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帮我一下吧”教学实录

2020-05-29任颖

中国德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铁环跳绳困难

任颖

本文系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人人时时都有可能遇到困难,面对困难不要慌张与害怕,形成积极的心态。

2.懂得求助是生活中必备的基本技能,遇到困难敢于主动求助。

3.学会区分困难的程度,辨析需要求助的情况,树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先尝试解决困难的意识,在困难面前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调查表、一对三角智慧铁环、板贴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交流——人人都会有困难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个游戏道具,你们见过吗?

(出示一对三角智慧铁环。)

这叫三角戏珠,我们来看看怎么玩。

(出示游戏规则:请把两个扣在一起的三角铁环分开,规定时间30秒。)

哪位小朋友想来尝试一下?

(第一次体验:请一位学生上台尝试解开

铁环,30秒倒计时。时间到,学生挑战失败。)

真可惜,挑战失败了!是因为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生:因为铁环太硬,这两個球卡住了,我怎么拉也拉不开。

师:刚刚秒针滴答滴答响着,小朋友们倒数计时,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老师看到你的小脸涨得通红,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生:我很着急。

师:虽然没有成功,但你的勇气可嘉!先回座位去平复一下紧张着急的心情。

(板书:困难。)

刚刚那位小朋友在玩三角戏珠游戏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感到很着急。平时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完成了一张调查表,记录下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并回忆了遇到困难时的心情。大家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记录表内容。

(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呢?

生: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妈妈让我自己扎辫子,但是我总是扎不好。

师:这位小朋友在自理方面遇到了困难。

生:我们这里最近总是下雨,上学、放学的路上特别不好走。

师:难得一遇的连续阴雨天也给大家带来了烦扰,这是出行方面的困难。

生:前一段时间,我的腿受伤了,上学很不方便。

师:能说说有哪些不方便吗?

生:我下课不能去操场玩,上不了体育课,连上厕所都不能自己去。

师: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心情非常的糟糕。

生:我遇到的困难是考试总考不好。

师:她遇到的是学习上的困难。我们现在年纪还很小,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困难,其他小朋友遇到过吗?

(几乎全班举手。)

小朋友们在学习上的困扰可真不少呢,等会儿我们要好好讨论讨论。还有其他困难吗?

生:我遇到的困难是同桌在座位上总是挤我。

师:这是同桌之间经常会遇到的困扰呢!现在这个困难解决了吗?

生:没有。

师:你是什么心情?

生:我有点生气,也很烦恼。

师:这个困难老师觉得你也可以帮忙解决。你觉得你同桌的这个困难能解决吗?

(师询问其同桌。)

生:能,我每次注意让着她一点。

师:你真棒!

你们看,小朋友们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会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会在生活自理方面遇到困难,会在与小伙伴交往时遇到困难,会在身体方面遇到困难……我们时时刻刻都有可能会——

生:遇到困难。

(板书:时时有。)

师:那是不是只有小孩会遇到困难,大人就不会呢?

生:大人也有困难。

师:你们见到过身边的大人遇到困难吗?

生:妈妈不在家,爸爸烧饭就很困难。

生:爷爷年龄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

师:想想任老师刚刚在课前就遇到了一个困难,还请你们帮忙了呢!

生:任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不认识大家,请小组长帮忙发调查表。

师:那你们的老师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呢?

生:有一次,陈老师拿了很多东西去教室,作业本就拿不了了,我帮陈老师抱作业本的。

师:看来,你可能有困难,他也可能有困难;小朋友会遇到困难,大人也会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有困难,老师也会有困难,我们每个人都会——

生:遇到困难。

(板书:人人有。)

二、情境迁移——遇到困难不能慌

师:刚刚那位小朋友玩三角戏珠游戏遇到困难时心里很着急,这位同学因为腿受伤不方便而感到伤心。有没有小朋友遇到困难后哭鼻子的?

(有学生点头。)

说说当时自己为什么会哭呢?

生:有一次数学考试,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最后要交试卷了也没有做出来,我就哭了。

师:小朋友们,遇到困难时,着急、害怕、紧张、难过,甚至流眼泪,这些情绪和行为都是正常的。但是,只是着急难过,困难是不会消失的,有时着急伤心不仅解决不了困难,还会起反作用呢!我们来听听一个小朋友的心里话。

(课件播放音频:我的口算不太好,计算时越紧张就会越慢,如果放松一些就好多了。)

这位男同学的困难是什么?

生:他的口算不太好。

师:你们发现遇到困难如果慌张会有什么反作用?

生:一紧张口算就会做得更慢了。

师:你们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情况呀?

生:妈妈也告诉过我,做数学题时要慢慢想,不能着急。

师:你觉得呢?

(师再次追问考试做不出题目的那名学生。)

生:考试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能着急。

师:是呀,不论什么时候遇到困难我们都不能慌张、不能着急。

(板书:不要慌。)

大家都说遇到困难不要慌。刚才这两个三角铁环打不开时你很着急,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呢?

(再次请上三角戏珠的游戏体验者。)

生:我不能着急,再想办法试试。

师: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真棒!自己再试试吧!

(第二次体验:这位学生再次尝试解开三角铁环,仍旧没有成功。)

那还可以怎么办呢?

(生哑口无言。)

到底怎么解决这个困难呢,同学们也帮他出出主意吧!

生:可以看看这个玩具的说明书。

生:可以找人来帮忙。

师:你觉得可以找谁帮忙?

生:找同学帮忙。

师:这个玩具是任老师带来的,任老师玩起来可拿手了!

生:那可以请任老师帮忙。

师:愿意让我帮忙吗?

(生点头。)

想请我帮忙,你可以怎么对我说呢?

生:任老师,请你帮我解开这两个铁环,好吗?

师:你真有礼貌!当然可以!小朋友们,当我们想请别人帮助自己解决困难时,就可以像他这样说——请帮我一下吧!

(第三次体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游戏体验者尝试解开铁环,最终成功了。)

现在你的心情如何?

生:很开心。

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我终于把这个铁环解开了!

师:你们觉得遇到困难有人帮助,是好还是坏呢?说说看。

生: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忘记带书了,是同桌把他的书借我一起看的。

师:有同桌帮忙解决了困难,真好!

生:我的腿受伤了,是我的好朋友扶我上下楼的。

师:有好朋友帮忙解决了困难,真好!

生:遇到数学题不会做,都是妈妈教我的。

师:有大人帮忙解决了困难,真好!

三、思辨导行——困难来临巧解决

师:你们年龄小,遇到困难时如果有人帮忙,就可以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那是不是每个困难都要请求别人的帮助呢?小咕噜就遇到这个难题啦,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由教材第55页儿歌政编的绘本故事。)

故事中的6个困难哪些是小咕噜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求助的呢?开展四人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分一分类,并轮流说说为什么;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小组代表在黑板上一边贴板贴一边汇报。)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小咕噜遇到屋子冒浓烟、听到巨响时都需要求助。

师:为什么这两个困难需要请人帮助?

第一小组代表:屋子冒出浓烟,可能是失火了,有巨响说不定是爆炸,这些都很危险。

师:如果小咕噜自己解决这两个困难,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第—小组代表:可能会被火烧伤,还可能会死。

师:那该找谁帮忙呢?

生:可以找警察和消防员。

师:解决困难时,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板书:讲安全。)

第一小组认为剩下的4个困难小咕噜都应该自己解决,放另一类。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第二小组代表把“毽子上树”的困难图放在请求帮助一类。师分别询问两组的想法。)

为什么觉得这个困难小咕噜应该求助别人呢?

第二小组代表:毽子如果落在树上,树这么高,小咕噜自己去拿的话,会从树上摔下来的,应该找大人来帮他忙。

师:考虑到解决困难时要注意安全,有道理。

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小咕噜可以自己解决这个困难呢?

(师问第一小组代表。)

第一小组代表:小咕噜不用爬树,可以想办法用东西来取毽子啊!

师:比如说什么东西呢?

第一小组代表:可以用长棍子来取。

师:这个工具不错。看来我们解决困难不仅可以请求人的帮助,还可以借助物品工具的帮助。

衣服丢了、学不会跳绳、迷了路这3个困难还有不同的归类意见吗?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认为迷路时小咕噜也应该请求帮助。本来他就不认识路,如果靠自己找的话,说不定越走离家越远了,而且可能遇上坏人,自己走不安全。

师:第五小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很棒!那第一小组是怎么想的呢?

第一小组代表:迷路的时候,小咕噜不要慌,想想来的时候路过哪些地方、看过些什么,就能找回去了。

师:不论是求助还是自己解决,迷路时小咕噜都不能慌张,要沉著冷静。大家同意吗?

(生点头。)

这个关于跳绳的困难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小咕噜应该自己解决呢?

(师指着不会跳绳的图引导大家集中讨论。)

生:因为学跳绳只有自己练才能学会呀!

师:回想一下自己,学跳绳遇到困难时有谁帮助过你呢?

生:是妈妈帮助我学会跳绳的。

生:是好朋友教会我的。

师: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是不是也帮过大家呀?

生:对,体育老师就教过我怎么换脚跳。

师:看来解决这个困难是可以求助别人的。不过,是刚开始学跳就求助吗?

生:不对,要自己先尝试。

师:那尝试不成功,就请老师和爸爸妈妈天天陪着教、帮着练?

生:也不是,大人教了方法之后,要自己练习。

师:那你们觉得解决学不会跳绳的困难,小咕噜到底怎么做才是最合適的?

生:他应该自己先练习,实在学不会再去找别人教他。

生:要掌握方法,还要每天都坚持练习。

师:我听明白了,小咕噜应该先自己尝试,真的学不会再请大人教一下,但学习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因为别人只能帮忙教方法,但不能代替我们跳。

(师把6个困难的图全部挪到请求帮助一类。)

如果所有的困难小咕噜都请人帮忙,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如果什么事情都找人帮忙,长大以后自己就会一点能力都没有。

生:不能这么依赖别人。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教会了小咕噜怎么区别困难、解决困难。再来聊聊大家都很困扰的学习困难吧!

(出示班里同学的困难调查表中的困难: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

这个学习上的困难是我们班的小袁(化名)同学遇到的,也是大部分小朋友的烦恼。该不该请人帮忙呢?

生:我觉得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应该自己思考。

师:靠自己思考来解决有什么好处?

生: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记得更牢,我们的做题能力也会越变越强。

师:但是如果真的自己试了很久也解决不了呢?

生:我认为还是可以请人帮忙的,平时我不会做数学题都请妈妈教我。

师:你有亲身经验呀!那你觉得找人帮忙有什么好处呢?

生:有了妈妈帮忙,我很快就做出了数学题。

师:看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那是把妈妈告诉你的答案直接写下来吗?

生:不是,还要弄懂才行,不然下次遇到这个题目还是不会做。

师:嗯,请人帮忙不是为了获得答案,而是为了学习方法,对吧?

小朋友们真棒,已经学会了巧妙智慧地对待遇到的困难。

(板书:我们巧面对。)

这节课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遇到困难时不能慌张,更不能哭。

生:我知道了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生:我知道了遇到有危险的困难,要注意安全,向别人求助。

生:有些困难是要我们自己解决的,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大人。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把大家的收获汇总起来,就是一首儿歌。

(课件出示儿歌:人人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能慌。勇敢面对先尝试,解决不了再求助。如果危险要自护,注意安全不鲁莽。)

其实,具体如何请求帮助也是很有学问的,下一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教学反思]

创设体验情境,激发情感认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导行,而要让学生“行动”必先使其“心动”。那在课堂上到底如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呢?我创设了一个贯穿整节课的“解环游戏”体验活动。而我之所以选取游戏场景创设体验情境,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以游戏、表演为主的活动特性。课堂上,学生破解三角铁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亲历、实践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真实面对困难一真切感受困难一真正解决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借助适时的追问促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活经验与真实内在感受的“碰撞”与“对话”,令思维与情感活动既丰富又深刻。通过游戏体验,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学知识内化为对困难最鲜活的认知和感悟,自然而然地对本课学习主题产生认同感,为全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并点燃要去迎接困难、克服困难的意念。

勾连实际生活,感知困难特性。由于年龄和能力等因素,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也意味着在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困难的认知并不是一片空白。我觉得,学生在生活中对困难已有的认知正是开展本课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我在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关于困难的调查表,请大家记录下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并回忆遇到这个困难时的心情,用以收集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着调查表的课堂交流,使得那些零碎的、孤立的生活经验得到了系统化的整合与提炼,有利于大家对“困难的特点”形成比较完整全面的认识:学生们感知到学习、游戏、生活自理、同伴交往等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遇到困难;无论是自我还是他人、学生还是老师、孩子还是成人、年轻人还是年老者,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将课堂活动中的典型经验与日常经验融合起来,在游戏体验、案例分析、自我反思中不断进行有效迁移,逐步理解遇到困难时的正确情绪应该是怎样的,从而形成“遇到困难不要慌”的积极心态。

开放活动空间,培养变通能力。实践智慧强调儿童对生活情境的切身整体感受,是一种融合性的能力,尤其讲求灵活与权变。试想,如果课堂教学中总是呈现单一的方法、固定的答案、标准的程式、狭小的思维空间……学生又怎么能培养出变通的能力呢?因此,教学活动一定要想方设法开放。这节课中,我在“小咕噜巧对困难”这个环节力求实现多方位的开放:开放地呈现问题——小咕噜遇到的6个困难不是逐一提出来的,而是一下子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开放活动的过程——教学时我选择了小组活动,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中实现多向互动;开放问题答案——关于“哪些困难要求助,哪些困难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小话题折射出大社会的价值多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意见分歧,出现道德认知上的碰撞。通过交流辩论,他们一边比较一边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水平更高层次的道德信念,从而达成共识,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开放教师评价——在小组汇报分类情况时,我避免使自己成为替代学生思考的“价值裁判”,努力在积极引导和尊重儿童之中寻求平衡。此外,我还尝试了开放教材内容,以“小咕噜巧对困难”的教材话题为起点,顺应学情筛选教学素材,贴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又挖掘出“数学题不会做”这个学习上的困难作为典型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应对困难的实践智慧。

责任编辑 孙格格

猜你喜欢

铁环跳绳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奔跑的铁环
跳绳的起源
滚铁环 等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NO.10 跳绳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