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新进展
2020-05-29于波李波
于波 李波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起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十八大以来,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全面深化,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古老文明的重要“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其所引导的传统文化转型途径,也由重视对传统文化“外在批判”的旧阶段,步入了关注文化“内在创新”的新阶段;并且还深刻体认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防止出现文化传承断裂危机,促进文化成功转型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定位;途径;独特优势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06-0036-05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传统文化曾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中华民族在长期地实践奋斗中积累了无数智慧结晶。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秉持科学客观的态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紧紧把握传统文化的时代定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一、科学定位:从“历史遗产”到“文化基因”
近代以来,随着国力衰微,向来令国人引以为傲的古老的传统文化思想也逐渐走下神坛,国人在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与批判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诸如“洋务运动”“文化大革命”“全盘西化”等,这些思想使得传统文化危机愈演愈烈,以此为指导的社会变革活动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辩证理性的态度。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534,“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1]708。他非常重視传统文化这份“珍贵的遗产”,强调新文化与旧文化是它们在各自所处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是在“旧”中发展而来,并且依据唯物史观给“文化”下了个经典性的定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663。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科学的,以“观念形态”来理解文化的本质无疑在文化反省中具有批判性,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709。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它的生发源泉,是其重要的载体。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文化并且“带有我们民族的特征”[1]706,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在对传统文化的文化反省中,毛泽东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为新事物成为中国的主导文化,而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1]699。在文化领域中两者的斗争性,使得传统文化走向了自身的对立面,使得传统文化表现为“他者”。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脱离历史与现实而形成发展,因而,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遗产,要通过批判地继承来发展“新文化”。毛泽东曾提出经济建设的发展必将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并迎来文化建设的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化,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遗产,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愈加显现出来。历史证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站在新方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统文化产生新认知、进入新境界,强调传统文化既是古老文明的“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3]。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反过来又塑造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抛不下、丢不掉和割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5]14。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发源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于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孕育和发展的中华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新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新的科学定位,“文化基因”不同于“历史遗产”,它是对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创造的文化的自我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它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不同于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所处的革命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在文化领域内,同一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展现出和谐状态。儒家思想愈加远离了它极力维护的政治现实,其意识形态性质愈弱,自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便愈加凸显,旧中国的灭亡将儒家思想从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它得以产生并制约其发展的“旧政治”,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进性的部分得以展现出来。从“旧政治”中解放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每一个成员所接受和学习,这种文化的继承成为每个成员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内在于每一社会成员的活动之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推动着传统文化不断转化和发展。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的精神根基和框架尚未超越在“轴心时期”所奠定的基础,这些精神根基正自觉地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期”的观点,深刻阐述了古代中国塑造的传统文化是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每一分子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6]。“文化基因”这一科学定位,充分展示了在当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往的传统文化正在自发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内容、形式和要素等更加具有现代性,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时代中被自觉地赋予了新的内涵。
党在文化反省中对传统文化从强调“历史遗产”到强调“文化基因”定位的转变,更加符合新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好比人之骨骼,在中华文化中起支撑作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如人之血肉,塑造全面发展、健康的人体,传统文化就是人体每个细胞中的基因,它内在的精神追求、精神标识表达在骨骼和血肉之中,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则是三者统一的存在形式,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进程之中,三者相互依存,共同塑造、完善和发展中华文化。
二、转型途径:从“外在批判”到“内在创新”
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文化转型时期,即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这种文化转型同它自身的文化危机相伴相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危机在明末开始萌芽,直至西方以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内源性文化危机和外源性文化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得国人在传统文化的危机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反省或文化批判理论,这些文化批判理论的争论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使中国传统文化从此走上了一条科学的转型之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切新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在历史上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但是长期被封建统治阶级把控,成为统治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工具,直至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农民的革命战争”才有了新变化,中国文化才有了新出路,有了属于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和学说,即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要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拒斥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8]147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被每个社会成员接受和学习,才能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的良好氛围,“新文化”才能在与“旧文化”的斗争中孕育并且走向成熟。毛泽东阐述了“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矛盾的斗争性,但也在两者矛盾中深刻论述了两者的统一性,“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70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意味着在满足新文化发展的需要、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将在这种批判性继承中实现自我的文化革命,突破“旧政治”“旧经济”的藩篱。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危机使得传统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转型方式,一是内在的创造性转化,二是外在的批判性重建。历史实践证明,农民和手工业工人虽然是创造文化的阶级,但也有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内在的创造性转化已经不能使传统文化走出危局。正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刻批判,方使得传统文化走上转型之路。这种转型途径是典型的外在的批判性重建,由外来的新文化精神同本民族被批判和改造过的文化要素的整合,构成一种新的文化。
迄今为止,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过程,依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道路轨迹,大致分为“文化革命”“文化满足”“文化强国”三个时期。但从文化转型途径的角度出发,又可以分为“外在批判”和“内在创新”两大阶段。外在批判阶段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革命年代完成“文化革命”,以及后来的国家建设年代满足自身文化需要的时期。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文化要素起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作用,并且主导着传统文化的转型,“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1]697-698。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在新的制度条件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批判和继承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是不容易的,往往会经过摆来摆去甚至完全歪到一面才最终从自己的错误中醒悟过来”[9]。直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完成了在文化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对传统文化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批判继承立场,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总之,在这个阶段,传统文化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的外在批判,形成自我转型所需的适当的张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创新阶段。传统文化的内在创新阶段是在外在批判阶段基础上的继承和开拓,没有外在批判阶段,就无法形成内在创新阶段所需的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依赖于外在的批判性重建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更应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创造力,不断以新的文化创造去超越原有的文化束缚。传统文化的转型途径的转变,亦是传统文化全面的质的飞跃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同时也是被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所接受和学习的过程,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自觉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新的自觉的文化,自觉地创新和创造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社会历史条件的部分,传统文化转型进入更深层次。这种转型是文化通过内在的自觉的文化要素同自在的文化要素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自我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5]7。这句话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在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近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内在的强大创造力。其次,在现时社会中,中华民族面对文化领域内各种冲突、危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创新和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再次,就思想文化领域内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仅起指导作用,而且作为一种理论被中华民族所认同,成为中华民族自身的自覺的文化因素,实现了由外来文化因素到自身文化因素的转变,这同时也在侧面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转型过程中内在的创造力。新时代以来,面对文化领域的新状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从依赖于外在文化的批判性重建走上了自我的内在创新之路。
三、独特优势: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成功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扎根、成长并焕发出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5]7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一般而言,文化转型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尤为困难的是,可能导致文化“逐渐失去其自身的一致,而陷入断裂的危机”[10]。而中国作为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国,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5]83。正是依据着中国人数千年来所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有效防止了文化传承的断裂危机,保持了自身发展的连续性。这主要表现在:
(一)知识智慧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契合性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建设我们的新文化,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珍惜民族文化的新颖形式与独特风格,契合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蕴与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11]。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较多地运用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语句,这是在概念层面借言赋意、思维层面耦合再造、价值层面溯本开新[12]。有的学者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学说中包含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儒家伦理中的理想与封建社会的现时是分裂的。”[1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将传统文化从枷锁中解放出来,自身所具有的普遍价值得以展现。不同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使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更加具有时代价值,促进了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二)理性思辨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性
理性思辨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优势特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变”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早在《易经》中就已经建立起的这种思维风格,传衍至今,依然影响深远。田辰山认为,中国这种特有的“通变”思维,“提供了‘辩证哲学发生的基础,融入马克思主义的dialectics(辩证法),发展成为一种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定形式”。并且他认为,正是这一特定形式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克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哲学难点[14]37。“通变”思想本质上是辩证的,与唯物辩证法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在毛泽东看来,孔子思想中有辩证法的很多因素,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至于‘两点论,毛泽东自己说是从《易经》上来的”[14]138。“通变”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均反对形而上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典故都是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维形式的共通性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引导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优势。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全面深化,给予传统文化科学的新定位,指出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新道路,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促进文化转型的独特优势,使党的传统文化观更加切合新的历史方位。展望未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由传统走向现代,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层次复归。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6.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10-15(2).
[4]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EB/OL].[2014-10-14].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4/c64094-25827156.html.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颜炳罡.中国文化特征及其“转化创新”的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7,(8):10-17.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8]毛澤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9]陈先达.静园论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88.
[11]郑黔玉.毛泽东关于文化民族性的思想及现实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4,(1):1-6.
[12]王秀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述评[J].理论视野,2014,(4):27-31.
[13]陈先达.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37.
[14][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2):5-7.
责任编辑:邓小龙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干部政德教育研究专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研究”(19CZDJ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波(1994-),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李波(1978-),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