的“苏南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江苏抓住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大规模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世纪以来,江苏把创新驱动确立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积极推进各项科技工作,大力彰显“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示范价值,逐渐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江苏采取的是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随着人口资源红利、改革开放红利等传统竞争优势趋于减弱,原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因此如何在特殊省情下实现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然选择。
十七大报告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在重视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全面发展。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按照两次大会新要求,江苏确立了“五个新”目标定位,为全面实现新动力、新格局、新优势、新局面和新体系五大发展定位而努力。新的目标定位,不仅能够有效体现江苏推进持续发展,还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寻找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订发展产业规划、有效发挥政府调控作用提供相应的学理分析,以供其决策参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文献综述
我国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时间还不长,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研究
黄泰岩(2007)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实现由外延向内涵的转变,更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1]。周叔莲(2008)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密切相关[2]。齐建国(2010)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同时也要兼顾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3]。黄家顺和邬沈青(2014)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构建新的发展动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延续性[4]。
2.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评价的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主要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具体评价方法入手。传统的单一评价指标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评价的主流方法。具体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标法、AHP法、CRITIC赋值法、熵权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如专家打分法)和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现有文献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评价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展开。
李玲玲和张耀辉(2011)从经济增长、发展动力、资源环境支持和发展成果4个方面分3级设计了包括29个具体指标的指数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000—2009年数据的研究,得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实现转变的基本结论[5]。何菊莲等(2012)在结合了科学性和系统性、总量和结构、动态和静态的基础上,选取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又细化出10个二级指标与28个三级指标,设计了相关指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进行了对比评价[6]。唐海燕和李秀珍(2018)基于加快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不仅发现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体上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而且明确了今后转变的取向[7]。
沈露莹(2010)以上海作为样本从经济增长、服务经济、城市功能、自主创新、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6个方面,通过构建“发展转型指数”对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进行评价[8]。杨珍和吴晓云(2013)以山东省为例设计了多层次的指标体系,采用了综合指标法对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9]。王新民和薛琳(2013)基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运用AHP法、CRITIC赋值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客观评价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10]。何菊莲等(2018)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熵权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动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指标的源数据,测评了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结果表明其转变过程呈现良好转变趋势[11]。
3.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研究
郭朝先等(2009)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线分为经济效益优先发展路线、社会效益优先发展路线、资源环境效益优先发展路线,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测算,绘制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升级和优化路线图[12]。陈佳贵(2012)提出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3]。任保平和郭晗(2013)提出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主要包括改善供给、强化政策导向、培育新兴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创新等方式[14]。
除上述三方面外,有些学者还从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等视角进行了研究。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不同的内涵,其转变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需要对原有的理论框架体系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虽然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仍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现有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从多个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衡量,但相关的理论分析框架还不够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复杂,指标揭示信息重复并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差[15]。现有文献针对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的研究较为缺乏,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大省,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如何?对其开展较为系统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分析
1.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作为我国第二大经济体,江苏省GDP总量在全国各省份中遥遥领先,近十年来江苏GDP占全国GDP比重始终在10%以上,GDP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江苏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
图1 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规模方面,2007—2017年江苏省GDP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年以来全省经济总量连续突破5万亿、6万亿,2017年江苏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5900.90亿元,为2007年的3.3倍。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来江苏省GDP增速逐渐放缓,特别是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明显下滑走向,由于基数大,经济总量增长的绝对数额仍然较大。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苏一直强调加速发展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趋显著,产业结构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16]。
图2 江苏省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趋势
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来看,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符合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代表最低的结构等级,其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代表较高的结构等级,其比重在高速发展后也逐渐下降;第三产业代表最高的结构等级,其比重则逐年稳步提高。如图2所示,2007—2017年,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比重由6.9:55.9:37.2转变为4.7:45:50.3。可见十七大以来,全省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尤其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甚至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历史性跨越。
表1 江苏省三次产业贡献率
就三次产业贡献率而言,由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这一局面自2013年以来得到逐步改善。至2017年,江苏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达1.6%、42.4%、56%,相比2007年,第二产业贡献率下降1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提高17个百分点,可见第二产业贡献率呈波动下滑态势,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增长作用呈提升态势。此外,全省第二、第三产业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3.95%、44.53%。其中2007—2015年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为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贡献率不到3%。而2016年出现了拐点,全省第三产业贡献率大幅提高,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贡献率21.3个百分点。
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结构也得以改善。2007—201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1230.28万人下降至799.31万人,净减少430.9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9.5%,同期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提升3.2%、6.3%。虽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仍高于第三产业,但随着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两者差距有所减少,可见劳动力在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分配逐步优化,符合国际产业演化的一般趋势。
3.消费、投资、出口的比例趋于合理
从需求端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时常动荡,外需增长受阻,只有扩大内需方可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依据大会新要求确立了“五个新”目标定位,其中一项即增强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在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导向下,江苏经济增长逐步从偏重投资、出口拉动转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表2 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015 100 49.1 44.6 6.3 2016 100 51.0 42.8 6.2 2017 100 50.1 43.5 6.4平均 100 44.4 48.3 7.3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13年,全省消费需求占GDP的份额低于投资需求,2014年以来消费率则开始缓慢回升并逐渐高于投资率。至2017年,全省消费率达50.1%,比投资率(43.5%)高6.6个百分点,比净出口率(6.4%)高43.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更多外贸需求,进出口总额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之后,江苏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逐渐趋于稳定,至2017年,全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比为6.4%。
4.科技投入持续增加,要素效率大幅提升
科学技术与劳动力是最具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江苏针对自身的实际状况,将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图3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及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由图3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7年期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由430.20亿元增长至2260.06亿元,增长了4.25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65%上升至2.63%,可见江苏对科技发展的投入持续增加。此外,2016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117万人,其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人员54.34万人。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51.4万项和22.7万项,相比2007年分别提高了4.78倍和6.15倍,两项仅次于广东,均居全国第二位。
表3 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元)
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兴起、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就业人口结构优化等,有力推动了江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三次产业来看(见表3),2017年全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人均50608元、189383元、225148元,相比2007年依次增长了2.4倍、1.4倍、2.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80484元,比2007年增长2.2倍。
5.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政策的不断发力,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全省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常住人口)达68.76%,相比2007年提高15.56%。
图4 主要年份三大区域占江苏GDP比重变化趋势
在区域分布上,江苏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一直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经济结构。2004年起苏南面临产业转型升级,苏中和苏北抓住产业转移机遇的增长势头,当前三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正逐步缩减,并呈现出“南升北快”的良好态势。如图所示,2017年苏北和苏中占全省GDP 比重分别为23.04%、19.94%,分别比2010年提高1.79%、1.4%,苏南占比则下降3.18%。
三、江苏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取得一些成效,但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前文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仍存在着制约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仍需优化
江苏主要年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情况和2017年江苏三大区域各行业产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情况分别如表4、表5所示。
表4 主要年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逐步呈现科学合理的趋势。虽然目前全省已形成“三二一”型产业结构,但产业发展仍不均衡,第一产业明显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由表5可以看出,江苏不同区域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有明显差异。苏南地区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文体娱乐业三大行业占比相对较高。苏中地区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三大行业占比相对较高。苏北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等行业占比相对较高,这表明苏南地区的优势行业与苏北地区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表5 三大区域各行业产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007年;单位:%)
2.经济增长较多依赖高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表6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江苏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长,并于2012年突破3万亿元,2014年突破4万亿元,2017年突破5万亿元。2007—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年均16.46%,并以高于江苏生产总值的速度增长。其中2007—2012年全社会固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以后固定投资增速虽有所下滑,但投资增量的绝对数额仍然很大。
表6 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年份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2012 31706.58 20.49 54058.22 10.20 2013 35982.52 13.49 59753.37 9.60 2014 41552.75 15.48 65088.32 8.70 2015 45905.17 10.47 70116.38 8.60 2016 49370.85 7.55 76086.17 7.80 2017 53000.21 7.35 85900.90 7.20平均32117.77 16.46 53908.81 10.53
图5 江苏省GDP总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2007—2017年,江苏省GDP增长了3.30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了4.32倍,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平均年占比达59.58%。如图5所示,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为2.12,2017年这一数值降至1.62,这表明高投资支撑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随着投资额的加大投入,可能陷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而投资效率却不断下降的怪圈。
3.创新能力不够强,内生增长点支撑不足
十二五期间,江苏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迈出重要步伐,但对照创新型国家标准仍差距较大。首先,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不够完善。江苏人才资源数量较大,但缺乏创新型顶尖人士,江苏每年毕业的硕博士生数量较多,但大多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次,企业和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近年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但尚未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支撑,一些高附加值技术和营销环节仍被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垄断。最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体制障碍。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受资金限制,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积极主动性。
4.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受到直接冲击,城乡分割状况逐渐转变,但依旧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居民收入差距大等问题。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高位徘徊且逐渐拉大,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9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2.39。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虽然江苏省制定了统一标准和监测体系,但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就业、公共卫生等方面,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尚未实现均等化。此外,优质公共资源往往集中在城市主城区,从而给居住在其他城区的百姓带来一定困扰。在区域结构方面,苏北、苏中地区在近年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与苏南地区在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方面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人口分布地域不均。着眼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2017年江苏三大区域总水平指数依次为:苏南95.2,苏中92.0,苏北89.3,可见苏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领先于苏中、苏北,呈现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5.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GDP总量超过10%,但由于江苏人口总数较多、资源较为紧缺,因此形成高度依赖输入型能源供应结构。
表7 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2007—2017年,江苏省GDP由26018.48亿元增长至85900.90亿元,同时能源消耗由20948.04万吨标准煤增长至31430.41万吨标准煤,每万吨标准煤所承载的GDP相应由1.24亿元增长至2.73亿元。此外,2011年江苏GDP单位能耗为0.6吨标准煤,高于浙江(0.59)、广东(0.56),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表7数据可见,江苏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缓慢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能源自给率呈下行走势,即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大并且较多依赖省外调入和进口,能源消费与生产矛盾突出。
四、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理念分别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手段、模式、途径,“共享”理念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引导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调各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缩小国家内部的经济差异,谋求共同发展;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境问题是当下刻不容缓且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应创新技术,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且政府也应减少一些重污染企业,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环境;加大开放力度,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加大对企业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外投资,加强本国产业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外资;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人们都能公平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精准扶贫,实现收入再分配,保障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
2.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要落实在对地方政府业绩考核的指导思想,即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数值大小和增长率的高低来衡量,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体现在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本保障。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积极营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环境,优化政策支持措施体系。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江苏服务业产值近几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成为江苏经济的主导产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产出附加值高、消耗资源少、环境污染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产值和发展水平以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构建江苏现代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是重中之重,通过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科学技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另一关键要素,因此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同时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鼓励人才创新,给予他们创造的空间。
5.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推行更加积极和开放的人才政策,为江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汇聚智力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学,因材施教,采取多种途径培育高层次人才,实现江苏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改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沃土,吸引更多的人才,是人才强省战略的重点。提供高新技术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尊重,听取他们的建议,将技术与产业融合,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