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卫生防疫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020-05-30

时代邮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卫生防疫血吸虫病卫生部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着多种疫病流行和肆虐的严峻考验。1950年9月政务院第49次政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全人口的发病数累计每年约一亿四千万人,死亡率在千分之三十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死于可预防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等,而血吸虫病、疟疾等,也大大侵害着人民的健康”。

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薄弱卫生工作基础,在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全国上下攻坚克难,逐步建立起国家卫生防疫网络,有力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就格外重视通过成立卫生行政组织来领导和应对连年流行的疫病灾害。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临时政府内务部就专门设立了卫生局,统管整个苏区的卫生工作。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发展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

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8条规定:在政务院下设立卫生部,受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同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正式成立。12月,在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四个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和东北、华北人民政府也陆续设立了主管卫生工作的卫生部。

1950年8月,卫生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1年9月7日,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贺诚在给中央关于全国防疫工作的报告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遵循“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项原则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在以中央名义起草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

根据中央的政策和指示,各省(区、市)及各县均设有卫生厅(局),其内部都建立了卫生防疫处,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制定实施细则,组织防治和控制当地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为了加强对流行最严重、危害最剧烈的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党和政府设立了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和中央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1953年毛泽东在给沈钧儒关于血吸虫病防治问题的回信中表示:“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

1955年7月,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了对18种传染病的管理办法。同年11月,毛泽东又提出:“要消灭血吸虫病,‘血防’工作要由党委统一领导。”同年11月23日,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提出必须把消灭血吸虫病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坚持充分发动群众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并确定了“加强领导,全面规划,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中西医力量,积极防治,七年消灭”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全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1958年7月毛泽东欣闻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之后,感慨地说:“血吸虫病被消灭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加强了对各种地方病的防治力度。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努力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的奋斗目标。

1960年5月,中共中央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鼠疫、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发展。至1962年末,据中央和北方9个省(区、市)不完全统计,县级以上仅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已达92个(含防疫站内的鼠疫防治室、科、组),鼠疫防治专业人员1621人。

诞生于铁路沿线的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不同的任务和需求,逐步建立起卫生防疫站及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卫生防疫专业机构,重点做好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防治工作。其中,卫生防疫站便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

1950年3月,卫生部成立中央防疫总队,下设6个防疫大队,前往河北、天津等多个地方开展防疫工作。1950年7月,为了保护旅客及铁路职工和家属的健康,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通令全国各铁路在沿线主要大车站设置卫生防疫站,以加强管区内急、慢性传染疫病的预防扑灭和交通检疫等事项。

最初设立卫生防疫站的火车站点有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16处。1952年,参照铁路部门的有关经验,东北地区部分省、市首先建立了卫生防疫站,东北行政区亦建立了卫生防疫总站。到1952年底,全国已建立卫生防疫站147个,各防疫站共有公共卫生医师532人,占全国医师总数的1%。

1953年1月16日,政务院第167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卫生部贺诚副部长关于卫生行政会议的报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卫生防疫站。同年4月,安徽省成立了省卫生防疫站;8月,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成立。到1956年底,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部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都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医疗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人民政府决定在最近几年内在每个县和区建立起卫生工作机关,以便改进中国人民长时期的健康不良状况。”刘少奇也指示:“要把医疗网散布起来,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医疗机构,以便于人民治病。”

1950年6月,卫生部长李德全在第一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名为《为建议设立县以下基层卫生组织机构,以加强防疫医疗而利生产事业案》的提案并获大会通过。8月19日,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总结报告中指出:“建立全国各级卫生基层组织,以解决群众的卫生需要,这是实现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一个关键任务。我们要给工农兵解决问题,就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来建立基层卫生组织。这个工作是艰巨的,但我们必须努力争取在三五年内基本上完成这个任务,也就是说使中国大部分的县份有两个到七个专科医师和一个药剂师(或调剂员)的卫生院组织,逐渐使每个区有一至两个医士和一个助产士的卫生所组织,工矿街坊也都有卫生组织,乡村要有卫生员。”

根据会议精神,各级政府在整顿旧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同时,在县、乡、村开始逐步建立起新的基层卫生组织。截至1951年底,全国各地县级卫生院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1.2%,区、村的卫生机关通过采取公办、公私合办等形式创办的联合诊所、医药合作社等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县、乡、村的三级卫生防疫网络初步形成。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基于中国实际,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注重开展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当时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1952年1月28日《政务院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具体措施:“卫生机关应协同有关部门在老根据地大力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宣传卫生保育知识,设立卫生站与医院,派遣医疗队巡回治疗,开办卫生医疗人员训练班,新法接生训练班,帮助中医学习,设立中药铺。”

毛泽东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农村医务人员的培养十分重视,多次提出城市医疗卫生机关“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与医务人员的谈话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全国各地的城市医疗机关都抽调了大批医务人员到农村巡回医疗,为农民送医送药,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毛泽东还非常支持广大农村创办合作医疗制度,称赞这一制度是农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同疾病作斗争的创举。

到1956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已有1万余个、联合妇幼保健站600多个,以及各式各样的群众联合诊所51000余个。人民公社化以后,先后有十几个省(区、市)的部分县、社开始办起了合作医疗。1960年2月2日,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党组《关于全国卫生工作山西稷山县现场会议的报告》,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成效。此后,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广泛推广开来,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农村卫生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新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57岁。鼠疫基本消失,真性霍乱8年间没有发生过,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等几种流行广、危害性大的疫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卫生防疫血吸虫病卫生部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牛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诊治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