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初探

2020-05-29赵园园王慧侠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性化建筑设计技术

赵园园 王慧侠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居住条件上,更关注居住的舒适性、美观性、灵活性、利用性等。为了建造能够让人们满意的建筑空间,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生活、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对建筑空间表达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建筑的技术、艺术与生活存在的联系出发,探讨三者在当代的发展情况,从材料的创新、传统房子的改造、闲置空间的利用以及可移动性多方面举例说明当代建筑可能发展的方向,让建筑设计更好地为人服务。

关键词:人性化;建筑设计;技术;艺术;生活

一、建筑设计与材料创新技术之间存在的联系

面对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匮乏,人们在发展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生态问题,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的空间利用与建筑材料的创新,融合技术与艺术,使其相得益彰,设计出让人们满意的建筑物。建筑设计需要以材料创新为基础,节约资源与能源,现如今出现的3D打印的建筑,掀起建筑设计新的革命。

(一)中国建筑材料從古至今的发展概述

建筑材料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发展。原始人类利用天然的石洞挡风遮雨,石洞被当成天然的建筑物;原始社会早期,除了利用天然崖洞为居所外,人类学会了构木为巢;原始社会晚期,北方出现了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南方则出现了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早期阶级社会的商代,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进入西周和春秋时期,木结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战国时期高台建筑发达,出现了砖和彩画;秦汉时期木结构建筑技术逐渐完善,其中的抬梁式和穿斗式发展成熟,多层建筑增加;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魏晋南北朝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三合土”成为建筑凝胶材料;隋唐时期砖的应用增多,琉璃的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迅速,形成了沥青及沥青改性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涂料、封闭材料和刚性止水堵漏材料共5大类几百个品种,后水泥钢筋广泛用于现代建筑。

(二)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建筑材料经历了几千年的衍变,马义和带领他的团队,发明了3D打印技术的建筑。马义和认为建筑材料必须非常环保,他曾说过:“我们这一代人产生的建筑垃圾,包装材料,城市产生的很多固体废弃物,都要能够做成建筑材料,回到建筑里面,而且可以循环利用。”诚如马义和讲的,我们这代人制造的垃圾已经无法计量,浪费的资源不计其数,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留给我们后代的环境将是不可想象的,3D打印技术的建筑为此带来了福音。

马义和团队研发出的立体打印机,不用工人,几个小时就可以把想要的房子打印出来,节约了人工费,回收的材料可以做成打印机的油墨,循环使用。虽然技术发展到未来没有钢筋,但是碳纤维的硬度是钢筋的20倍,有很好的防震抗震功能。总之,3D打印建筑的优点包括节约材料、强度高、可简化装修步骤、造价相对低廉,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创新。2018年8月31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完善建材科技教育服务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材行业科技教育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会议暨建材行业校(院)长论坛,建筑材料有了新的发展。

二、建筑设计与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

“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积极因子也能不断地现代化,但被现代化的传统部分仍然称为传统,因为它具有延续性。”

(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兴土木,极尽骄奢,但秦朝两世而亡,后汉经休养生息,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传统建筑持续发展,佛教建筑也在此时传入中国;隋唐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时人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又融合外来影响,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北宋《营造法式》的颁布,表明中国建筑已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元明清时期出现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纵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想留住建筑文化的根,就要让建筑与生活结合,以人养建筑。

(二)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传统建筑中蕴含着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上,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拆掉。应天齐在“芜湖古城艺术计划”中发起的万人捡砖活动,唤起了更多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深层认同与体会,他认为古城改建就是要寻找历史和现代之间的平衡。他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对待古代建筑,我们要温和的前卫,匍匐前进的前卫,你的心要和社会现实发生关系。”北京的四合院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有一设计团队把四合院的屋顶进行建筑改造,与现代生活结合。屋顶改造方案从空间的状态上,在屋顶上加以改造,利用龙骨的结构承重,没有提高任何的容积率,不会引发违章安全事故,保证安全。整个团队在描述方案设计的灵感来源时讲到,很多北方的女孩子小时候都有“上房揭瓦”的经历,屋顶改造,让女孩儿可以穿着高跟鞋重温儿时的场景,一览周围的景色。对传统的房子改造,在实用空间中要从传统中去寻找关于未来的全新视角。对于传统的建筑在改造的过程中,哪些东西应该被保留下来,团队领导人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要因项目而异,每个项目有自身的一个特征。”无论是应天齐温和的前卫的论调,还是后者要从传统中去寻找关于未来的全新视角的看法,都认为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就是把现代人的生活空间移植到古代空间中去,这种改造的方法或许应该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闲置地下室的功能改造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解决城市里人口众多和城市规划的问题,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然而很多高楼建筑的地下室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空间闲置,造成了极大的空间浪费。周子书被人们称为“地瓜侠”,他带领的团队在北京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把闲置地下室改成不同功能的共享空间——地瓜社区。地瓜社区连接社区邻里,让当代邻里关系变得和睦亲密,在社区里,人们可以共享各种资源,解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因此,地瓜社区不仅使空间合理化,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丰富邻里之间的亲密性。周子书认为未来社区的发展必须是一个极其人性化和科技化的共享空间,这个想法极具现代性,是另类的传统再生。

三、建筑设计创新与生活

古语言,“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因为古时道路不通且出行方式受限,如果人们想要出游,短途还可以,如果是长途出行就必须暂住客栈或者借住亲戚家,甚至露宿荒野,更不要提随心而欲,逐景而居。现在虽然出现了房车,人们仍然觉得这还不够,因为房车存在通风、舒适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80后葛文俊带领他的团队,实现了更加以人为本的设计——魔术变形屋。他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是随心而变、因需而动的。“因为人类的贪婪,需要什么建什么,但是很多房子经常处于闲置的状态,未来的建筑设计应该用有限的资源,用精巧的设计和科技实现无限的可能性。”他们设计发明的旅行居住的变形房屋功能,3分钟时间就能变出30多平米的房子,兼具移动和住房体验,给热爱旅行的人追逐风景而居的体验。建筑設计创新的功能性就体现为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以人为本是设计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要利用好传统建筑文化就必须要深刻挖掘传统建筑的特点与内涵并进行总结和概括,运用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来;其次,要想在当代生活中取得立足之地,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符合现代的审美趋势,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传统风格做现代化、创造性的改造;最后,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突破传统风格,树立新的现代中国建筑风格,更好地为人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委委.从《礼记》看中国传统造物的生态审美智慧[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3).

[2]钟恺琳.北京四合院改造:传统小院的时髦再生[J].房地产导刊,2017(7).

[3]江水明.传统的再生:当代新中式茶楼建筑设计探讨[J].福建茶叶,2017(11).

[4]刘宁.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

[5]李万军.现代设计:从人本走向审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6]王宗亮.“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访谈  杨维民谈应天奇:一次关于古城的新生[J].东方艺术,2014(21).

[7]陈丽芬.传统的现代再生: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儿童戏剧创作[J].当代戏剧,2016(4).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性化建筑设计技术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建筑设计的困惑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