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的转换与激活
2020-05-29阮梦怡
阮梦怡
摘 要: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审美走向自由的标志,更是城市记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一种良性转换与激活方式。文章从2019年杨浦滨江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建筑改造理念与展览作品中的延伸含义出发,研究该公共艺术项目中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重塑与城市记忆的艺术性表现,并结合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实际案例,探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后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城市记忆;资源再生;北川富朗
一、历史空间的思辨
论起今年国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艺术项目,笔者不得不提到由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Echigo-Tsumari Art Field)的发起人、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所策划的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选址于上海杨浦滨江的旧厂房片区,建筑师、策展人与艺术家们共同将这座城市曾经的“剩余空间”完美进行改造,成功地令资源再生,打造出一座新型的艺术文化地标。
说起上海,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国内时尚的大都市。但城市的风情从不是片面的,一个城市的进步离不开技术、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位于上海杨浦区杨树浦路的旧工厂片区便曾为这座城市立下坚实的工业基础,支撑了城市的发展与整个中心城区的繁荣。这里工业生产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时期,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21世纪初才全面转型。
可以说这里的百年工业发展,对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也有极大的影响。在老一辈人心中,社会现存的许多事物依旧与那个时代密切相关。随着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开幕,曾经的电站辅机厂西厂、国棉九厂、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煤场、杨树浦煤气厂等百年工业遗迹亦对世人再度揭开了它们神秘面纱。
然而令人倍感欣喜的是,这些承载着无数人回忆的历史建筑群落大多都维持着它们原有的特色。原有形态全钢结构的老式厂房建筑、镂空景观式厂房棚架、做旧的红色的混凝土墙基、覆盖四季的花卉植被得以保留,就连江边近两公里的栏杆灯具为了能与建筑相互贯通协调在色彩与材质上都选择了锈色为主基调。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影响下,这些极具历史气息与怀旧元素所构成的大型“城市后花园”,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在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一座老码头因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曾被社会暂时性遗留,但有限的空间资源最终还是寻求到了合理而科学的分配方式。在承载时间与记忆的主旋律下,这里终被塑造成了一处全新的城市公共景观,并将这段特殊性的“城市记忆”巧妙地进行公众转化,使得本属于上一辈的专属回忆蜕变成了全年龄段的共同记忆,以公平、开放的姿态激活并呈现给了每一代人。每一个新老上海人,亦或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充满公共性的城市空间中互相参与、开放包容,同时又互不打扰、尊重和谐,构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化生活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1月来上海市考察期间,来到了从“工业锈带”转向“生活秀带”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时,面对着面目一新的滨江场地也曾亲切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直接反映着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二、城市记忆的重量
社会是没有大脑作为载体去思考的,那么它该用什么去记忆呢?而一段集体记忆又该如何去流传与延续呢?除了常规文献与影像的记录,艺术的表达更是对此起到了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教授孫振华曾在其发表的《公共艺术时代》(2003年)一书中撰写道:“公共艺术是艺术向生活的回归,也是艺术家向公众的回归。”
毋庸置疑,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赋予城市美好的精神力量,在抒发美的同时亦能体现出城市空间的民主与共享的开放性态度。
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总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为展览定下了主题为“相遇Encounter”。在杨浦滨江岸线上极具象征性的历史遗迹、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船厂船坞和毛麻仓库一层展出了由中外艺术家刘建华、高桥启祐、彩虹合唱团、毕蓉蓉、殷漪所创作的装置、影像和音乐作品,以综合性的艺术手法表达“船坞记忆” 和“水的相遇”;在毛麻仓库二层则由管怀宾、胡为一、杨牧石、程然、何翔宇等十六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捕捉并理解上海的过去和现今,创作出构成了“上海十六景”的当代艺术作品;在毛麻仓库三层和四层则通过“三城记”,即上海的一江一河、威尼斯以及悉尼的滨水故事展现“水之魔力”,揭示水如何改变人的生活及城市空间。
从极具巧思的建筑空间到引人入胜的展览现场,新型的公共艺术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一种平面化与对象化的美学对象,而是一种融入城市生态,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与情感交流,并且让所有参观的市民去感知感受的一种艺术方式。作为公共领域中文化交流与服务于公民社会生活需求的当代艺术方式,公共艺术应让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与空间的紧密关系,从而达到共情。
由艺术家刘建华所创作,并由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将永久保留的公共艺术作品《天外之物》与《封存的记忆》自展览向公众开放伊始便广受好评。被参观市民们亲切称为“定海神针”的公共雕塑《天外之物》更可称为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天外之物》选择了从天而降荧光绿色雨滴作为造型,形式抽象、安静、纯粹而又极具生命力,自然的雨滴形态让人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令公众在眼下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能静谧地去体会一份艺术带来的轻松、妙曼与感动。作品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光能的作用,使公众在夜间也能轻松地看到其优雅窈窕的形态。水滴的造型顶端放置了一个激光装置,每到夜晚激光灯便会直射天空,狭长的荧光射线更是能让人感受到雨滴造型的灵动,恰如从天而降,下临凡间。
若说《天外之物》是歌颂生活在诗意地抒发了自然、城市与人的美好,那么由艺术家管怀宾所创作的作品《海平面》则能激发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新老一辈凭栏远望。管怀宾老师曾在介绍作品时说道:“海平线”是海天交合的地理界域,也是视觉溯望的消逝线;是城市的背景,也是家园的前沿;是它方启程的起点和归属地,也是光与黑暗、明灭与流动的亲历者。置于展览空间内的装置作品通过两条铜制圆环的表面蚀刻着几十组与光和黑暗相关的中英文词汇,穿梭于正反二十个金属器皿之间。艺术家在体会杨浦滨江依江临海独特地理位置的同时,亦构成了一个与地缘密切相关的小宇宙,感悟出一份风云跌荡的海上世界与上海城市景观的微妙关联。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便是出身于上海的青年艺术家胡为一,处于“三十而立”阶段的艺术家面对着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与时代,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2019年创作的三件与城市景象息息相关的影像装置作品:《无痕》、《轻取》与《风的规范》。作品将社会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日常起居片段纳入镜头,如夜间闪烁的万家灯火、被枯枝包围的荒野信号灯、晾满衣物的奇幻大楼等看似平常却又充满怪异色彩的城市风景。艺术家以这样充满戏剧性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这座城市中不同对象的生存姿态进行巧妙捕捉,丰富地呈现了一场现代都市寓言。
在展览现场,这三件以日常的城市风景作为视觉主体的作品分别被悬挂于三面残破的红砖墙上,砖墙中犹夹杂着经年累月依旧顽强不息生长着的野草,不时还顺着江风摇曳,可谓与展览场地所在地的这片极具历史印记的厂房外墙面遥相呼应,承载了极具深意的历史记忆与重量。
三、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成功举办,首先离不开主办方与建筑师对公共建筑与空间改造的方向与决策的正确性。其次,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与艺术家们为公众精心带来的高质量的艺术展览也堪称为此次项目广受各界赞誉的点睛之笔。
上文曾提及北川富朗先生作为发起人,策划了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新潟县的南部,西临日本海,接连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群山环绕,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条件特殊,自古便是“豪雪地带”。
尽管从东京乘坐新干线到新潟县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自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产业转型,越后妻有的人口老龄化、外迁等问题日益加剧,都市化迁徙使得整个地区面临着日复一日产业萧条。因此,出生于日本新潟县的策展人北川富朗便决心用公共艺术来重建失落故土,亦寻找出艺术与大众相互脱离现状的一个突破口。随即在千禧年之际,三年一届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便在日本新潟县应时而生。作为至今为止体量最大的國际户外艺术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通过艺术成功地激活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人与社区和谐共处的生态模式,同时也激活了当地一系列的观光与商业活动。
北川富朗先生巧妙地运用艺术另辟蹊径,拯救了日本曾被称为 “死角”的越后妻有,并使地域活力再生。从某些方面来说,上海杨浦滨江公共场地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与自然生态,以资源再生的手法构建出全新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与越后妻有地区的艺术改造乡村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国际交流,城市中举办的许多大型展览的名单之中不乏一些出色的国外艺术家。但笔者认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鼓励艺术家的创作进入社区、融合当地环境、与在地生态产生关联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国外艺术家的材料语言的表现方面能否真正地获得当地公众的理解与共情,在杨浦滨江场地永久保留的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中,这些高成本的艺术项目投入又是否能与当地真正地产生交融与关联,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展览结束后上海杨浦滨江公共场地的规划与使用能否同展览期间一般长期赢得社会公众的喜爱与广泛参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又能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并开拓国际知名度的公共艺术活动。
这些问题,都十分值得我们后续关注与进一步商榷。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