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应急护士的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培训需求质性研究

2020-05-29胡琳娟刘建英

广西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隔离病房公共卫生受访者

熊 倩 何 琳 胡琳娟 刘建英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1 产科,2 护理部,3 感染科,德阳市 618000,电子邮箱:289702733@qq.com)

自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1-3]。由于疫情迅速蔓延,COVID-19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社会性、突发性、多样性、危害性等特点,疾病发展不明确、数量不确定,影响着社会稳定和人类安全[5]。重大传染病疫情出现时,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组建一支人力充足、反应迅速、技术精良的应急护理队伍,是确保应急救护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6]。阚庭[7]针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制定了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项目,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针对医院应急护理队伍的培训方案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我院作为基层定点收治COVID-19的医院,需从临床各科室调派护士,组建成临时护理团队以应对本次突发疫情,但护士缺乏应急救援经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参与COVID-19救治工作的应急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应急护理队伍对于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需求,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在某市定点收治COVID-19病房工作的护士及护理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护士纳入标准:(1)在隔离病房工作时间≥14 d。(2)护理管理者纳入标准:① 中级及以上职称;② 具有隔离病房的管理经历或应急救援护士的培训经历。样本量以“资料达到饱和”为原则,即分析资料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8]。本研究共纳入10名护士(N1~N10)、3 名护理管理者(N11~N13)。其中男性1名,女性12名;年龄26~47(33.92±7.11)岁;护理工作年限4~25(11.46±7.46)年;本科12名,大专1名;护士1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10名护士中有4名责任组长。所有受访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自愿参加。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n=13)

1.2 研究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目的制定访谈提纲,主要问题包括:(1)您觉得在隔离病房上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2)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应急护士进行培训,才能胜任隔离病房的工作?(3)您觉得可以采用哪些培训方法?(4)您觉得培训结束后应考核哪些内容,分别采用什么考核方式?由于本次访谈处于疫情期间,因此访谈方式为电话访谈。研究者在访谈前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及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并承诺匿名原则。访谈以了解受访者基本情况开始,整个访谈围绕访谈提纲进行,经受访者同意后全程录音,根据访谈内容及时追问、复述和澄清,尽量保持语言中立。访谈时间为30~45 min。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转化为文字。将文稿返回给受访者核实,确认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

1.3 资料整理分析 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9]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1)仔细阅读所有记录;(2)析出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编码反复出现的观点;(4)汇集编码后的观点;(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备忘录;(6)总结归纳出共性的观点;(7)返回参与者处求证。

2 结 果

2.1 护理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2.1.1 专业知识

2.1.1.1 理论知识:武汉多名参加救治COVID-19患者的护士表示知识储备不足、专科知识缺乏[10-11]。本次调查中受访者也指出应进行院感相关基础知识、常见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安全防护与隔离、感染控制、COVID-19预防及诊疗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N7:“需要进行院感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N3:“学习自我防护的知识,以及患者隔离相关的知识。”N1:“学习发生体液和血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N5:“我们需要系统学习COVID-19的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传播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给予病人更好的治疗和护理,同时也保护自己不受感染。”

2.1.1.2 技能操作:王永华等[12]对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个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穿戴多层手套、常规护理操作等个人防护的技能培训实现“零感染”目标。肖巧玲等[5]在进行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时强调,护士必须穿戴防护服进行急救技能、静脉留置针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及使用呼吸机等。本次调查中受访者也提出了有关技能的培训需求。N6:“穿脱防护服必须培训。”N11:“掌握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也很重要。”N2:“需要培训抢救相关的操作,比如心肺复苏,还要培训团队配合抢救。”N1:“学习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使用,吸痰等操作。”

2.1.2 综合知识

2.1.2.1 心理学知识:研究显示,奋战在抗击COVID-19一线的护士,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存在恐惧、担心、紧张情绪[10-11]。加强医护人员的日常心理学教育,可以帮助其缓解和消除灾难带来的心理应激障碍,有利于医护人员在应激状态下重新调整自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在工作中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13]。N8:“做好心理建设,让护士既不恐慌,也不轻视,相信只要做好防护,操作恰当,不会有问题。”N2:“病人目前大多数处于焦虑的状态,现阶段除了做好治疗、护理工作,还需要对病人进行面对面的心理疏导,让病人以轻松、开心的心态接受治疗。”N12:“应该培训如何进行心理减压,在对自己进行解压的同时,还需要疏导病人。”

2.1.2.2 沟通能力:为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应加强护士沟通技能培训,并将困难情景沟通作为培训的重点[14]。隔离区病人心理状态复杂,敏感、焦虑、易激惹,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要求较高,本研究中的受访者均表示应提升沟通能力。N7:“病人最初被诊断COVID-19时处于否认期,拒绝治疗,隔离了几天后,会变得比较暴躁,我跟病人沟通时会很小心,担心病人情绪激动,做出伤害我们的行为。”N3:“我的经验不足,很多沟通技巧都要跟高年资老师学,经常哄着病人,鼓励他们,让他们高兴,配合治疗。”N6:“病人很抵触被隔离,需要时刻注意沟通方式,不能激怒病人。”N5:“我们与病人沟通时,需要有爱心、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关心病人。”

2.1.2.3 应急能力: 隔离病房的护士需第一时间独自应对污染区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因此需对护士进行各种应急预案的培训,如病情变化、病人暴力行为、病人自杀等,要求护士能够快速反应、准确处理。N2:“我2009年在隔离区护理甲流病人时,就遇到一个欲自杀的病人,当时只有我一个护士,还好及时发现,把病人拉住了。”N12:“夜班时,病人如果需要抢救,需要护士第一时间识别病情,快速反应、处理,这方面的培训很有必要。”N10:“夜班只有一个人在污染区,如果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或者伤害护士,都只有自己处理,外面的老师进来需要时间,这对应急能力要求很高。”

2.1.2.4 隔离病房相关制度、流程:肖巧玲等[5]根据历年突发传染病的经验和隔离病房的特点,重点梳理并完善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和流程,每年对机动护士进行培训。本研究受访者也表示需要培训隔离病房的各类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等内容,从而能够使支援工作规范化、程序化。N9:“没有在隔离病房上班的经验,不知晓隔离病人的标本运送、医疗废物的处理及运送等流程。”N4:“刚开始去病房的时候,对各班工作职责不是很熟悉,怕漏做事情。”N5:“隔离病房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的培训应该常态化,这样比突击培训效果好一点。”

2.2 护理人员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2.2.1 多形式理论培训:研究显示,医护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由专业师资采用教室授课、学术会议、讲座等进行理论培训,较少选择自学[15]。本研究中受访者提出,疫情期间可将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除采用面对面的理论授课外,还可利用微信群、317护等平台进行线上培训。N11:“有必要实时在线更新COVID-19的相关预防及诊疗指南,让护士进行系统学习。”N6:“传染病相关知识、常见传染病的基础知识这些专科性很强的内容,可以由院感科、感染科进行集中培训。”

2.2.2 多形式实践教学

2.2.2.1 实操培训:本研究中,受访者表示日常涉及少的操作需进行实操培训,如个人防护设备穿脱、穿戴多层手套进行静脉穿刺、穿戴防护服进行抢救等。N1:“有必要自己亲自穿、脱防护服,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尤其脱防护服,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发生感染。”N4:“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戴双层手套,使得操作变得很困难,很多时候穿刺2次才能成功,平时的技能培训可以在穿防护服的条件下进行。”

2.2.2.2 情景模拟演练:情景模拟演练是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16]。情景模拟演练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用的培训方式之一,有利于护士掌握工作流程,提升专业水平[17]。N9:“在隔离病房启用前,护理部在隔离病房实地培训了病房分区,以及物资传递、护士治疗时的行走路线等,我没有轮转过感染科,这对我来说很重要。”N2:“疫情结束后,日常的机动护士培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方法,让护士实实在在感受病区分区以及各种操作后的手卫生执行时间,这样才能提高院感意识。”N13:“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进行培训,护士进隔离病房工作前先熟悉病区的工作方式,可以缓解其紧张害怕心理,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2.2.3 应急演练:编制应急预案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可以发现预案和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通过演练可以全面了解应急梯队成员的应急救护能力,随时调整训练计划、预案和流程,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18-19]。N13:“需要制定抢救病人时团队配合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N10:“我们需要病人自杀、病人走失、病人暴力等行为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培训,这样大家在工作时,遇到突发事件不会手足无措。”N1:“需要关于职业暴露处理的应急预案演练,大家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2.2.2.4 轮转科室:本研究中,受访者表示机动护士需要轮转感染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呼吸科等重点科室。N13:“护士去隔离病房上班前,可以先去感染科上班,过渡一下。”N12:“需要将轮转感染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作为机动护士的常态化培训。”N11:“明显可以看出,轮转过感染科的护士上班时状态更从容,作为管理者,不用太担心。”

2.3 护理人员对考核形式的需求

2.3.1 理论测试:本研究中所有受访者均表示需要进行理论测试。N3:“通过理论考核可以知道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N13:“理论考核过关,才能上岗。”N6:“肯定要经过了理论考核,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掌握,才知道应该针对性地学习哪些内容。”

2.3.2 操作考核:本研究中所有受访者均表示需要进行操作考核。N4:“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等这些操作需要考核。”N12:“需要在真人上考核盲穿,需要一针见血。”N7:“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这些防护装备的穿脱考核过关了,我们才能踏踏实实上战场。”

2.3.3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种多战式综合考核方式,重视考核者对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20]。N11:“我们可以设置标准病人,对隔离病房涉及的重点操作、工作流程都逐项进行考核。”N13:“可以采用OSCE方式进行考核,这可以了解护士对各个操作、流程的掌握情况,真正考核后,她心理也放心,对隔离病房的工作不再那么陌生。”

3 讨 论

3.1 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应系统化、常态化 研究表明,护理部通过对机动护士进行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有利于护士将应急流程、风险防范和团队协作融为一体[5]。张昕等[21]总结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组织与管理经验后指出,应急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要常态化,需定期进行单人/团队培训,训练护士的身体素质、应变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借鉴阚庭等[7,12]的研究成果及培训经验,结合本次访谈结果,笔者建议基层医院可从以下方面对机动护士进行常态化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培训:(1)理论知识:传染病防控基础知识(含传染病的感染过程和发展阶段、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常见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安全防护与患者隔离(含标准预防、空气传播的防护与隔离等)、感染控制(含感染病区的设置、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全球近年来发生传染病的基础知识;(2)技能操作:急救技能(含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等)、个人防护设备(含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穿脱、标本(含呼吸道、粪便、静脉血标本)采集、基础操作(穿戴防护设备进行静脉穿刺、气管切开护理、吸痰、呼吸机的使用等);(3)隔离病房相关制度及流程:如标本转运流程、出入院流程、病人转运流程等;(4)心理学教育:含心理疏导、心理安抚等内容;(5)沟通技能培训:含职业道德培训、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培训、耐心倾听能力及技巧等[22];(6)应急能力培训:对各类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应急预案及隔离病房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培训。

3.2 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培训与考核方式应多样化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客观要求,必须注重培训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强调培训考评的规范性和有效性[23]。本研究中受访者表示,需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此外,还需增加情景模拟演练、应急预案演练、轮转相关科室的培训方式。黄飞等[24]从SARS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中总结得出,我国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急管理应健全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因此,建议基层医院对应急护士进行培训时,应切实将理论结合实际,采用情景模拟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等方式,模拟隔离病房可能存在的各种阻碍,让应急护士培训时即进入“战时”状态,真正做到疫情发生时,招之即来、来之即战。考核方面,本研究中受访者特别指出可采用OSCE站点方式进行考核。研究表明,合理设计OSCE并将其应用于护士临床能力评价中,不仅能全面、客观、灵活地评价护士能力,还能使临床护理管理者、教育者认识到当前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5]。因此,基层医院进行培训时,可模拟隔离病房的区域设置环境,或者有条件的医院可直接在备用的隔离病房进行多站点式考核,可采用以下路线:(1)进入清洁区穿戴个人防护用品;(2)在污染区采集静脉血、呼吸道标本;(3)标本转运;(4)在病房缓冲间脱相应的防护装备;(5)在半污染区脱相应的防护用品。各站点内可将其他操作纳入考核,也可设置沟通、应急等方面的障碍,测试应急护士在临床场景中的临床应急能力。

综上所述,为培养一支面对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反应速度快、实战能力强的应急护理队伍,各医院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应急护士进行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既保证有效救治患者,也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不受到威胁。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本研究的受访者仅局限于某医院,今后需要进一步选取不同医院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隔离病房公共卫生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快速组建老干部发热隔离病房的探索与体会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