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塑造研究

2020-05-29韩贵红周治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生态环境

韩贵红 周治成

摘 要:文章分析了现代居住小区规划、景观设计的概念构成与原则,以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居住小区为例,从塑造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要素以及社区的公园化、邻里化出发,探讨一种对景观环境塑造的全新理解,使得居住小区更为一体化,邻里关系与互动更为亲密自然。

关键词:居住小区;生态环境;景观规划

一、居住区中景观与环境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得到了不少的改善,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种种问题。如今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更多的是政府部门、地产开发商以及设计师根据本身的想法去满足大众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如今的房地产业发展如此迅猛的年代,很多的房地产以营利为目的,注重商业效果,忽视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居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中,对于周边的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生活中大部分居民所居住的公寓都关门闭户,缺乏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社区活动,居民们的日子显得比较乏味和疲惫。怎样去解决如钢筋混凝土般的居住区和人们日渐疏远的问题呢?

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塑造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景观规划设计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为生态化,满足了居民们对于环境的真实需求,更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针对于环境的塑造来改善居民们的生活。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概述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又称景观建筑学,指在建筑设计或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整体考虑与设计,包括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在使用上更为方便、舒适,提高了整体艺术价值[1]。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景观设计分为硬景观、软景观两种类别。硬景观通常包括一些人工设施,如铺装、雕塑、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一般是指人工植被,通常包括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2]。景观设计的好坏往往不在于环境的亮丽与否,而是是否解决了居民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功能性问题和使用性问题,功能是否满足居民们的需求,使用上是否便捷舒适,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于周边的环境具有本能上的依赖,在闲暇期间对于周边绿植、花草以及水系的关注较多,居住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都体现在社区的一些公共开放绿地或者是闲暇娱乐活动场所。因此,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在使其美化增强的情况下还需具有生态意义,这样整体的居住小区景观质量才会提升。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满足并符合功能需求和心理要求的景观作品,使人们生活在其中,可以有最佳的生活体验[3]。所以我们首先要根据对居民们的心理分析,本能地考虑居住区的舒适程度对于居民们的影响,全方位地考虑到居民们的心理,根据对居民们的考察充分考虑居民所需求的行为与倾向。

2.整体性原则

居住区的整体性主要是指景观形式上的和谐统一,是整个居住环境基调的基础。基调一般取决于当地的环境、气候、文化、艺术与自然条件。所谓景观特色设计,就是住宅区内整体景观的风格要整体一致[4]。设计的特色与基调需要通过对于居住区居民的调研与考察的生活需求、周边环境,并获取相关资料进行科学的研究与设计,从中可以提炼与总结出居民们对于景观设计的看法与想法,以此达到设计者与居民们对于景观设计风格的要求整体一致。

3.生态性原则

如今,许多设计作品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应当在此设计基础上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使所设计的作品更为生态化,这也是景观设计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对于原有地形地貌和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其次可以对人工景观再生产,其前提是必须在尊重大自然生态系统,有效地规划园区环境景观。无论是宅间绿地、公共綠地还是入户花园都必须遵从再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原则,必须与生态原则相吻合[5]。

4.艺术美学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整体布局空间和层次上往往都会在遵从艺术美学的基础来建造景观环境,居民们也只会要求感到舒适,但是由于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一些吸引眼球的建造与规划设计的风格使人们眼前一亮,居民们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也不单单要求满足功能性需求,在满足功能性的需求之上要求其有良好的视觉冲击力,更加重视美观的感受。

5.居民的归属性原则

归属感一词近年来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频率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但是居民归属感越来越少。住宅商业化使得居住区居民之间关系冷漠,缺乏沟通与人情味,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住宅给人的“大家庭”的感受。居民的归属感的回归,最重要的是在景观设计中规划出感受不一样的景观公共设施与公共活动场所,这有利于居民们拥有充裕时间来放松,也有利于居民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居住区内居民们相互之间不再陌生。

三、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塑造

(一)项目基地文脉与规划措施

1.景观基地

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居住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内,航空港区距离郑州国际机场约5公里,距离郑州老城区约20公里。美景魅力之城居住区占地约5万平方米,东临规划中的中心公园,南邻地块间绿地,在周边环绕着公园与大面积的绿地,居住区拥有良好的资源环境与配套设施,在对于景观整体规划上对于居住区的品质也大幅提升(图1)。居住区内部绿化分布较为分散,但建筑排列较为规律,比较容易打造中心组团空间。

2.景观设计理念探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中的建筑密度也逐步提高,居住空间变小,再加上人们的工作与学习节奏很快,同时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居民精神上的压力持续保持在较高的状态,这种现代都市人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6]。在进行此项目景观规划设计时,根据基地自身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资源,遵循其文脉,可以使居住区与周边绿地、公园融为一体,把公园引进居住社区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城市中的人回归于自然,以“出则公园,入则公园的理念”形式对于居住区功能布局展开规划。

(二)设计手法与环境塑造

1.景观规划措施

从居住小区最开始平面规划图来看,整体受到规划因素影响,小区内整体硬质面积过大,对核心区域的景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车位调整开始,在有限的规划中使得小区内部可以腾出更多的景观绿化空间。机动车位最终保持原规划的124个车位,但是在停车位置上做了充分的调整,对于中间整体的线性空间做出了一些优化,同时也显得小区的硬质空间比较集中,安全且便捷(图2)。

非机动车停车的区域也从部分零散移动到更为集中的区域,将每个入户前的非机动车的车位调整集中也释放出了居民的入户空间,并增加了部分绿化,改善了居民入户的感受(图3)。

对运动场地与原先规划的运动场也进行了调整,原规划中场地硬质面积较大,过于生硬,而且东西两侧的距离非常接近,不适宜给居民营造出很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在调整后,楼与楼之间的运动场地减小,增加了周边的绿化,使得场地周边的景观以及运动设施更加融于整体的社区氛围(图4)。

2.空间与布局

在万科美景魅力之城的景观规划中,整个小区由12栋建筑组成,东侧和西侧分别有人行与车型出口,小区被一条形似梯形的跑道划分为西北和东南两个组团(图5)。主轴干道与分布的入户行道形成了小区内部的路网系统。小区内部水景也是由主干道与景观主入口串联起来的,使居民在行走中感受到水景的动态。在景观主入口区域实现了人车分流的背景下,周围的绿植与水景构成了从主入口至居住区中心景观地带的道路。居住区景观场地的中心地带由梯形跑道串联起来,跑道场地较为开阔,内部景观合理,适用于多人的锻炼、游乐交流等,跑道把有序的12栋建筑单位自然地连成了一片整体的社区,在平面上空间布局生动且活跃(图6)。

3.景观功能定位与分布

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基于地形以及现有的建筑布局、交通以及整体景观设计理念把结构分区分为:运动健身区、森林氧吧区、户外花园区、阳光草坪区、特色水景区、树阵广场区和入口形象展示区。

入口形象展示区往往是与小区的主入口联系居多的区域,也是人行车道与车型车道的必经道路; 树阵广场区是以小型景观道路为主,共四排,方便居民出行与观景;阳光草坪区是整个居住区景观的中心区域,位置合理,便捷可达,居民步行不超过10分钟便可抵达小区的最佳休憩交流场地,利用率非常高;森林氧吧区是居住区内部的多层组团空间的结合;运动健身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室外健身娱乐项目的需求。

4.景观竖向设计

居住区的竖向设计在本小区中应用较多,彰显出居住地块对于小区社区公园化的设计理念。本小区竖向设计特色就是在中央绿地草坪周围抬高一米,在形成自然高差的同时,在景观处理手法上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对不同高差进行消化,形成层次感强、有起伏的竖向关系。具体有自然草坡设计、直立挡墙试设计和台阶式设计,自然草坡设计展现的一般为和谐自然的景观设计理念,更为人性化,底坡度的高差更具有公园化气息;直立挡墙式一般是采用挡墙来使得小区内部的景观风格更为浓郁;台阶式设计可以设计各种景观或者一些绿化阶梯等,同时台阶和挡墙从景观园林美学上看可以产生节奏与韵律,符合景观设计美学设计原理(图7)。

5.景观生态特色的营造

(1)阶梯式绿地

在居住小区生态特色营造中,基于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下,利用竖向设计,再结合梯田的工作原理,把绿地设计改造成为富有设计生态特色意义的阶梯式绿地。

梯田是在坡耕地上沿着等高线修筑的田园平整的台阶状田块,不仅增产作用明显,而且对坡耕地的蓄水、保土等有很好的效果[7]。根據梯田工作原理和在保持水土方面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阶梯式的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阶梯式绿地主要用于有一定坡度的区域,通过对天然土壤进行纵向改造,更换成渗透系数更大的土壤和填料,来消纳处理垫面来水[8]。阶梯式绿地能够更好地融合周围的环境,具有生态特点,也具有美观、运行维护简单、建造费用低的特点,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图8)。

阶梯式绿地的结构与功能:阶梯式绿地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蓄水层、草坪层、种植土层、细砂层、填料层、砾石层。根据水位的高低,阶梯式绿地分为渗透型、半渗透型和非渗透型三种。渗透型设施的底部不含有穿孔收集管,可以不用设砾石层;半渗透型设施底部含带又穿孔的收集管,但收集管位置在砾石排水管的中间部分;非渗透型设施底部可放置底土,这样使得渗透力度很小,砾石的底部设穿孔管(图9)。

阶梯式绿地的良好渗透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量,对于居住区内的生态系统进行了良好的维护,缓解了水资源紧张问题,减轻了水质污染,也给雨水的再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10)

(2)透水铺装

居住区环境在遇到暴雨等洪涝灾害时,排水系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有效排除路面上的积水,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出现的积水,这会使居民们的出行非常不便甚至会有无法通行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对于铺装的材质进行详细的规划,如应用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一种硬化地面的铺设方式,是指用孔隙率较高的人工材料铺设透水地面,它可以使雨水通过并渗透到下层土壤,主要形式有植草砖、透水面砖、多孔沥青等,一般用于公路、人行道、停车场和广场等。本案透水铺装的主要作用是替代不透水硬化地面,使得雨水可以渗入地下层土壤,减少径流,降低流速,并在下渗过程中除去雨水的沉淀物和其他污染物,使雨水得到初步净化。

普通低洼处的硬化路面在下雨时容易发生积水情况,透水铺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迅速排出路面承接的雨水,保证行人和驾驶人员的安全。经研究发现,透水铺装可以控制雨水渗透率,由一般硬质面的10%~15%增加到75%以上,能够降低地面径流量,削减洪峰,避免大暴雨或连续降雨造成城市洪涝灾害。同时透水铺装还能缓解温室效应,延长道路寿命(图11)。

在居住区内一般路面,车行道的污染比较大,有些路面低于绿地,可以通过道路路边的雨水口将收集的雨水引到至两侧绿地,由绿地净化之后部分渗入地下,超过整体渗透能力的雨水由雨水管道再进入集水池,再通过水池的植物进行二次过滤;在居住区人行道路面,一般道路污染较小,对于雨水的利用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点是道路透水铺装上用透水性非常好的材料,透水砖或石块铺砌,石块交界处填上细沙、煤渣、泥土等材料,第二点可以通过整体的道路坡度最终引入两旁的绿地或者雨水花园,通过绿地也可渗至地下。

综上所述,良好的景观生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公园社区化设计理念,使得居住区内部景观与公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建立起社区内部的生态系统,塑造更为丰富的居住区景观环境特色与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也可以探索出对于居住小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新模式,通过与多样化的植物种类相结合,更有利于生态系统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也使得居住区环境更为健康环保。

6.复合空间设计

居住区环境中复合空间是一种带有公共性质的外部空间,也可以称之为公共活动空间,是人性化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居住区内的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休闲锻炼场地的设计尤为重要。

居住区内的年轻人大多白天忙于工作,老人和年轻人是居住区内活动场地设施的主要使用者,加上两者在心理与生理都有着很强的亲和力,活动场地和时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重合。因此在健身场地的设计中,将活动场地结合地形进行复合设置,解决了活动场地狭小的问题,老人与儿童也可以在周围的景观廊架与绿化带就近活动,慢跑道的设计针对居住区内部大部分使用者,不限年龄段,在使老人与儿童有着自己活动空间的同时,提供给其他居民活动的场所。运动健身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居民们加强了自身的锻炼与相互交流,让居民生活更为融洽(图12)。

四、景观评估与未来建议

(一)对于业主使用情况评估

调查对象:抽样调查居住在此小区居民35人,其中60岁以上的12人,20~40岁的15人,12岁以下的儿童8人。抽查方式:发送调查问卷纸质形式。调查结果如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选择功能不齐全、色彩搭配和花卉少的总共22次,占领了全部意见的百分之62.8%,并从此表可以看出,60岁以上的老人更注重居住区内的功能性、生态效益,20~40岁的青年人比较注重居住区的功能与植物的景观观赏性和色彩搭配,12岁以下的儿童也注重功能性与草地的舒适度。总体来说,居民对于居住区的生态效益以及绿地系统较为满意,但是对于景观的美学搭配需要更为重视,由于居民们比较喜欢在绿地内活动,对于功能性包括锻炼活动场地的要求对居民们的满意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对于景观规划设计未来的建议

在追求公园化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中,对于整体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营造与绿地系统的规划在美景魅力之城居住区有着良好的反映,但是在公园化设计理念中的功能性设计缺少,使得草坪空旷,给予居民们健身的场所并不多,更多的是以慢跑道为中心的有氧运动,整体居住区社区的营造并没有显得非常突出。在未来如有改造,更需要注重:第一,对于小区的公共设施小品的设计运用;第二,对于整体的小区景观色彩搭配的重视,是否可以更吸引居民;第三,对于居住区内部水景多进行点状式的设计;第四,对于居住区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运用。

五、结语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与环境塑造尤为重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更为崇尚高质量的生活,对于归属感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加,所以在设计理念上需要以人为本,从住户的需求着手,提炼出居民们所喜欢的空间模式,尊重自然,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把握居住区内部的整体生态系统,因地制宜,这样更能凸显整体居住区的人文环境与地域色彩。在未来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漫漫长路中,景观环境与社区的打造包括对于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势必将会成为景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在创造出美好的社区环境的同时,也共创我们健康、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

[2]丁鴻雁.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6(14):40-41.

[3]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4]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7

[5]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6.

[6]TSU F Y.Landscape Design in Chinese Gardens[J].New York:McGraw-Hill,1988:30.

[7]吴发启,张玉斌,宋娟丽,等.水平梯田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水土保持学报,2003(5):28-31.

[8]张智,林艳,阳春,等.阶梯复合生态床:ZL200720187909.8[P].2008-08-30.

作者简介:

韩贵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周治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生态环境
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基于生态观念的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