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新时代视域下的大国公民及其教育
2020-05-29朱海龙
朱海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和中国梦深入人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国势之强由于人。”新时代对未来公民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造就大国公民正在成为全球教育战的略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凝聚全社会力量聚焦公民道德教育。
一、大国公民的身份界定与特征辨识
公民是主权国家中依照宪法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的平等社会成员。大国公民是法律与政治意义的交集概念,源自公民社会,却又明显超越一般公民。他们不是局限于生活在国土面积辽阔、经济发展优越、政治地位显赫国家中的社会成员,而是更多地表现在政治信仰、价值观、责任意识、道德水平、能力素养方面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优异性特征的高素质时代新人。未来大国公民在展示、维护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公民形象、文化形象、法治形象、道德水平,建构国家软实力,以及处理关涉国家利益的国内外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他们有着鲜明特征和社会价值,具备高辫识度,其身份特征并非由雄厚国家实力自然赋予的,而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系统地培养实现的。
(一)“精气神儿”是大国公民的气质特征
大国公民的“精气神儿”源自公民的大国自信、大国心态、大国风范和大国情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历经改革开放,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了丰硕建设成果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每位公民的精神状态,而公民的“精气神儿”就源自社会的发展变革,反映社会价值动向,预示未来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诠释了蓬勃发展的国家需要公民具备何种精神状态,清晰勾勒出大国公民自信的内容来源。作为大国心态的表现形式,大国自信是铸就大国心态的首要元素,人类发展进程中,大国的成长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大国风范是大国心态的外在延伸,更多地指公民的文明行为和言语谈吐。公民素养的显性表现即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和言语,即公德以及君子慎独式的私德,公民在国内外的言行举止正是检视公民是否具有大国风范的立体指标。从遵守交通规则、卫生习惯、文明礼仪、救助他人到出境旅游,尊重当地文化风俗、法律规范等都是公民省思、教育的具体内容。大国情怀则是大国自信、大国心态、大国风范的逻辑延伸与意境表达。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是区分大国公民和一般公民的标识性特征。大国公民堅信社会有这样一种共同体统一于对人类的共同观念之中,“这种共同体统一于对人类之善的共同理解以及德性的共同实践。”所以,他们在行动中“有超越自身利益的勇气,从全球治理的视角看问题”,最终生成从“自我”到“他我”,局限国内到展望国际的宽广视野和内心格局。大国自信、大国心态、大国风范和大国情怀四者层层递进,互为因果,构成了大国公民“精气神儿”的气质特点和结构逻辑。
(二)认同意识是大国公民的信念特点
较之于一般公民,大国公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认同、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的坚定信守以及坚决执行上,成为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建设者和国家利益的积极维护者。在公民诸多认同中,国家认同是首要和基础的,也是公民身份认同的前提条件。黑格尔指出,“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才有了公民合法身份的可能,足见二者的依存关系。政治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政治文化等政治治理形式与内容的肯定和遵从。文化认同是指公民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倾向性和价值归属性认可,它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交叉和支持关系,而心理认同侧重的是公民对以上四种认同的悦纳和真实反映程度。
五方面的认同环环相扣,支撑着新时代大国公民的信念结构,使他们无论身处国内外的风云变幻,还是面临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解构浪潮,都能够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四个自信”,坚信并追随国家理想而不迷失自我。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国际事件均涉及公民价值观认同问题,如美国种族矛盾下的社会撕裂、英国宣布“脱欧”后的国家震荡、欧洲社会中右翼力量的崛起、日本军国主义躁动等,不仅扭曲了国家的发展道路,也给公民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此时,公民如若没有在国家制度、意识形态、自我身份、民族文化以及心理上的坚定认同信念,国之体将不固,民之本将无存,大国公民的造就便成了水中之月。
(三)责任担当是大国公民的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举世公认的大国,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深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还将持续发挥领导作用,提供中国方案。这就需要能够履行中国责任、维护中国利益、扮演中国角色、综合素养优异的大国公民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深入参与到国内外建设事务中来,把国际责任、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公民责任落实到具体建设实践上。公民“必须树立一种设身处地地为实现别人的权利着想的责任意识”,自觉抵制各类不良风气,传播正能量;主动投身国内国际的建设服务,用大国公民的热心服务架起一道人心相通的无形桥梁。
大国公民具有强烈的国家使命感,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社会荣辱为己任,投身到火热的建设事业,形成从事实认知到价值认同,继而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饱含使命感的责任伦理文化,既有期待国家强盛,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志,对自我正心、诚意、修身的责任,也有对家庭的齐家使命。国家的社会精英们正是在责任伦理文化的浸润下培育起大国公民的使命自觉。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是默默奉献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那些“最美中国人”,都用一生的奋斗诠释了大国公民使命感的现实担当。随着社会变迁,使命感不仅是大国公民发自内心、践行于生活的文化自觉,也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隐性力量。王选汉字输入系统、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量子通信、北斗导航、高铁、天眼FAST,5G信号系统、AI人工智能等,没有一代代大国公民肩负使命感的奋斗,就无法诞生具有中国智慧和话语权的建设成果。
(四)复合型素养是大国公民的能力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着重指出,既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也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際化人才。这是我国对大国公民素养提出的新时代要求。在素养结构中,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核心,优异的道德素养是基础,突出的社会事务能力是关键,前瞻的国际视野与外语能力是保障。具备以上能力素养,大国公民就能够更好地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展示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公民形象、文化形象、法治形象和道德水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形象大使。
英格尔斯断言:“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的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甚至掌握话语权,世界大国不约而同地把公民的能力建设作为重要依托和突破口。培养具备复合能力和素养的大国公民则是重中之重,各国竞相提出本国的公民教育规划,希冀以此把握国家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所以,我国要持续保持大国实力,终究要依托具有高度复合型素养的大国公民这一珍贵战略资源。
二、大国公民教育:未来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
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征程,我国公民的文化教育、公民意识、精神面貌均有显著提高,但依然面临诸如疫情期间拒绝配合隔离、共享单车频遭毁坏、霸座现象不断出现、底线失守事件屡禁不止等一系列社会道德新挑战,为扭转这一现状,培养大国公民正是一剂良药。“有效的公民身份依赖于一种严格而可行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既是国家长远战略,也是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急功近利与萎靡不前均非可取之策,理应遵照教育规律,从制定教育规划和明确实施路径两个层面入手,逐步推进:
(一)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大国公民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
1.顶层规划,前瞻设计,先行先试。未来大国公民的培养首先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前瞻设计和周密的顶层规划。我国已经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一批里程碑式的教育文件,但尚未推出针对全面培养大国公民的专门指导性文件和顶层规划方案。对大国公民的概念界定、理论形态、内容边界、教育评价、未来发展等前沿教育问题还没有进行前瞻性设计,不利于当下以及未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保持竞争力,有必要从优化国家战略角度出发,着手制订、完善大国公民培养的系统方案,并在改革实施中具体修正完善。
2.中央统筹,地方配合,上下联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才是保持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能量之源,人才的培养需要中央统筹协调,推出系统的国家战略规划,地方政府则要积极配合,调动区域力量,整合资源,依托本身地缘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教育水平,出台地方的公民教育规划,量身打造具有鲜明特征的大国公民。如东北可面向东北亚,西北面向“一带一路”国家,西南面向东盟,东南面向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亚太地区、中部积极承接以上四个方向的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国际视野开阔、掌握多门外语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地方政府需审时度势地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为培养品德高尚、素养优异,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国公民谋篇布局。
3.重视差异,精准培养,阶段实施。正如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样,我国区域教育水平也不尽相同,这是实施大国公民教育过程理应正视的问题,需要依托精准培养、阶段实施的思路予以破解。人文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水平高的省份,同一省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应承担更多的公民教育责任,尽早培养一批具有高度复合型能力、能够代表本省整体发展水平的大国公民。另外,在公民群体上,实行精准培养,如先从教师、公务人员、科研人员、外资公司从业人员等群体切入,对他们施以更高层次的国民礼仪教育、国际政治教育、外语语言教育、国情省情舆情教育,尽早提升这类公民群体的综合素养,进而推至其他群体,将其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大国公民。公民教育非一日之功,尚需在重视差异、精准培养的基础上,分批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
(二)适切的培养路径是大国公民教育成功的关键
1.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的融合教育模式。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业已形成的教育共识。学校教育不仅培养公民的健康人格和美德,而且还在传授基本课程之外,通过学校结构、组织和风俗习惯等对公民进行社会化教育。但各级各类学校不能成为唯一阵地,政府、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力量如若被无视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理应将四者结合起来,实施“校内+校外”全要素、全方位、全系统的教育。大国公民的启蒙培养在于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周期是终身的、动态的,公民教育的成果反哺社会发展,形成周而复始的良性互动。可以说,没有联合教育模式,大国公民的诞生就没有丰厚的土壤。
2.课堂讲授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学校课堂作为公民教育学识性内容的讲授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是从小学至大学全过程教育中最理论化、体系化的教育场域。也正是由于其学识性教育特点,在客观上,形成了与现实生活的无形阻隔。为此,需与社会生活充分融入,通过生活实践来验证,展现课堂讲授内容的正确性。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论断可谓入木三分,公民教育应该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如何生活?
“公民只有‘参与,才能成为公民。”学生可以依据年龄、身份和能力特点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其他群体可以通过社区机构广泛参与多样的公益服务,通过国家志愿服务平台参与代表国家意志的国际服务活动,培养公民积极向善的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风气。课堂讲授与实践平台相结合的公民教育方式实现了对两种教育路径各自不足的相互补位,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理根基扎实、生活实践能力突出、社会服务水平过硬、“接地气”的大国公民。
3.线上与线下教育共同发力。资讯化时代,公民生活已经与线上网络相互嵌入,步入“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交互状态,忽视线上网络教育资源以及自媒体教育力量并不可取,适宜之举是把线上的网络教育与线下的生活教育整合起来,发挥骤合效应,提升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对每一位公民进行教育以及公民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是线上、线下双渠道公民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当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
政府和社会要做线上与线下教育中正能量传播的谋划者和鼓号手。坚持抵制黄赌毒等低俗网络文化,传播激荡人心的社会正能量,讴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确保公民线上生活风清气正。线下生活则要加强公民道德价值观引导及规范执行,公民自身则应积极遵照道德标准,开展自我教育,在生活中践行道德。线上、线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共同发力就能缔造一个“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行为体现公民精神的社会”,为大国公民的培养提供虚拟与现实的双向健康环境。
4.“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互通借鉴模式。全球化时代推动了人才与信息的全球流动,公民教育在流动过程中取长补短,可由“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路径实现公民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亚投行的成功运营,中欧合作、中非合作、东盟合作的持续深化,中国技术、中国资金和中国智慧正在使合作国家与我们实现“道路相通、语言相通、民心相通、信息相通”,稳步迈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在此背景下,具有高度复合型素养的大国公民正是合作路上的关键成功要素。国家需要经由国内“走出去”和国外“请进来”的互相借鑒的双向渠道,有重点、有目标、有规划地培养服务于国内建设和国际合作的大国公民。同时,积极引进域外国家在公民教育领域的先进内容、成熟方法等为我所用,使公民教育在“你来我往”的互通流动中实现,在取长补短的借鉴中提升,在服务实践的生活中展开。
“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公民是国之根基,大国公民是国家长期繁荣稳定,保持大国实力、大国形象、大国尊严的力量之源。雅斯贝尔斯指出“精神命运必然决定教育内涵”。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毋庸置疑,从一般公民到大国公民,不止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存在意义的跃升,是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未来公民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责任编辑 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