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滩区故乡”

2020-05-29薄高鹏

大众摄影 2020年5期
关键词:滩区故土黄河

薄高鹏 摄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考黄河险工——铜瓦厢决口,形成了今日黄河之河道,随着沿黄堤防的修筑,长垣十余万人被“圈”进了黄河滩,在频繁的水患中艰难繁衍生息。“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活条件,养育了“滩里人”忍韧并蓄、乐观勤奋的性格特点,他们把外出打工叫作“制钱”,从寄人篱下的零打碎敲、缝缝补补,到拉起队伍做包工,更参与到长江三峡、北京奥运等国家重大项目中……他们凭借这朴实的信念,辗转于陌生的城市与滩区之间,成为候鸟式的农民工,像达摩一樣流浪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发展改革成果,从根本上解决滩区人民的防洪安全和人居环境,于2017年正式批复了《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消息一经传开,“滩里人”一片沸腾。孩子们渴望进城读书,姑娘小伙们期待着更多的工作机遇,中年人盘算着安置房间的面积;老人们惦记着宗庙、土地、工具、牲畜,百年之后的落叶归根……他们即将离开这这片土地,我则开始了集中拍摄,也更细致地走入“滩里人”的生活。

这次大搬迁,从2017年开始策划筹建,预计到2021年搬迁完毕。搬迁不仅涉及经济补偿问题,也有社会结构和情感、观念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媳贤子孝带着老人在城里生活,老人们并不觉得那是自己的家。老人离开故土,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这个月在大儿子家,下个月在小儿子家,再一个月又跑到了大闺女家。一些耄耋老人则不意离开故土,他们怕自己在新楼房里过世,想用自己的余热为孩子们贡献最后一点能量,留下一间“干净”的房子。对于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的中国农村父母们来说,他们把毕生积蓄支持给了孩子在城市里创业买房,足以欣慰。

这些村子说搬就搬,我的拍摄几乎是抢救式的。拍照片,其实就是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我送给老乡的照片,会有一刻让他们想起故土生活,想起曾有一名摄影师来村里给他们拍照,这不就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吗?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我年轻的时候是收废品的,这个话筒喇叭陪我可多年了”

“到了城里就没办法家里养鸡了,和俺家鸡合个影吧”

“我抱住俺家的小羊羔,你给我捏个像呗”

“俺这录音机都好几十年了,买它的时候跑到城里,花了俩月的辛苦钱”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薄高鹏 摄

越来越多滩区人家院子里的影壁墙换成了奔往大城市的“金光大道”画面,当他们真的即将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又站在进入城市的路口彷徨与不安起来,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土地,这真的是自己所追求的吗?

猜你喜欢

滩区故土黄河
清代黄河滩区治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黄河』
故土情
黄河下游滩区社会经济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